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A股以暴跌的方式開場。巨震下的私募面臨巨大的凈值挑戰(zhàn),已更新最新業(yè)績的私募數據顯示,絕大多數私募業(yè)績遭重挫,百億股票私募產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挫。 不過私募表示,此次暴跌讓他們對A股更有信心:短期深跌意味著未來更大的反彈空間。 私募業(yè)績遭重挫 今年私募的日子不好過。格上理財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38家大型股票私募全部虧損,百億股票私募沒有一家盈利。國慶后的暴跌更讓私募凈值雪上加霜。 北京一家價值型百億私募,其代表產品10月10日的凈值相較節(jié)前下挫3.29%,年內虧損擴大至5.77%。上海一百億私募代表產品業(yè)績更是連跌4天,累計跌去8.68%,產品虧損達11.15%。北京一老牌百億私募,代表產品也連續(xù)3天下挫, 累計跌幅9.01%。 一直表現不錯的量化私募也面臨挑戰(zhàn)。北京一知名大型量化私募,代表產品業(yè)績在巨震中由正轉負。 根據此前私募排排網的倉位調查數據,不少私募在10月份剛剛加倉,平均倉位62.5%,較9月上升近10個百分點;超過20%的私募處于滿倉狀態(tài),僅5.74%的私募在空倉觀望。 尚雅投資董事長石波告訴記者,目前其整體倉位水平較高,“對四季度我們有期待,當前的倉位水平也算是知行合一?!?/p> 和聚投資研究部則透露目前A股的倉位在六成左右,屬中性倉位。 短期為非理性跟跌 后市下跌空間不大 致順投資董事長劉宏指出,A股此次跟隨全球股市下跌,是“錨定效應”的典型案例?!板^定效應”是指人們在決策時,往往過度偏重最近一次經驗來快速決策,即使這個經驗與本次決策明顯無關。美國股市最近的一次大跌是今年2月初,是隨后是全球資本市場的“無差別”下跌?!板^定效應”下的人們根本來不及關心大跌的原因是什么,只是害怕8個月前的慘劇會再次發(fā)生,爭相賣出,引起踩踏。資本市場中的群體非理性,通常是專業(yè)投資者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之一。只要保持清醒,不隨波逐流,這部分超額收益不難獲得。 華林證券資管部投資經理余海華也強調,A股此次跟跌主要是情緒上的影響,從中長期角度看,A股向下空間有限?!拔覍股反倒比較有信心。后面美股跌我們大跌的走勢會慢慢淡化,邊際效應減弱。從政策層面看,減稅等很多利好政策還沒有推出?!睂τ谒募径?,余海華判斷市場仍然是反復筑底的過程,短期系統(tǒng)性機會不大,但是有階段性反彈機會。 涌津投資CEO謝小勇也表示,A股整體環(huán)境向好,當前戰(zhàn)略上要樂觀,戰(zhàn)術上要謹慎?!爸饕獜娜齻€方面看,一是外圍悲觀預期已經充分體現;二是A股自身,很多政策已明顯轉暖,流動性、監(jiān)管政策都明顯偏暖;三是人民幣匯率在可控范圍內?!?/p> 石波認為,年初的緊信用、緊財政、嚴監(jiān)管的政策,實體經濟受到傷害,疊加中美貿易摩擦,市場悲觀情緒被不斷放大。對于四季度石波持中性偏樂觀態(tài)度,認為市場不太可能繼續(xù)下行?!?月份之后,政策開始糾偏和轉向,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加大表內信貸投放、商業(yè)銀行購買低評級債券、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都已推出,后續(xù)還有減稅降費、刺激消費等措施可以預期,政策底已經明確;此外,全市場估值已到了歷史低位,估值底也已探明,造成市場下跌的因素已部分逆轉?!?/p> 和聚投資研究部指出,全球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國內市場,越跌意味著未來的反彈空間越大,各種數據的走弱也意味著未來部分領域的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不過也有私募相對謹慎。弘尚資產投資經理譚聰認為,目前政策托底,經濟依然處于緩降階段,尚難言見底,靜待改革。中美貿易戰(zhàn)持續(xù),影響進一步深化,不容樂觀。各項新規(guī)、法案輪番出臺,對各個產業(yè)將產生深遠影響。 遠策投資研究總監(jiān)陳殷表示,從歷史統(tǒng)計來看,A股在四季度往往存在行情窗口,但在時間維度上,仍然需要等待美股調整的進程。外部沖擊減弱后,影響A股運行的主要矛盾仍然來自內部。四季度數據反映的經濟下行、減稅等改革措施的推進是推動A股市場情緒修復的重要因素。 華南某私募董事長擔憂流動性和基本面因素對A股不利。“從流動性來講,人民幣貶值、去杠桿,A股流動性還是負向方向。從基本面角度看,房地產和汽車行業(yè)都不太好,需要長時間消化,消費也在減速?!彼J為,中美關系和簡政減稅是影響未來市場的最重要因素,期望這兩個方向出現重大轉變。 責任編輯:韓奕舒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