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曾說過兩句話,如仙露明珠。一句是:我做的只是在觀察——什么靈,什么不靈,以及為什么。另一句是:一個人能做的至善之舉,就是幫助另一個人知道得更多。 所以我想芒格肯定是樂于傳道解惑的,雖然其并非著作等身,但光聽聽這個年近期頤的老人談談人生,我們也會獲益匪淺。但讀他的文章與演講,你讀完以后可能感覺就跟啥也沒讀一樣。這說明什么?這進一步地說明了芒格是個哲學家,是一個可以一生低首相拜之人。 1. 思維模型 (Mental Models) 芒格既不好寫也不好學。一來他嘴比較碎,調(diào)教起來喜歡東一句西一句;二來作為一思想家,芒格的精神世界比較滂沱,又有下里巴人又有陽春白雪。這與他的教育背景與職業(yè)履歷相關(guān),數(shù)學、物理學、氣象學、哲學、法學、經(jīng)濟學、金融投資學,行伍戎馬、訟師生涯,再加上大幾十年歲月的摧殘,于是芒格老而近妖。 當然知識只是顏料而不是匠作。在接觸了五花八門的海量知識之后,你有可能成為芒格,但更大可能是成為博古知今的北京出租司機——知識多了雜了而缺乏歸納合璧,表達出來就容易變成貧嘴。憤世嫉俗,夸夸其談。為了避免這種尷尬,芒格非常強調(diào)從知識中抽離出一些最精華的模型加以融貫,以期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網(wǎng)格”(latticework of mental models)。這是芒格教給我的第一課。 “模型”倆字容易把我們震住,一般建模建模的都覺得是隔壁學霸才能干得出來的高科技;但西方人常說的Model 其實是一個挺隨便的詞,比如鼎鼎大名的資產(chǎn)定價模型無非就是 E(ri)=rf+β (E(rm)-rf) 這個簡單表達,里面的變量比你家的馬桶還少。啥叫模型呀?—— A model is a human construct to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al world—— 任何能夠幫助你更好理解現(xiàn)實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 模型是我們意淫出來思考和理解世界的工具。 舉例說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模型——比如奧卡姆的剃刀(哲學)、格雷欣法則(經(jīng)濟學)、泊松分布(統(tǒng)計概率學)、確認偏誤(心理學)、鄧巴的數(shù)字(人類學)、帕累托定律(經(jīng)濟學)、機會成本(經(jīng)濟學),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模型(金融學),這些都是無比實用的思維框架。芒格說:你首先必須要去學習關(guān)鍵學科中的這些 big ideas,然后你將這些模型串成網(wǎng)格,并確保在你的余生里可以對這個網(wǎng)格調(diào)用自如。 為什么需要模型的網(wǎng)格?因為單一某個模型,你用多了就產(chǎn)生了路徑依賴——導致你會扭曲現(xiàn)實來滿足模型,而不是更換模型來滿足現(xiàn)實。如果工具不多,那么過度使用幾成必然。芒格常引用老話說“如果你手里只有一個錘子,那你看誰都是釘子”,此句諺語已經(jīng)把這個問題說透了。 比如一個經(jīng)濟學的學生,經(jīng)典的需求曲線表明商品價格越高需求越低。他拿著這個大榔頭去敲經(jīng)濟學問題的釘子,很多時候是敲得順手的;但碰到某些殘酷現(xiàn)實——諸如為什么LV這種塑料包能賣到那種荒謬的價格而且需求居然還越來越大,他就要錯亂。這時候你就需要心理學或者人類行為學的一些解釋,比如這些商品可能是韋伯倫商品(Veblen goods)——需求隨價格升高而升高。他們不僅有淺層次的效用,而更深地關(guān)系到炫耀與性隱喻、繁衍與存續(xù)、關(guān)系到社會競爭暗示與階層接納——“你看我有XXX了,你該喜歡/接受我了吧?” 勞力士就是韋伯倫商品的另一個好例子,其實當年遠不是什么硬貨——1981年一塊水鬼大概只賣九百美元。后來勞力士放飛了自我標價一路狂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價格越漲居然銷量越好,現(xiàn)在同型號的水鬼大概七八千,乃Veblen goods 的典范。香港人常說:你不戴勞,別人不會看不起你,別人是根本看不見你?!运伎即祟悊栴}的時候如果你腦中僅有的經(jīng)典供需模型,肯定是要懷疑人生。 我也拿自己舉個膚淺的例子來說說單模型的局限。我不敢說自己是價投,但我贊同價投理念。而格雷厄姆式的“價值投資”其實就是一個思維模型,簡而言之你要做到這四點: 1. 以看生意的心態(tài)來看股票。 2. 以內(nèi)在價值的巨大折扣上建立安全邊際。 3. 面對躁郁的市場:要買于抑郁,賣于躁狂。 4. 保持理性,別動情,別動氣。 價投是一把政治正確的大榔頭,當拿著這把榔頭的時候,我就感覺檔里揣著擎天柱,我是忍不住要睥睨四方的。我放眼望去,看見世界有好多釘子啊,它們被市場或憎恨或遺忘,上面纏滿了韭菜的尸體。比如我這倒霉催的就看到了,坑爹的人人公司。 在人人上的這筆投資,雖然我最后仍然獲利,但是與我的預期相差甚遠,可以說是一筆失敗的投資。當我揮動價投這把大榔頭的時候,在我玫瑰色充滿幻想的眼神里,人人就是一顆溫婉可人的釘子。我曾以為價投這個模型里最難的部分是“確定內(nèi)在價值”,而在人人的案例上這個難題似乎如此簡單明了,于是我義無反顧地以格雷厄姆價投的姿勢捶了下去。但最后,沒有死在計算內(nèi)在價值上,而是死在建立安全邊際上。 安全邊際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風險控制,而風控里極為重要的一點是不與虎謀皮(用芒格自己的英文來說,叫 avoid dealing with people of questionable character);資產(chǎn)價值數(shù)字上的折扣固然吸引,但不考慮更廣義的安全邊際,再大的折扣也是海市蜃樓。 所以即使是價值投資如此偉岸的一把大錘子,你也不能只有這一把錘子。比如在人人的案例里,我或許可以用代理問題(principal–agent problem)這個模型來分析,或許會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 雖然現(xiàn)代教育的邏輯是你在專才化之前先要通才化,雖然大學的任務理應不是培養(yǎng)一技之長而是培養(yǎng)一生之所,然而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教育仍然是單模式化的。大學技?;且患е隆C⒏裾J為投資也是如此,投資不是諸如炒菜、做鞋、素描、開挖掘機一樣的特種技能,而是一種綜合性極強的大招。投資最核心的就是做決定——投或不投或做空,投多少何時投,如何決定資產(chǎn)配置、證券選擇、市場擇時這些問題——而決策能力需要一個思維網(wǎng)格,需要你像機器貓一樣有個袋子,里面裝滿各種各樣的思維模型。任何一個單一模型再完美,她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 當然,肯定有一些模型比另一些模型更管用,錘子殺傷力肯定比不過飛彈。在所有的模型中,芒格本人平生最愛倆——一個是“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另一個是“激勵機制”(incentives),他認為通過這倆大寶貝兒可以參悟許多事。比如后者,在商業(yè)社會里最好的利益捆綁法就是自己打包自己的降落傘。羅馬人如何保證拱門造得牢靠?——每當拱門造好,建拱門的建工們就要站在拱門底下,目送支撐拱門的腳手架被拆掉。—— 永遠不要低估利益捆綁和激勵機制的威力。 參悟所有的姿勢,融貫所有的知識。這樣想來,你恐怕不是一個投資者,你根本就走上了成為一哲學家的不歸路。 2. 芒格思想是格雷厄姆價值投資主義在新時代的運用和發(fā)展 再來說說芒格的投資觀/價投觀。 首先芒格肯定是很憎惡群體性投機泡沫的,他說眾人扎堆就如同一窩旅鼠,喜歡長途跋涉然后集體跳海。所以他對比特幣、區(qū)塊鏈這樣的坑貨是絕對的刀子嘴磚頭心,用盡比喻、極盡吐槽與嘲諷——反社會、傻缺、無良、耗子藥、交易翔。芒格認為,炒作比特幣就跟王爾德描述的英國人狩狐一樣——the pursuit of the uneatable by the unspeakable —— 一群令人無語的人(王爾德貶指英國佬)去追逐一群無法下咽的獵物(沒人會吃狐貍?cè)猓?/p> 芒格已經(jīng)與巴菲特和比爾·蓋茨,組成了反比特幣三巨頭。他們時不時杠精上身,要上節(jié)目給比特幣來個三連擊。反正美國幣圈的人恨他們得咬牙切齒。 當然這三位大神堅持diss比特幣是符合人設(shè)的,他們沒有必要冒晚節(jié)不保的險去endorse一場無厘頭的荒宴。對于芒格而言,投機是不可能投機的(該投的機早年都投過了),活到這份上再投機性價比太低,高科技又不會做,所以就是搞搞價投才能維持得了生活。 而與一般的從格雷厄姆那里走來的價投一樣,芒格自然強調(diào)資產(chǎn)的內(nèi)在價值與價格的分離,也強調(diào)市場躁狂的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也繼承格雷厄姆那一套價投原教旨主義的總體精神和原則,這一套我曾經(jīng)叨逼叨過很多了,這里不多談。 來說說芒格對價投思想的發(fā)展。格雷厄姆認為如果你能以內(nèi)在價值2/3的價格買到一家公司,那么就算管理層是個老年癡呆也無所謂。但芒格認為格雷厄姆有很大的時代局限性,格老的盛年是在資本主義的休克期——大蕭條后的那幾年——而休克中的資本主義是沒啥競爭性的,不僅公司之間無力競爭,而對于投資者而言也沒啥人跟你在股市上競價,于是就出現(xiàn)大量格雷厄姆所津津樂道的Net-Net的投資機會。但在許多年后的今天,如果你還按圖索驥地找Net-Net,被坑起來你可能心臟會受不了——能達到如此可憐的估值的公司必然有其可恨之處。 Net-Net 絕對絕對不能去操作看不懂的公司和治理稀爛的公司。 (現(xiàn)成的還算靠譜的Net-Net標的,巨沒有品啊呸聚美優(yōu)品了解一下?) 而芒格認為格雷厄姆的用好價格買湊活的公司,不如費雪的用湊活的價格買好公司。當然這兩者雖然都可以毛估估地說成價投,但后者要求你能看出好公司——看準行業(yè)看準人,而前者退而求其次地要求你看出一個好資產(chǎn),可以說格雷厄姆的價投更純粹,適合于熊到一塌糊涂的市場。而蒸蒸日上的太平盛世里,費雪那一套靠譜。 巴菲特常說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 + 15%的費雪。但事實上我認為這兩個數(shù)字倒過來大概差不多,巴菲特與格雷厄姆已經(jīng)漸行漸遠,與費雪倒已基本實現(xiàn)靈魂合體。巴菲特回憶說:”五十年前查理就告訴我,以湊合的價格投資好公司遠比以好價格投資湊合的公司要好得多”??梢娒⒏駥τ诎头铺赝顿Y哲學轉(zhuǎn)變的影響??v觀伯克希爾近幾年的投資,沒有一筆不是用湊合的價格去搞好公司。 格氏價投與巴氏價投之間,相差了一個芒格。 巴菲特自己的說法是:“格雷厄姆教我撿煙蒂買賤貨,但查理將我從這種限制性的觀點中挪出來,打開了我的視野。” 而我回顧自己卑微的投資歷程,如果僅以結(jié)果而論,buying a good business at a fair pice is better than buying a fair business at a good price,這句我深有感悟,基本上真能賺到錢的都是前者(諸如騰訊、亞馬遜、阿里巴巴,后面兩個大怪最近又創(chuàng)出新高),買的時候那價格真的是非常湊合。而所謂的撿煙蒂(還是中國土煙,諸如聚美、人人),目前結(jié)果都不太理想??梢姼窭锥蚰?、賽思·克拉曼的那種原教旨價投,真非我等俗貨可學。 3. 論投資的集中與分散 芒格強調(diào)下重注,包括三點:1. 放棄爛機會;2. 放棄看起來很好但實質(zhì)上很爛的機會;3. 下重注在那些實質(zhì)上很好的機會上。 芒格喜歡玩撲克,我們就以德?lián)渑e例。玩德?lián)?,上來拿到“草?、方片7”這種牌那直接fold就好了啊,你對爛牌仁慈就是對籌碼殘忍;如果你拿到AQ但感覺桌上有AK,結(jié)果被加注、被dominate了,這時應該果斷棄牌止損,這時候的AQ比27贏面還小,雖然AQ看起來是個“挺好的機會”;而如果你幸運地拿到了AA,就要想方設(shè)法在看到flop前拖著別人凹硬(當然這中間會有很多曲折),反正從EV而言凹到就是賺到。好牌能多賺,爛牌能少虧,德?lián)渚退闳腴T了。 而對于德?lián)湫率侄?,A-10以下的牌全fold,也就是拿到爛牌一律放棄,一般會是一個好策略,所以你要能等能忍。芒格認為在投資上也應是如此,大多數(shù)時候你應該在調(diào)研閱讀交談思考,再不濟就吹吹牛逼做做保健,而不應花時間在不停交易上。在終于等到你、徹底占上風的機會來臨時,你得下大注,因為這種機遇你一輩子應該也見不到太多個。 巴菲特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理論叫“二十個打孔位的打孔卡”,意思是你要假設(shè)一輩子只有二十個投資機會,投完一個在卡上打個孔,這勢必讓你對投資瞻前顧后、深思熟慮。因為打孔位少,你倉位必然集中;也因為打孔位少,你下手必然重注。所以當勝率對你非常有利的關(guān)鍵時候你應該大聲喊出我要你,然后凹硬、無懼撲街。愛恨情仇燃一把熱血,好機會那么稀缺,找到它們已經(jīng)如此的艱難,有些時候就應該跟命運攤牌。 (作者按:作者不太同意這種說法。倒不是反對好機會要下重注,而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自以為是的好機會,事實上很爛。就像之前說過的AQ對AK這種情況,作為局中人你以為機會簡直太好,但用上帝視角看一看就知道其實爛到?jīng)]邊了。唯一能夠避免這種過度自信的辦法,就是分散投資。我見過很多人死就死在看起來無比光輝的爛牌上。其實芒格自己也說過,很多牛逼的投資人都是死在看起來最好的機會上。) 芒格反對學術(shù)圈談的diversification——或者說是過度分散——他認為是胡說八道。他同時也認為Beta和現(xiàn)代組合理論(MPT)是胡說八道,用波動衡量風險是胡說八道。他倒并不反對適度分散——比如十個持倉——他反對數(shù)學上的那種極致的分散,因為無可避免這會讓你投資到庸俗不堪的公司上。在這一點上價投差不多都能形成共識,如卡拉曼所說,想要降低風險,分散到10到15個以上就足夠了。再進一步分散都是虛妄。 芒格認為:把現(xiàn)代組合理論搞得無比透徹無比精妙,那你可能會是一個好的數(shù)學家,但真的投資起來你仍然會像一只錨一樣地沉淪。 4. 論嫉妒心理 雖說支配市場的情緒無非是恐懼與貪婪,但我覺得恐懼遠大于貪婪,因為大多數(shù)時候驅(qū)使群體作出不理智行為的主要情緒不是貪得無厭,而是害怕踏空。理解了這一點,就非常能理解一個個泡沫前赴后繼的形成——真不是因為我們貪心,真的是因為受不了隔壁辦公室小張一天內(nèi)賺到了我一年的錢。 這種情緒芒格多次說到。芒格認為眼紅別人賺錢比自己快,這是一種要命的原罪(嫉妒被神學家解釋為七宗罪之一)。而且嫉妒是最蠢的原罪—— 因為它是唯一不會讓你覺得爽的原罪,七宗罪包括貪婪、淫欲、暴食、傲慢、嫉妒、憤怒、懶惰,飽食淫欲讓你肉體銷魂,憤怒讓你內(nèi)心釋放,傲慢讓你有裝X的快感,唯有嫉妒是一朵百害無利的毒花,妒火中燒,唯有痛苦。 嫉妒心在人類史上大概也就只有在狩獵采集時期有那么一丟正能量。有研究說明嫉妒心有利于維持狩獵部落的平均主義、創(chuàng)建河蟹部落,妒火中燒的族人時刻密切關(guān)注誰家買了寶馬、誰家蓋了小樓、誰家富了出頭,這種人會被立馬打地主分田地,這樣部落作為一個整體比較容易活下來。共產(chǎn)主義還是在比較低端的人類社會能發(fā)揮出點作用,反正大家都一樣窮。而在現(xiàn)代社會里嫉妒心顯然就沒有這方面的好處反而有很多副作用—— 仇富深、戾氣重、心態(tài)崩, 搞得身心無比疲憊。 被房子、被比特幣、被某一年的大牛市折疊過階級的人們,他們無比緊張,害怕踏空的焦慮與對鄰居的嫉妒一遍一遍百爪撓心,正是這種情緒——而非貪婪——最后成就了泡沫最膨脹的那一瞬間。巴菲特也不止一次說過,驅(qū)使這個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嫉妒。所以不要去嫉妒別人賺錢比你快,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這些人雖然很快地得到了金錢,但他們同時也失去了煩惱與貧窮。 另外,想到人生的嫉妒與嫉惡如仇,我也就想到了做空交易。如果我沒搞錯的話這也是《窮查理寶典》里唯一一次提到做空—— “ 作為一個賣空了的空頭,看到唱多者在那里春風得意真是心如刀絞。而你的一生不值得花那么多時間在這種痛苦上?!保?Being short and seeing a promoter rake the stock up is very irritating. It& #39;s not worth it to have that much irritation in your life. ) 就憑這一點我也不去做空,做空容易扭曲,這對健康不利。 說了很多也很散,這是有原因的——芒格自己寫東西就都非常散。哲學家思想者么,你不能怪他。但是芒格的這顆古靈精怪的小腦袋里產(chǎn)出了大量的奇思妙想,我覺得無論咱搞不搞投資,都應該像吸奶一樣地去甘之如飴一下。比如思維模型網(wǎng)格這個,我們生活中不自覺地也會運用;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執(zhí)著于自己所依賴的路徑,去犯“一個榔頭敲天下”的偏誤。 另外在他的著作里,你總會見到這樣一個憤世嫉俗的芒格:這個玩意怎么那么傻X,那個哥們怎么如此腦殘。換成別人我會覺得不夠謙遜,但這是芒格,又有思想又能賺錢,他不屌誰屌。對于我而言芒格的市儈智慧(worldly wisdom)與犬儒主義(cynicism),看似矛盾卻又師出同門,組合在一起特別耳目一新。其言其智,增一分嫌膩,減一分則太瘦;而他的態(tài)度,率性而為,大快人生。 當然你勿須低首相拜,但是一生虛懷讀芒格,這個動作大概率是沒錯的。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yfjjl6v.cn版權(quán)所有,相關(guān)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zhuǎn)載須經(jīng)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guān)內(nèi)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diào)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chǎn)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wǎng)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diào)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技術(shù)支持 本網(wǎng)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guān)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yè)務公告
中期協(xié)“期媒投教聯(lián)盟”成員 、 中期協(xié)“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