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跑步進入A股 你還在等什么? 2018年A股市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國內投資者不敢買,國外投資者卻拼命買。這是為什么? 2019年以來,外資繼續(xù)加速流入A股,有媒體稱今年逾1萬億元外資將“抄底”A股。根據韓國、日本資本市場開放的歷史經驗,A股仍處于外資穩(wěn)定流入的階段,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在外資快馬加鞭進入A股的背景下,普通投資者應該怎么做? 1、A股成了“香餑餑” 2018年外資大規(guī)模流入A股,無論成交額還是凈買入額,2018年都是陸股通歷年中規(guī)模最高的一年。陸股通全年凈流入2942.18億元,創(chuàng)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最大值。 2018年陸股通凈流入規(guī)模創(chuàng)歷史新高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2019年以來,外資更是加速流入A股。截至1月20日,陸股通凈流入規(guī)模達到341.32億元,而去年12月的規(guī)模僅161.42億元。 研究報告指出,外資呈現大幅凈流入是A股市場開放加深和制度建設推進的必然結果,往后吸引力還將繼續(xù)提升。 有權威人士公開表示,2019年新增6000億凈流入可以預期。MSCI納入A股比例提升,以及A股納入富時羅素和標普道瓊斯,均將帶來大量資金流入;再考慮陸股通流入規(guī)模和QFII額度擴張,這一預期將大概率能夠實現。 2018年A股深度調整后估值見底,在外資看來是絕佳的入場時機。畢竟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前景廣闊,中國股票資產在全球而言仍然是被低配的。 中國的股票資產仍然被低配 (資料來源:Bloomberg,興業(yè)證券) 2、其他市場的“前車之鑒” 考察韓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等市場的歷史經驗,外資對中國的配置趨勢遠未結束;外資進入也會給A股市場帶來諸多變化。 首先,A股仍處于外資穩(wěn)定流入的階段。韓國、中國臺灣的市場從開始納入MSCI到完全納入,分別經歷了6年、9年。中國A股于2018年開始納入MSCI,預計將長期放量流入。 韓國市場納入MSCI的各個階段 (資料來源:MSCI,長江證券) 其次,投資者結構將發(fā)生明顯變化。韓國、中國臺灣股市納入MSCI后,機構投資者占比持續(xù)提升、個人投資者占比明顯下降。隨著外資加速流入,A股散戶為主的局面也將發(fā)生改變。 中國臺灣股市機構投資者占比持續(xù)提升(按市值) (資料來源:CEIC,廣發(fā)證券) 再次,外資青睞資產的性價比將顯著提升。根據韓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地區(qū)經驗,如果中國當前處于外資流入的初期,整體流入節(jié)奏相對穩(wěn)定,未來中長期外資流入的股票資產性價比會得到顯著提升,比如大市值、行業(yè)龍頭以及代表中國的核心資產等。 韓股納入MSCI后持續(xù)走強 (資料來源:Wind,廣發(fā)證券) 3、抓住窗口期! 外資流入帶來諸多影響將推動A股估值體系重塑,從而使得“選股”更加重要。機構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更加理性,優(yōu)質個股、行業(yè)龍頭等將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機構資金也多為中長期性質,更加關注個股的長期持續(xù)表現。唯有深入的基本面分析才能篩選出真正的優(yōu)質股票,獲取長期收益。 從估值來看,當前A股市場多數行業(yè)估值已低于歷史平均水平,進入絕佳的配置區(qū)間。 上證綜指市盈率顯著低于近10年來平均值 (來源:Wind,截至2018/12/28) 總之,無論從外資加速流入的影響來看,還是從本身估值見底來看,A股當前已經進入絕佳的布局“窗口期”。外資已經跑步入場了,你還在等什么?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