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需分項對GDP增長的貢獻度來看,制造業(yè)>基建>消費>房地產,該結構后期仍大概率延續(xù),而內需實質性改善的關鍵仍在居民收入和就業(yè)預期。 目前A股市場投資者情緒謹慎,全市場成交金額連續(xù)三日低于5000億元,占今年2月28日成交峰值13712億元的35%,地量之后會否出現地價,則取決于邊際政策或現實預期能否有效改善。 7月國內金融數據層面聚焦M1增至-6.6%,同期M2同比從歷史低點略增至6.3%,M1-M2增速降至-12.9%,前兩輪低點分別為2022年1月的-11.7%和2020年1月的-8.4%。歷史經驗顯示,M1-M2剪刀差通常與市場風險偏好正相關,但與歷次低點相比,本輪剪刀差下行過程更陡峭,這或與監(jiān)管層糾正銀行“手工補息”操作有關。今年4月,監(jiān)管層要求各家銀行開展“手工補息”高息攬儲自查和整改,與之對應,5—7月,M1增速加速下行,非金融企業(yè)存款累計減少15800億元,同比多減19708億元,若剝離“手工補息”因素,M1增速下行斜率將明顯減緩。 央行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600億元,同比少增859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1400億元,同比少增640億元;細分項中,居民貸款減少210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156億元,同比多減82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0億元,同比多增772億;企(事)業(yè)單位貸款增加130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500億元,同比多減171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00億元,同比少增1412億元。信貸總體趨弱之下,居民和企業(yè)信貸行為趨向一致。一方面,本次居民信貸回落主驅動為短期貸款,同期汽車銷量同比降5.2%,居民去杠桿行為有從房地產傳導至汽車等耐用品消費;另一方面,企業(yè)短期、中長期貸款同步下降,尤其是企業(yè)短期貸款減少幅度較大,同期企業(yè)票據融資規(guī)模升至2007年來高位區(qū)域,企業(yè)或有通過短期債務置換降低財務成本跡象。比較來看,政府融資仍為金融數據中的亮點,與居民、企業(yè)信貸邊際收縮不同,政府債券發(fā)行邊際仍在加速,其中7月政府債券融資規(guī)模同比多增2772億元,5—7月累計同比多增12572億元。 圖為萬得全A滾動市盈率與M1-M2走勢 內需層面,房地產領域延續(xù)低迷,但多數地產數據邊際降幅收斂。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1—7月,房地產開發(fā)投資累計降幅擴大至-10.2%,新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略收斂至-18.6%,新開工面積累計降幅略收斂至-23.2%。7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4.2%,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廣州、深圳同比降幅擴大,僅有上海持平上月;同期,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huán)比降幅持平上月,其中北京、廣州、深圳環(huán)比下降,上海環(huán)比上漲但漲幅低于上月。 固定資產投資分項中,除房地產弱勢之外,制造業(yè)和基建均表現強勢,仍為兩大投資分項亮點,其中,制造業(yè)累計增速略降但延續(xù)高位至9.3%,基建累計增速則連續(xù)兩個月上升至8.14%。與制造業(yè)和基建相比,消費增速仍偏低迷,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雖較上月上升,但僅增2.7%,1—7月累計增長3.5%。從內需分項對GDP增長的貢獻度來看,制造業(yè)>基建>消費>房地產,該結構后期仍大概率延續(xù),而內需實質性改善的難點仍在居民收入和就業(yè)預期。 圖為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各分項同比走勢(單位:%) 相對而言,國內金融和經濟數據仍在市場預期范圍內;與外部市場動蕩相比,國內并未出現超預期風險事件或恐慌情緒,經濟和政策預期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市場風險偏好的改善。8月5日至今,外部資產價格波動劇烈,同期,人民幣匯率穩(wěn)中有升,目前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較8月2日升值1%,至7.14。不過,近期人民幣升值驅動主要來自外部,即美國經濟衰退和降息的交易預期。邊際上,美國衰退風險上升,高盛和摩根大通分別上調美國衰退概率至41%和31%,但實際兌現衰退風險仍需更多現實數據驗證。 近日公布的美國非制造業(yè)PMI重回50%上方,上周美國首申失業(yè)救濟人數創(chuàng)一年來最大降幅,這些數據對衰退交易有降溫效應。此外,8月14日晚公布的美國7月CPI增速自2021年3月來首次低于3%,至2.9%,再次強化了9月美聯儲降息預期,目前市場交易的博弈點已從9月是否降息轉向會否降息50BP,而降息幅度與美國衰退風險的強弱直接相關。 總體上,國內市場情緒謹慎,后市向上驅動需要基本面邊際持續(xù)性改善來觸發(fā),在此之前,股指或仍以弱勢震蕩蓄勢為主,同時需關注外部市場的影響。 責任編輯:劉健偉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