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2月23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yè)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期貨股票期權專家

李迅雷:中國投資者為何愛講故事不愛算估值(2012年)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24-12-17 11:06:01 來源:中泰國際 作者:李迅雷

今年7月末,中泰證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分析師李倩云給我提供了下面一張圖,讓我感到很詫異:美國紐交所加上納斯達克市場的股票加起來,與我國滬深兩地A股市場的合計個數(shù)差不多,均為5500家左右。盡管美國股市的體量要大中國A股好多倍,但A股中市值低于1億美元的公司累計只有103家,而美股多達1468家。由此發(fā)現(xiàn)美股的分化現(xiàn)象非常明顯。如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數(shù)量是A股的5倍多,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是A股的近8倍。但A股的小市值公司的估值水平是否存在偏高現(xiàn)象?


中美上市公司的市值與數(shù)量比較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對于大市值公司的數(shù)量差異,大致可以從中美股市的總市值差異來大致解釋,如截至12月13日,A股總市值為100.07萬億人民幣,約13.76萬億美元,美股總市值為79.46萬億美元,是A股的5.77倍。但如何合理解釋A股小公司的市值水平為何如此高呢?


近期出現(xiàn)了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是,本來A股的小市值公司就有總體估值偏高之嫌,而截至12月13日,A股市值低于1億美元的公司只剩下3家,且這三家均為ST公司,而美股在這輪股市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過程中,市值低于1億美元的公司反而凈增加100家,達到1568家。也就是說,美股的上漲靠優(yōu)勝劣汰、強者恒強,A股的上漲難道主要靠“小而美”,盡量免避觸碰“含基率(公募基金持有的股票)”高的股票?


由此讓我想起自己在2012年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中國投資者為何愛講故事不愛算估值》,分析了國內個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思維特性。原本以為又經過長達12年的洗禮,我國A股市場能夠更加成熟和理性;尤其近年來監(jiān)管部門積極倡導理性投資和價值投資,構建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但如今發(fā)現(xiàn)A股市場的投資者教育仍任重而道遠。由于畢竟是12年前寫的文章,我原封不動粘貼到微信公眾號上,當時的某些觀點在我現(xiàn)在看來,也略顯幼稚或偏頗,并不完全認同,不當之處,請讀者們海涵。


中國投資者為何愛講故事不愛算估值(作于2012年)


中國股市建立至今,規(guī)模擴張之快屬全球罕見,就市值而言,已經成為全球屈指可數(shù)的大市場之一。但與成熟市場的投資者相比,中國股市的投資觀念顯然不夠理性,對于"故事"的興趣要明顯大于對"估值"的計算,原因何在?主流的解釋一直認為中國股市發(fā)展歷程太短、市場不規(guī)范和機構投資者占比過低。但是否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呢?


從同股不同價現(xiàn)象看A股投資者偏好


國內企業(yè)有同時發(fā)行A股、B股或H股的,從目前看,大部分同一公司的A股價格要明顯高于H股或B股價格。由于B股或H股的主要股東是境外投資人,而A股的股東則絕大部分是境內投資人,因此,A股與H股或B股之間的股價差異,可以認為是境內投資人與境外投資人之間的估值方法差異。


截至10月19日,粗略統(tǒng)計A股與H股經匯率調整后的價格可以發(fā)現(xiàn),61家A+H的上市公司中,A股對H股折價的有17家,只占總數(shù)的28%,折價最高的約為30%,而折價的股票均為大市值股票,所屬行業(yè)多為銀行、保險和建材等傳統(tǒng)大行業(yè);A對H股溢價的占比為72%,最高溢價幅度接近80%,且溢價高的公司相對于折價高的公司而言,市值水平要低得多。


近日,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撰文也認為A股估值體系不合理:"比如,2012年7月12日,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的市盈率是34倍,中小板是27.56倍,ST、*ST是60倍,而代表優(yōu)質藍籌股公司的滬深300指數(shù),市盈率只有11.28倍。"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這么幾個結論:一、境內投資人喜小厭大,即對小市值股票情有獨鐘,或許是因為小盤股耗用資金少,便于炒作;二、境內投資人喜歡"講故事"而不注重"估值",即對獨特行業(yè)或有重組可能的上市公司給予較高的估值,但似乎沒有給予這類企業(yè)必要的風險溢價;三、境內投資人容易喜新厭舊,即對新上市的公司給予較高的估值,而給予老公司的估值較低。


或許可以從流動性的角度來解釋A股價格明顯高于H股或B股的原因,即A股市場交易比較活躍,根據(jù)流動性溢價原則,可以給A股更高的估值。但溢價率應該是有限度的,10%以內或是合理的。這類似于A股目前的大宗交易規(guī)則,規(guī)定大宗交易的股價最高折價率為流通市場當日收盤價的10%。但對于大部分公司A股與H股之間的價格差距超過20%的現(xiàn)象,恐怕就不能從流動性溢價這個角度去解釋了。


對于同股不同價現(xiàn)象長期存在的另一個看似更有說服力的解釋是,中國股市基本是一個散戶市場,市場非理性致使股價差異。但這也只能解釋部分原因,畢竟過去20多年來中國的機構投資者規(guī)模是不斷增加的。當然,機構投資者在引領正確估值理念方面的作用并不明顯,這可以從公募基金公布的投資組合中可以發(fā)現(xiàn),低估值品種的配置占比大多不高,機構散戶化現(xiàn)象比較明顯。


中國傳統(tǒng)思維模式影響估值理念


如果資本市場研究領域對同股不同價現(xiàn)象的各種解釋,均不能令人信服,那么,是否可以從中國傳統(tǒng)思維的特性上來尋求解釋呢?在中國對外開放度比較高的今天,中國人喜歡到境外參與博彩活動已為世人所知。


根據(jù)澳門統(tǒng)計及普查局的數(shù)據(jù),在2002-2011年,澳門博彩業(yè)收入從235億澳門元上升至2691億澳門元,九年增加了10倍,且2010年的收入已經是拉斯維加斯博彩業(yè)的四倍。而在澳門消費的主體人群來自大陸。喜好博彩,本質上是通過參與虧損概率較大的不確定性活動以期獲得高回報,這與理性投資活動存在明顯分野。


中國人的這種偏好,可能與傳統(tǒng)思維模式有關,中國人的特點是形象思維發(fā)達,邏輯思維偏弱。這可以從文字起源說起。漢字起源于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是象形文字),雖然目前已跟原來的形象相去甚遠,但仍屬于表意文字,音、形、意相互聯(lián)系,為形象思維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歐洲各種字母的共同來源,是希臘字母孳生的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希臘字母則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而腓尼基字母則是公元前15世紀在古埃及人創(chuàng)造的一種象形文字"圣書字"基礎上產生的。可見歐洲文字與漢字的起源都是象形文字,但前者經歷了多次創(chuàng)新轉型,已經脫胎換骨,完全沒有了象形文字的痕跡,語法、邏輯性、抽象性都很鮮明。后者原來沒有系統(tǒng)的語法,沒有標點符號,動詞沒有時態(tài),名詞沒有陰性、陽性、單數(shù)、復數(shù)之分。


因此,從文字的演進再結合中國人的思維和行為實例,大致可以看出,東方傳統(tǒng)思維的特征大體是歸納能力強,邏輯演繹推理弱,辯證邏輯能力強于形式邏輯;注重局部與個案經驗,忽視整體思維,缺少理論框架。從表意文字到寫意繪畫,再到如今給予新股、創(chuàng)業(yè)板、新興產業(yè)或偏遠地區(qū)上市公司較高的估值,這之間是否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呢?


給透明度高的企業(yè)低估值,給透明度低的企業(yè)高估值,給盈利模式不穩(wěn)定的中小企業(yè)高估值,給盈利有保障的大企業(yè)低估值,這顯然是不符合形式邏輯的。


當我們把西方油畫與中國國畫作對比時,也會發(fā)現(xiàn),西方油畫的寫實猶如攝影作品,如實反映現(xiàn)狀;而國畫盡管非常美,但細看起來,畫中的高低遠近比例多有點失調和失真,盡管我們可以對國畫的藝術風采和價值推崇備至,但這樣一種寫意的思維推廣至非藝術領域,是否有益于該領域的進步呢?至少我懷疑目前A股的估值體系紊亂與傳統(tǒng)思維模式多少有點聯(lián)系。


從追求長生不老藥到期望刀槍不入,從大躍進時提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到之后提出的各種不切實際的口號,都反映出"非理性預期(意愿)"在中國仍然有廣泛的人文基礎。在股市上,則表現(xiàn)為A股市場上經常會給予那些八字還沒一撇的公司很高的估值,而在H股市場上這些公司則備受冷落。此外,即便A股投資者也會把市盈率和盈利增長率作為估值依據(jù),但僅僅用這幾個參考指標太少了,估值的精準度不夠。


國際化有利于A股市場邁向成熟規(guī)范


中國文字引入標點符號的歷史還不足100年,試想一下,如果讓你讀100年前出版的沒有標點符號的《紅樓夢》(19世紀才開始使用「?!棺鳛閿嗑?,你感覺別扭嗎?可見,引進國外先進工具有利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光大。同樣道理,中國股市也需要提升開放度,允許更多的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同時也應該允許國內投資者投資境外股票。


香港股市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因為它是一個向全球人都開放的市場,投資理念沒有被本土化??v觀亞洲四小龍,它們的資本市場開放度均很高,2010年韓國資本市場開放度全球排名第12,中國臺灣地區(qū)排名第26,國際化對于它們成功擺脫中等收入陷阱,躋身為高收入國家行列起到了關鍵作用。假如沒有H股的發(fā)行和上市,構成對A股價的一定約束力,或許A股的估值體系會更加離譜。


不難發(fā)現(xiàn),A股投資者對于國際化存在明顯地抵觸情緒,如上海的國際板原本兩年前就準備推出,但迄今仍遙遙無期。這種思維本身就是一種非理性的思維,其本質仍然是把投資股票與炒股等同起來,認為股票供給越多越不利于炒作,越難獲利。


正是這種東方式的傳統(tǒng)思維長期影響著市場價值取向,也使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難以提升,因為上市公司為了獲得更多的融資、更高的定價,勢必會迎合投資者偏好。而在美國,目前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中國上市民企遭到美國證監(jiān)會的調查,原因是涉嫌造假??梢?一個成熟理性的市場對于公司治理的改善是有好處的。


正如賭場必然是讓絕大部分人虧損一樣,推遲開放市場看似為了保護投資者,實際上是害了投資者。過去20多年,為了防止股市下跌而多次暫停市場擴容和放松境外投資管制,其結果是給投資者帶來短暫上漲的憧憬之后,帶來更大的虧損和更多的痛苦。中國傳統(tǒng)思維特性對A股估值體系紊亂的影響有多大,確實很難估算,但對中國股市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對于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其阻礙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lián)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認證聯(lián)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yè)務公告

中期協(xié)“期媒投教聯(lián)盟”成員 、 中期協(xié)“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