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2月23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yè)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投資視角 >> 七禾研究

拒絕“中國制造”?可能未來幾年全世界都只能穿Made in China的衣服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20-10-20 18:57:32 來源:七禾研究

最近這段時間,紡織行業(yè)無疑成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僅股市相關板塊表現亮眼,期市相關品種更是多次漲停。而引爆國內紡織市場的原因與一則消息有關,9月底,有媒體曝出印度大量紡織訂單轉移至中國。


印度大量紡織訂單轉移至中國


據媒體報道,受疫情影響,印度很多工廠沒有辦法如期開工,紡織企業(yè)無法保證正常交貨,于是越來越多的紡織訂單被取消,或者轉向中國等其他國家。


印度紡織工業(yè)聯合會在7月致印度央行行長達斯的一封信中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本財年總體需求量預計大跌25%~50%。在需求量的影響下,有25%左右的紡織廠和制衣廠可能將永久性關閉,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失業(yè)。印度服裝制造商協會也在今年表示,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紡織業(yè)可能會裁員1000萬人。


公開資料顯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產棉國、全球最大的黃麻產國、全球第二大絲綢生產國、其紗線產能占全球22%。2019年,印度紡織服裝市場的規(guī)模在2500億美元左右。紡織服裝業(yè)也是印度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該行業(yè)占印度出口總收入的15%左右。


自新冠疫情發(fā)生以來,印度在防控方面做得不太理想,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不斷攀升。印度衛(wèi)生部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新冠肺炎總確診人數接近750萬,居全球第二位。



抵制中國制造 慘遭“打臉”


由于印度紡織訂單轉移至中國,這也使得我國部分服裝制造的訂單排期已到明年5月份。


其實在今年上半年,國內紡織服裝行業(yè)很是蕭條,此前受經濟不太景氣的影響,紡織服裝行業(yè)就已經存在不少虧損。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大爆發(fā),外貿訂單突然大幅萎縮,更令紡織行業(yè)雪上加霜。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末,我國紡織服裝、服飾業(yè)企業(yè)數量為13876家,其中虧損企業(yè)數為2225家。而到了2020年一季度末,全國紡織服裝、服飾業(yè)企業(yè)數量為13113家。其中,虧損企業(yè)數量4587家,虧損企業(yè)數量幾乎翻了一倍。


以上數據很明顯揭示了紡織服裝行業(yè)上半年的窘境。猶記年初中國疫情爆發(fā)之時,一些印度媒體認為,這次疫情可以令更多外資涌入印度,以減少對中國制造業(yè)市場的依賴,從而取代中國制造,然而如意算盤打翻了,無論是紡織業(yè)還是基建,印度的愿望都一個個落空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抵制中國制造上也慘遭打臉。一直以來,特朗普常在各個場合頻繁抨擊中國,并且聲稱要讓制造業(yè)回流美國,然而他卻難逃中國制造。近日有媒體曝出,跟特朗普競選相關的帽子是中國制造,實際上,不僅僅是帽子,很多和美國大選相關的產品都是中國制造。


訂單激增 紡織市場迎久違火熱行情


自疫情發(fā)生以后,國家科學的防控管理,使中國成為疫情恢復最快速的國家,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國內經濟形勢逐步好轉,隨著國內經濟的復蘇,內需也在持續(xù)回暖。此外,下半年開始,隨著歐美經濟的重啟,海外訂單陸續(xù)重啟,再加上印度疫情的加重,使印度工廠難以承擔國際市場上大量紡織訂單,這部分訂單轉移至國內。


受以上等因素的影響,艱難的中國紡織服裝行業(yè),迎來久違的火熱行情。


有記者實地探訪了多個紡織服裝生產基地發(fā)現,多數企業(yè)訂單狀況較上半年有大幅改善,部分企業(yè)訂單暴增。例如浙江金華的家紡工廠橫崗家紡,在1688這一內貿批發(fā)平臺上接到了國際品牌ZARA幾十萬條桌布的訂單,這占到今年以來該公司總產量的60%,接單后其營業(yè)額比去年同期暴漲了5倍。該工廠經理說:“這些桌布之前都是在印度生產的,沒想到ZARA會來,以前不敢想,從沒見過這么多訂單。”


10月14日,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數據顯示,從5月份開始,中國面料及紡織原材料訂單數增長超100%;服裝行業(yè)訂單數同比增長20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服裝行業(yè)在7月份實現3倍增長。



商務部回應: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行為


對于印度多個訂單轉移至中國,東吳證券分析師吳勁草分析稱,“哪里能生產,訂單就會去哪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是企業(yè)的自發(fā)行為?!?/p>


天風證券認為,印度紡織業(yè)轉移至中國的訂單主要集中在家紡行業(yè)。主要原因在于中國擁有紡織行業(yè)全產業(yè)鏈,且對于疫情的控制力較強,各工廠的復工復產有序進行,能夠承接大批量紡織訂單;國內棉花價格相對較低,原材料成本優(yōu)勢明顯。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10月14日回復記者時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我們真誠希望印度能早日遏制疫情,恢復正常生產生活。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yōu)勢明顯。疫情對供應端和需求端都造成嚴重沖擊,產業(yè)鏈供應鏈同步受阻,中國也經受了同樣的考驗。


李興乾稱,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面對多樣化市場供給,采購時都會貨比三家,挑選質優(yōu)價廉又可靠的商家和產品,國際貿易也是如此??鐕驹谌蚍秶鷥日{整訂單生產、國際采購商根據生產能力選擇供應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行為。中國也有一些行業(yè)和地方的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市場生產。


他還表示,中國科學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顯著成效,率先實現復工復產,有力保障了國際市場供給,支撐了國際產業(yè)鏈供應鏈順暢運轉。我們始終堅持與世界各國互利互惠合作,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將盡己所能為推動世界經濟貿易早日重現繁榮作出更多貢獻。


訂單能否長期留在國內?


那么紡織行業(yè)這樣的火爆行情能持續(xù)多久?這些訂單能否長期留在國內?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團隊紡織業(yè)研究員認為,此類訂單更多還是應急之舉。轉移速度快,說明此類訂單通貨性質更強,買家更看重價格、加工速度等因素。一旦印度國內生產能力恢復,國內生產成本優(yōu)勢降低,訂單能否長期留在國內還需進一步觀察。


科技與戰(zhàn)略風云學會研究員陳經表示,受制于印度的疫情和供應鏈管理的慣性,海外企業(yè)很難在生產者之間隨時切換,這一現象預計將維持兩到三年時間,但從長久來看,實現紡織行業(yè)的高科技革新才是未來發(fā)展之道。


陳經認為,首先訂單的轉移與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是緊密相關的,印度的生產環(huán)境受到了極大的干擾,疫情在短期內很難結束。陳經還表示,更為重要的是海外企業(yè)的供應鏈管理,不容許他們在中印之間隨時切換,在建立了穩(wěn)定的生產流程之后,若沒有特殊原因,就不會斷然進行變化。如今印度是無法交貨,海外商家才會被迫把供應鏈轉到中國來。一旦轉移到中國來,就將維持一段時間,哪怕印度生產商表示可以重新接單,切換也將是個緩慢的過程。因為企業(yè)需要進行認真考察,是否“靠譜”,而經過一段時間后,海外企業(yè)已經適應了中國的生產體系,包括物流、檢驗,報關等流程。如果客戶最終接受中國的成本,訂單或將長期留存在中國。


紡織板塊股價整體表現突出


對于印度大量紡織訂單流入國內的消息,二級市場的反應總是最快的。10月份以來,紡織板塊股價整體表現突出,呈現明顯上升勢頭。以10月9日開盤價和10月19日收盤價來算,紡織制造行業(yè)指數累計漲幅達12.91%。


紡織制造行業(yè)指數


個股方面,10月份以來,截至10月19日收盤,聚杰微纖漲幅為95.71%。昨日晚間,聚杰微纖公告,針對近期部分社交媒體報道的印度紡織業(yè)訂單因疫情原因回流到中國一事,經公司多方核查,未發(fā)現因該事項導致訂單量增加的情形。公司近期訂單量平穩(wěn),未出現大幅度的增加,訂單量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公司股票連續(xù)2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


聚杰微纖


此外,萬里馬期間累計漲幅為53.35%,百隆東方期間累計漲幅為34.41%,酷特智能期間累計漲幅為37.41%。


萬里馬


10月15日,聯發(fā)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近期確有印度訂單轉移到國內,主要是以滌綸材質的毛巾、床單等家紡產品為主,但公司主要以生產色織布、印染布、家紡坯布等純棉制品為主,因此目前受益不明顯。


10月以來,截至昨日收盤,聯發(fā)股份期間漲幅為13.34%。


聯發(fā)股份


西南證券指出,紡織品訂單的集中大爆發(fā)直接拉動了上游化纖、染料等原材料的需求,粘膠短纖、滌綸長絲、滌綸短纖、氨綸等產品價格近期均出現了明顯的上漲。由于下游需求較為飽滿疊加上游化纖產品價格處于歷史偏底部位置,因此相應化纖價格還將持續(xù)上漲一段時間,建議關注粘膠短纖行業(yè)龍頭、滌綸行業(yè)龍頭和氨綸行業(yè)龍頭。


對于紡織服裝板塊的上漲,萬聯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外銷方面,國外疫情嚴重致使供貨受影響,近期印度等國家的紡織訂單轉移至國內,同時近幾個月我國紡織品出口連續(xù)高增,未來幾個月外銷的火爆現象有望持續(xù);內銷方面,國內疫情控制得當,紡織服裝銷售迎來了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疊加拉尼娜現象下的冷冬到來刺激棉麻、羽絨服、被芯枕芯等紡織服裝制品的需求,他們認為紡織服裝行業(yè)四季度有望迎來快速增長,故上調行業(yè)評級至“強于大市”,同時建議積極關注紡織、羽絨服、家紡等優(yōu)質標的。


天風證券認為,紡織服裝行業(yè)下游終端持續(xù)恢復,上游紡企訂單回流,四季度板塊有望強勢復蘇。在天風證券看來,2019年四季度由于暖冬影響,基數較低;2020年四季度冷冬催化,且冬裝銷售在部分地區(qū)提前開啟;同時2020年-2021年春節(jié)在2月中旬,相比2019年-2020年春節(jié)時間延后,冬裝銷售季節(jié)拉長。多重因素疊加利好品牌冬季的銷售,四季度各品牌有望持續(xù)恢復。


對于板塊布局方面,天風證券建議,首先,上游紡織制造方面,關注申洲國際、健盛集團、酷特智能;其次,下游品牌端方面,關注波司登、李寧、安踏體育、南極電商、開潤股份、太平鳥、穩(wěn)健醫(yī)療。


開局就王炸 短纖期貨多次漲停


不僅股市中紡織板塊表現亮眼,期貨市場中的相關品種表現也同樣亮眼。


其中,短纖期貨的表現是最為“驚艷”的,開局就王炸。自10月12日上市以來,短纖期貨走勢強勁,多次漲停,若以掛牌基準價5400元/噸來算,截至今日(10月20日)收盤價6564元/噸,短纖期貨主力合約漲幅為21.56%。


不僅價格大漲,短纖期貨的成交量也持續(xù)攀升,成交量已超百萬手。截至今日收盤,短纖期貨主力合約報6564元/噸,漲幅為0.43%,成交138.8萬手,持倉30.65萬手。


短纖期貨主力合約


在短纖期貨的火爆行情下,鄭商所今日發(fā)布公告,經研究決定,自2020年10月22日結算時起,短纖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7%,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6%。



對于短纖期貨此輪上漲行情,市場觀點認為主要來自需求端的驅動,國內消費的復蘇、“雙十一”需求的拉動、印度疫情導致訂單轉向中國、以及“寒冬”的預期,林林總總多種原因疊加帶來了超預期的利好。


國投安信期貨高級分析師龐春艷分析,短纖期貨掛牌基準價為5400元/噸,參考的是過去一段時間的短纖市場價格,相對偏低,期貨上市之前,現貨價格已經在快速上漲中,因此開盤首日漲停。之后,隨著短纖庫存不斷下降,企業(yè)開始超賣,市場氣氛可謂火爆,但短纖價格雖有反彈,依舊處于歷史偏低水平,上行空間較大,因此短纖期貨上市后價格多次漲停。


棉花、棉紗也走出一波上漲行情


不僅短纖期貨上漲,與紡織訂單相關聯的期貨品種棉花、棉紗也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PTA、MEG(兩者為短纖原材料)也出現了小漲幅。業(yè)內分析人士認為,雖然訂單轉移的消息大幅提振了聚酯品種行情,但后市仍需謹慎。


棉花期貨主力合約


PTA期貨主力合約


中信建投期貨能源化工事業(yè)部研究員劉洋稱,作為聚酯產業(yè)鏈的終端行業(yè),紡織外貿訂單的恢復將向上對聚酯各品種乃至聚酯原料——即PTA以及乙二醇的需求表現形成提振,也將對于棉花的需求形成一定的提升。


他還指出,對于紡織訂單的回流也不宜過分樂觀。首先,過去幾年國內紡織行業(yè)逐步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主要原因便在于當地的人力成本等方面的優(yōu)勢,即使因疫情因素訂單在短時間之內離開東南亞諸國回到國內,但其很容易流轉到其他一些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qū),訂單在國內停留的時間和體量可能都有限;其次,一旦海外訂單再次轉弱,國內聚酯產業(yè)鏈的需求表現將受到較大沖擊。


理性對待,注意控制風險


對于后市行情,浙商期貨朱展天認為,在終端需求好轉的背景下,短纖期貨在10月12日上市首日即錄得漲停,現貨也由節(jié)前的5250元/噸漲至10月19日的6000元/噸。從基本面來看,直紡短纖的開工負荷在國慶節(jié)前已升至99.3%,接近滿開,短期內沒有裝置檢修計劃,而工廠庫存處于同期低位,對價格的支撐較強。與此同時,海外訂單回流加上國內消費回暖,下游紗廠銷售順暢,純滌紗、滌棉紗開工負荷均有回升,且兩者的成品庫存下滑、價格上漲,以至于工廠利潤迅速轉正。截至目前,純滌紗利潤約400元/噸,滌棉紗利潤約900元/噸。短纖市場供需結構良好,成為聚酯產業(yè)鏈中表現最強的品種。


至于終端需求能持續(xù)多久,他認為,目前工廠接單多到11月上旬,10月訂單擁擠的情況會在11月下旬逐步緩解,加之純滌紗、滌棉紗工廠的原料庫存大幅攀升,下游工廠的備貨力度勢必減弱、采購將趨于理性。


當下短纖盤面利潤接近1200元/噸,現貨利潤也升至850元/噸,均處于高位,且雙十一的銷售情況能否達到或者超出市場預期仍是未知數,回流的訂單量到底有多大、國內外需求的可持續(xù)性依然存疑,期貨盤面操作風險加劇,建議投資者理性對待,注意控制風險。 


龐春艷認為,聚酯產業(yè)鏈上下游短纖和長絲的價格偏低,利潤較差,消費好轉后,滌絲市場將有明顯改善,因此價格可能繼續(xù)上漲。但其上游PTA和MEG因本身庫存偏高,又有新產能投產的壓制,表現相對弱于下游產品。但短纖價格經過次輪快速上漲后,行業(yè)的利潤明顯擴大,價格繼續(xù)上漲后,也存在回落的風險,因此不宜持續(xù)追高。


劉洋表示,從短期來看,需求端的上佳表現有望維持一段時間,在供給方面暫無明顯增長的情況下,整個能化板塊,尤其是聚酯產業(yè)鏈中各品種有望維持偏暖態(tài)勢,但由于2020年能化板塊大多處于產能擴張階段,部分品種產能增長近三成,在需求回暖持續(xù)性仍存疑的情況下,PTA、乙二醇、滌綸短纖等品種的上漲空間及時間恐有限。從中長期來看,當前價格大多處于歷史低位的能化板塊將獲得較好的上漲空間,但若疫情形勢遲遲未有改善,后期能化板塊或將維持低位震蕩態(tài)勢。


注:以上內容僅提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七禾研究中心綜合整理自網絡


七禾網研究中心合作、咨詢電話:0571-88212938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七禾網公眾號!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認證聯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yè)務公告

中期協“期媒投教聯盟”成員 、 中期協“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