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2月14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chǎn)業(yè)智庫服務(wù)平臺

七禾網(wǎng)首頁 >> 產(chǎn)業(yè)&金融精選

中國股市的“十牛十熊”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wǎng) 時間:2018-10-10 10:55:12 來源:綜合編輯自騰訊財經(jīng)

中國股市的十波牛市


1、第一次牛市(1990.12.19-1992.5.26):


滬指:95.79-1429.01點,漲幅:1391.8%;

深成指:396.52點,漲幅:635.9%


1992年5月21日滬指大漲105%,來源:Wind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yè)。掛牌股票僅有8只,人稱“老八股”。當時有編到號的才能委托買股票,買到就相當于中頭彩,因此沒人愿意拋出。這使得滬指一路上揚,造就第一次牛市。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漲停板限制,并實行“T+0”。當日滬指狂飆到1266.49點,單日漲幅105%,這一記錄至今未破。


“老八股”之一飛樂音響的股票,來源:視覺中國


2、第二次牛市(1992.11-1993.2):


滬指:386.85-1558.95點,漲幅:301%

深成指:1529.21-3422.22點,漲幅:123.8%


1992年,小平南巡。在南巡講話中,有關(guān)股市未來怎么發(fā)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里最重要的是“堅決地試”這四個字。同年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幣股票上市,滬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輪牛市啟動。3個月內(nèi),滬指快速上漲301%。


3、第三次牛市(1994.8-1994.9)


滬指:325.89-1052.94點,漲幅:224.4%

深成指:944.02-2162.75點,漲幅:129.1%


1993年至1994年間,國內(nèi)宏觀經(jīng)濟處于緊縮性宏觀調(diào)控中。同時,A股實現(xiàn)了一次大規(guī)模擴容,大盤持續(xù)探底。1994年7月29日,大盤創(chuàng)下325.89點的最低點。次日,相關(guān)部門出臺三大利好“救市”。8月1日,滬指跳空高開,第三次牛市啟動。井噴行情隨即展開,市場在不到30個交易日內(nèi)漲幅高達224.4%。


4、第四次牛市(1995.5,三個交易日)


滬指:582.89-926.41點,漲幅:60.5%

深成指:1042.71-1473.29點,漲幅:42.7%


1995年5月17日,證監(jiān)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期貨市場資金短線大規(guī)模殺入股市,掀起了一次短線暴漲。第四次牛市僅歷時3個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卻從582.89點漲到926.41點。


A股史上最短一次牛市,來源:Wind


5、第五次牛市(1996.1-1997.5)


滬指:512.03-1510.18點,漲幅: 194.5%

深成指:924.33-6103.62點,漲幅: 560.3%


經(jīng)過連續(xù)的下跌,新股發(fā)行再次遇到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fā)新股。同時,政策開始偏暖,各路資金建倉優(yōu)質(zhì)股票。第五次牛市啟動,崇尚績優(yōu)成為主流投資理念?;鸨星榉峭瑢こ#诖似陂g,滬指漲幅達194.5%,深成指更是從924點漲到6103點,漲幅高達560.3%。


6、第六次牛市(1999.5-2001.6)


滬指:1047.83-2245.44點,漲幅:114.3%

深成指:2521.08-5091.46點,漲幅:102%


第六次牛市俗稱519行情。當時,管理層容許三類企業(yè)入市。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fā)展。投資者踴躍入市。2000年2月13日,證監(jiān)會決定試行向二級市場配售新股,資金空前增加。再加上網(wǎng)絡(luò)概念股的大漲,推動滬指創(chuàng)下2245點的歷史高點。


“波瀾壯闊”的519行情,來源:Wind


7、第七次牛市(2005.5-2007.10)


滬指:998.23-6124.04點,漲幅:513.5%

深成指:2590.53-19600.03點,漲幅:656.6%


第七次牛市起點,來自于2005年5月股權(quán)分置改革啟動,開放式基金大量發(fā)行、人民幣有著升值預(yù)期,大量資金殺入市場。伴隨著基金的“瘋狂”發(fā)行和市場樂觀情緒,滬指一路沖高至6124點。


8、第八次牛市(2008.11-2009.7)


滬指:1664.93-3478.01點,漲幅:108.9%

深成指:5577.23-13943.44點,漲幅:150%


伴隨著宏觀經(jīng)濟政策放寬和十大產(chǎn)業(yè)振興規(guī)劃,A股市場掀起新一輪牛市。滬指從1664點漲至3478點,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里指數(shù)大漲109%。


9、第九次牛市(2010.7-2010.11)


滬指:2319-3186點,漲幅:37.4%


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流動性充裕、資源股大漲、人民幣升值等利好因素,推動A股大漲。在3個月時間里,滬指從2319點漲到3186點,漲幅近40%。


10、第十次牛市(2014.7-2015.6)


滬指:2054-5178點,漲幅:152.1%


中國深化體制改革全面啟動。改革帶來紅利。資金涌入A股市場。滬指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nèi),漲幅逾150%。


中國股市的十波熊市


1、第一次熊市(1992.5-1992.11)


滬指: 1429-386點,跌幅:73%

深成指: 2918-1529點,跌幅:40%


滬指在第一輪牛市沖上1429點后,開始價值回歸。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fā)售新股認購抽簽表,出現(xiàn)百萬人爭購抽簽表的場面,即“810”事件。受此影響,滬深兩市大幅下挫。滬指在3天內(nèi)大跌400余點。僅半年時間,滬指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達73%。


2、第二次熊市(1993.2-1994.8)


滬指:1558-325點,跌幅:79%

深成指:3422-944點,跌幅:69%


1992年滬深兩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擴容勢頭兇猛。市場隨之進入低迷期。第二次熊市來臨,滬指從1558點下跌至325點,指數(shù)跌幅接近80%。


1993年2月-1994年8月滬指走勢圖,來源:Wind


3、第三次熊市(1994.9-1995.5)


滬指:1052-547點,跌幅:48%

深成指:2162-1018點,跌幅:50%


1993年-1995年,國債期貨市場繁榮,吸引著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資金,股市持續(xù)下跌。A股進入第三次熊市。從1994年9月到1995年5月,8個月時間里,滬指從1052點下跌至547點,跌幅近50%。


4、第四次熊市(1995.5-1996.1)


滬指:926-512點,跌幅:45%

深成指:1473-931點,跌幅:31%


經(jīng)歷短暫的第三次牛市后,股市繼續(xù)下跌。第四次熊市來臨。為抑制投機,1995年6月15日,管理層為1995年新股發(fā)行設(shè)定了55億元的額度。同時,20家歷史遺留問題股票也被開始安排上市。到1996年1月19日,滬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


5、第五次熊市(1997.5-1999.5)


滬指:1510-1047點,跌幅:31%

深成指:6103-2521點,跌幅:57%


1997年5月10日,印花稅由千三上調(diào)至千五。同時,A股市場在這兩年間持續(xù)擴容。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xiàn)“失血”的情況。第五次熊市開啟。到1999年5月18日,滬指已跌至1047點,兩年時間下跌近30%。


6、第六次熊市(2001.6-2005.6)


滬指:2245-998點,跌幅56%

深成指:4809-2590點,跌幅43%


2001年6月12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臺。受此影響,2000點成為了A股市場的“險峰”。雖然在同年10月22日,國有股減持辦法暫停。但A股還是經(jīng)歷了長達4年的調(diào)整,滬指由2245點下跌至2005年的998點,跌幅逾50%,是A股歷史上時間最長的調(diào)整。


7、第七次熊市(2007.10-2008.10)


滬指:6124-1664點,跌幅73%

深成指:19559-5577點,跌幅69%


2007年10月16日,A股摸到6124點的歷史高點。此后,在基金暫停發(fā)行、美國次貸危機和大小非減持等利空的影響下,第七輪熊市開啟。滬指從6124點一直下跌至1664點,方才止跌,跌幅逾70%。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滬指走勢


8、第八次熊市(2009.7-2010.7)


滬指:3478-2319點,跌幅33.3%


受IPO重啟、緊縮宏觀政策和歐債危機等因素的影響,滬指在1年時間內(nèi)由3478點下跌至2319點,跌幅逾30%。


9、第九次熊市(2010.11-2013.7)


滬指:3186-1849點,跌幅42%


受緊縮調(diào)控政策、新股密集發(fā)行等因素的影響,A股開啟了第九次熊市。從2010年11月,到2013年7月,A股經(jīng)歷了長達近3年的調(diào)整。滬指從3186點下跌至1849點,跌幅逾40%。


10、第十次熊市


呃……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yfjjl6v.cn版權(quán)所有,相關(guān)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zhuǎn)載須經(jīng)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guān)內(nèi)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diào)整或刪除。

聯(lián)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chǎn)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wǎng)

沈良宏觀

七禾調(diào)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認證聯(lián)盟

技術(shù)支持 本網(wǎng)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guān)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yè)務(wù)公告

中期協(xié)“期媒投教聯(lián)盟”成員 、 中期協(xié)“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