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比小公司具有更強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管理更加規(guī)范、跨市場領域更廣導致波動性更低等等。因此,在全球主要的資本市場中,以重置成本計算的大公司的估值,普遍比小公司高,而大公司的總體盈利能力也往往比小公司強。這種現(xiàn)象不僅發(fā)生在成熟市場如美國、英國、日本等地,在新興市場也同樣存在,如印度、巴西、阿根廷等等。 為什么有很多海外知名基金經理,代表人物如彼得·林奇,都以購買小盤股出名?就是因為在海外資本市場,由于投資者對小公司相對漠視,導致小公司的估值普遍較藍籌股更低(而不是A股現(xiàn)在所反映出來的更高),同時上市小公司的數量更多,因而勤奮而細致的投資經理更容易在浩如煙海的小公司中發(fā)現(xiàn)一些更優(yōu)秀的投資標的。 事實上,以購買小公司出名的彼得·林奇曾經提出過市盈率(PE)和市凈率(PB)的乘積不能大于30這個判斷小公司估值的標準,而現(xiàn)在符合這項標準的A股小公司少之又少。 此外,由于小公司的規(guī)模導致其在有能力的管理者領導下效率會更高,同時企業(yè)轉型更加便捷,這也就導致一小部分優(yōu)秀的小公司,增長會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但是,這種現(xiàn)象并不會在所有小公司身上都得到體現(xiàn)。 因此,這些以購買小公司股票取得優(yōu)秀業(yè)績的海外投資經理,并不是依靠購買一籃子小公司股票,而是優(yōu)中選優(yōu)地購買一小撮估值極低、同時優(yōu)異的基本面又不為人知的小公司股票。可惜的是,這種標的在現(xiàn)在的A股市場上少之又少。當面對估值只有小公司幾分之一、而盈利能力卻強于后者的藍籌股,更優(yōu)的長期大類資產選擇,一定不是簡單地照搬彼得·林奇的小公司購買法。 責任編輯:張文慧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