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品種:水稻 一、調研背景 廣東糧食自給率較低的問題仍較突出,必須依靠進口和主產區(qū)調入糧食,但今年大米進口大幅減少,部分或將由國內跨省調入彌補空缺,因此搞好產銷銜接和暢通貿易至關重要。2024年我省采購稻谷的需求預期將繼續(xù)提升。 2024年上半年,國內稻米市場維持“稻強米弱、早強晚弱、秈強粳弱”的局面,總體延續(xù)震蕩偏強態(tài)勢運行,與低迷的小麥-玉米行情形成對比。廣東早稻上市初期,在產區(qū)糧源供應有限,銷區(qū)輪換剛需帶動的情況下,儲備采購價格同比高開,今年受增儲任務影響,儲備企業(yè)集中采購時間較去年有所提前,5月中下旬已開始新季早秈稻輪入工作,但糧源供應仍相對偏少,跨省采購積極性高。對標去年各品種儲備稻谷首場交易,非圓粒早秈稻采購價3240元/噸,同比上漲340-360元/噸;基于江西等主產區(qū)糧源上市時間稍有延遲,受部分儲備單位增儲補庫需求時間緊,入庫任務偏重影響,采購成本短期急劇拉升。中圓粒早秈稻采購價3200元/噸,同比上漲140-210元/噸;近年由于圓粒早稻輪換效益較高,刺激農民種植的積極性,產量顯著增加,導致輪入成本反而略低于非圓粒早稻。早秈稻珍桂采購價3260-3280元/噸,同比上漲0-20元/噸,后期走勢預計將穩(wěn)中走高。 每年7月份是南方地區(qū)早秈稻上市以及各級儲備單位開始集中采購的關鍵時間節(jié)點,隨著各主產區(qū)新糧陸續(xù)收獲上市,收購進度將加快,預計市場總體供需格局較去年變化不大,收購價格同比持平略漲,后市穩(wěn)中窄幅調整為主。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交易平臺、產銷銜接平臺和信息服務平臺的作用,在新季早秈稻即將上市之際,華南糧食交易中心于7月1-5日,組織我省20個儲備單位共30人赴湖南、江西稻谷產區(qū)開展調研活動。調研團隊途徑衡陽、湘潭、長沙、瀏陽、宜春、峽江、泰和、吉安等兩省八地,通過深入田間地頭,實地察看稻谷長勢和產情、了解天氣對稻谷品質的影響;組織廣泛的座談交流,了解當地的稻谷種植情況、收購時間及市場行情、物流情況。本次稻谷考察,僅反映該時間節(jié)點的相關情況,不代表整體產情,僅供參考。 二、生產情況 總體來看,今年南方地區(qū)早稻呈現“面積增加、單產下降、產量略增”的特征趨勢,局部地區(qū)早播早熟的糧源受降雨影響的程度較為嚴峻,進入7月份天氣情況有所好轉,日照光曬利于早稻生長,慎防“高溫逼熟”,產質情況或將改善,后續(xù)仍需關注天氣變化對早稻產情的影響。 1、湖南 湖南擁有水稻生產第一大省、早稻產量穩(wěn)居全國第一、質量嚴格把關、交通運輸便利等優(yōu)勢。2024年全省早稻實際播種面積1818.5萬畝,比去年略有增加;單產預計826斤/畝;總產預計為751萬噸。 品種質量方面,早稻品種有中安2號、中安7號、湘早秈45號、中嘉早17、中早39、湘早秈32號、湘早秈24號、株兩優(yōu)819、陵兩優(yōu)268等。中稻品種有臻兩優(yōu)8612、晶兩優(yōu)534、華浙優(yōu)261、黃華占、晶兩優(yōu)華占、隆兩優(yōu)華占、伍兩優(yōu)鈺占、珠兩優(yōu)5298等。晚稻品種有西子3號、玉針香、農香42、泰優(yōu)390、桃優(yōu)香占、泰優(yōu)農39、隆晶優(yōu)1212、野香優(yōu)莉絲、耘兩優(yōu)玖48、隆晶優(yōu)1號等。 本次調研途經:衡陽-湘潭-長沙-瀏陽。 第一站:衡陽。2024年種植水稻面積118萬畝以上,糧食生產監(jiān)測點抓好雙季稻生產,提高雙季稻覆蓋率,連片早稻面積不少于300畝。其中,建設集中育秧設施54.13萬平方米,實現鄉(xiāng)鎮(zhèn)集中育秧全覆蓋。 品種質量方面,大力推廣“早專晚優(yōu)”模式,引導農戶種植加工型早稻品種中早39、中安2號(低鎘),晚稻種植泰優(yōu)553、泰優(yōu)農39等優(yōu)質稻品種,中稻推廣臻兩優(yōu)8612(低鎘)等品種。 據調研單位反饋,從目前的生產情況來看,圓粒早秈稻的占比達70%-80%,谷外糙不到0.1%,烘干前除雜1%以內。目前該基地有種植低鎘品種,跨省外運至廣東清遠清新、東莞虎門、清遠連州等地,擁有5000噸試點推廣。 第二站:湘潭。早稻播種面積90萬畝,早稻集中育秧任務67.4萬畝,主要依托4400多戶規(guī)模種糧主體實施。據了解,局部地區(qū)采用“稻再油”(水稻-再生稻-冬季油菜)的耕作模式,對比普通雙季稻,“稻再油”模式增收1205元/畝。 品種質量方面,按照糧食生產相關要求,所選稻種都是低鎘、高產品種。經過本地近兩年展示示范種植、高產優(yōu)質綜合性狀表現較好以及鎘低積累的優(yōu)良品種,如早稻選擇潭兩優(yōu)921、中嘉早17、株兩優(yōu)819、潭兩優(yōu)215,晚稻選擇盛泰優(yōu)626、五豐優(yōu)1606、玉針香、湘晚秈17號等品種,一季稻選擇爽兩優(yōu)138、華盛優(yōu)382、晶兩優(yōu)華占、吉優(yōu)390等品種。其中,雜交稻早稻每畝用種量2.5-3公斤,晚稻遲熟和一季晚稻1.5公斤,晚稻中熟1.5-2公斤,中稻1公斤。常規(guī)稻早稻每畝用種量約6公斤,晚稻約3公斤。 據調研企業(yè)代表稱,該地區(qū)種植的稻谷主要以鎘吸附低的品種為主,總體品質較優(yōu),重金屬鎘含量符合0.2mg/kg以下的標準,目前上市早稻水分偏多,青粒和結實率下降的情況較為普遍,暴雨頻發(fā)對早熟稻谷的品質有一定影響。 第三站:長沙。預計糧食播種面積462.3萬畝,目前已落實早稻播種面積超143.5萬畝。近期由于部分地區(qū)地勢低洼處農田遭受內澇,長沙農業(yè)部門正將33萬斤救災備荒儲備種子緊急調撥至田間地頭,助力農戶復種復產。種子主要是中嘉早17、湘早秈45號、株兩優(yōu)929等早稻品種,生長周期在106天至109.8天不等,較其他品種有全生育期短、田間管理難度低等特點;調撥數量依據各鄉(xiāng)鎮(zhèn)摸底主體受災情況和需求而定。 品種質量方面,早稻品種包括湘早144、?湘早秈32號、?湘早秈45號、?中嘉早17、?中早39、?湘早秈24號、?株兩優(yōu)819、?陵兩優(yōu)268等,這些品種各具特色,?適應不同的種植條件和病蟲害抵抗能力。 座談會上,湖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夏文斌向廣東稻谷儲備企業(yè)介紹了今年湖南稻谷生長的有關情況,并對近年鎘大米超標問題的治理和改善情況做了深入的闡述。據介紹,湖南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成立了專家組,對污染土地進行修復、研發(fā)抗鎘吸收品種,成效顯著。湖南省局制定了“湘糧返粵”的行動方案,成立了以省局領導為組長,局產業(yè)處、調控處、質檢中心、行業(yè)協(xié)會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在協(xié)調宣傳、貨源保障、渠道開拓、質量保障等四個方面,在超市、餐飲、政策性糧食購銷和普通貿易四個方向,有針對性的對湖南稻米開展了全方位的推廣。 第四站:瀏陽。早稻集中育秧22萬畝以上、早稻種植面積30.3萬畝以上,種田大戶單產達400公斤/畝。據介紹,“早高晚優(yōu)”模式目標產量900-1100公斤、“早專晚優(yōu)”模式目標產量800-1000公斤、一季稻目標產量600-800公斤。 品種質量方面,重點推廣種植臻兩優(yōu)8612等低鎘品種5萬畝,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選取泰優(yōu)390、泰優(yōu)398等優(yōu)質水稻品種,培育“瀏陽河”“瀏河源”等知名大米品牌。 據調研企業(yè)反饋,瀏陽以丘陵為主,今年降雨增多,反而有利于降低稻谷鎘含量,當地近年來正通過提高種糧技術的方法,有效阻斷稻谷吸附鎘金屬的能力;與此同時,也致力于培育更多優(yōu)質的低鎘品種用于種植。 2、江西 今年江西早稻種植面積達1815萬畝,同比有所增加。據市場預估,由于前期日照短,降雨偏多等原因,對江西早稻的產量和質量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贛北地區(qū)受災最為嚴重,預計今年早稻品質較去年下降,但產情仍介于2022-2023年之間,單產約700斤/畝(往年1000斤/畝),預計減產20%左右,但得益于面積的增加,總產約680.5萬噸,保持持平略增,市場供應將繼續(xù)平穩(wěn)。 本次調研途經:宜春-峽江-泰和-吉安。 第一站:宜春。今年宜春落實早稻種植面積353.49萬畝,比省下達目標任務多出1.19萬畝,比去年增加1.09萬畝。預測今年早稻單產為800-900斤/畝,總產預計約為141.4萬噸,比上年(137.23萬噸)增加4.17萬噸。全市范圍試種5萬畝低吸附鎘品種臻兩優(yōu)8612,其中,袁州區(qū)2.5萬畝。 品種質量方面,種植大戶普通品種以圓早為主,例如中早59、兵兩優(yōu)309、啟兩優(yōu)2216、甬優(yōu)1538等。不同地區(qū)品種略有差異,如豐城以啟兩優(yōu)2216為主,奉新優(yōu)質品種主要以兩優(yōu)302和兩優(yōu)42倆優(yōu)系列為主。 據調研企業(yè)反映,早稻抽穗灌漿期間由于持續(xù)雨天對早稻產量、質量產生一定影響,若后期無極端天氣,預計總體品質比去年稍差,不合格率有所增加。預計收購時間較去年推遲一周左右。 第二站:峽江。據峽江縣2024年糧油生產工作情況新聞發(fā)布數據顯示,6月份完成早稻栽插面積約22.91萬畝,中稻計劃種植7.7萬畝,現已完成栽插約1.7萬畝。預計今年7月初24.2萬畝早稻進入成熟收割期,當地農民搶抓晴好天氣進行收割,確保糧食顆粒歸倉。據種植大戶介紹,今年早雜優(yōu)和常規(guī)稻品種種植比例各占一半,其中圓早占常規(guī)稻面積的40%左右,前期受天氣影響較大,持悲觀情緒,近期天氣逐漸好轉,預計品質問題不大,產量略減(估算長粒減產20%,圓早減產15%以上),但總體仍較2020年稍好。目前部分農戶已開始收割,圓早成熟度約75%-80%。 品種質量方面,今年將優(yōu)化品種結構,加大高產優(yōu)質水稻品種。以井岡軟粘為主推品種,建設一批優(yōu)質稻米基地,年內“井岡山大米”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以上。 據調研企業(yè)反饋,今年預計單產下降至750斤/畝(2023年1000斤/畝),目前收割濕谷水分較大,按照國標13.5%的要求,預計烘干后水分約損失25%。前期極端天氣對早播早熟的稻谷有一定影響,成熟度不夠,但受訂單交貨影響搶收割青情況偏多,導致灌漿期不飽滿,但對晚熟的稻谷則影響不大。 第三站:泰和。今年完成早稻種植面積52.8萬畝,其中機械化種植面積近20萬畝。早晚連作泰優(yōu)398、?井岡軟粘等二晚中早熟優(yōu)質品種,?旨在解決部分早稻用種短缺問題,?并優(yōu)化優(yōu)質稻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管理,提高了早稻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實現優(yōu)質優(yōu)價目的。 品種質量方面,積極推廣的早稻品種包括泰優(yōu)398和井岡軟粘?。井岡山大米生產示范基地主要種植品種有井岡軟粘、糧發(fā)香絲。關鍵技術:早晚稻熟期合理搭配、適當密植、化肥深施、綠色防控有氧灌溉、“一噴多促”、“三機”作業(yè)。 第四站:吉安。2024年早稻播種面積385萬畝,預計單產為836斤/畝,力爭稻谷良種覆蓋率穩(wěn)定在99%以上,主要農作物品種更新更換率達到20%。在耕作條件較好,種植大戶較多的鄉(xiāng)鎮(zhèn),主要推廣“優(yōu)質稻早晚連種”、“稻稻油”種植模式;在井岡山大米標準化種植基地,主要推廣“高產加工型早秈稻+井岡軟粘”種植模式;在水源較差和溫光熱條件不足的一季稻田主要推廣“稻油”種植模式。 品種質量方面,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以上的早稻品種有84個,大多為適宜儲備糧品種,比如中早系列81.3萬畝(其中,中早35為33.67萬畝)、陵兩優(yōu)系列約84.8萬畝、株兩優(yōu)系列約17.8萬畝、兵兩優(yōu)系列約12.7萬畝。另外,嘉育25為7萬畝,長兩優(yōu)39為5.2萬畝,湘早秈45為4.3萬畝。另外,井岡軟粘(26.93萬畝)、昌盛優(yōu)238(2.4萬畝)、泰優(yōu)398(1.48萬畝)等六個優(yōu)質晚稻早種品種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早稻欠缺優(yōu)質品種的現狀。 據調研企業(yè)介紹,當地種植普通早稻的比例為圓早90%,長粒10%。由于受持續(xù)降雨影響,抗倒伏較好的品種產情相對樂觀,前期總體出糙率72%-73%,出芽情況較為普遍;近期產情有所好轉,出糙率為75%,但水分33%左右,仍相對偏高。雜質也同比略高,約4%-5%左右。預計產量由去年的600-700萬噸,減少至今年的500萬噸左右,湖南稻谷品質和銷售情況改善,將為江西市場帶來壓力。 三、市場情況 從調研情況來看,2024年7月新季早稻上市初期,湖南地區(qū)預期高開穩(wěn)走,江西地區(qū)預估平開小幅走高。預計今年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的機率不大。 1、湖南 據湖南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介紹,綜合儲備任務收購量較大以及當前糧油市場價格情況,預計今年早稻收購價呈高開穩(wěn)走態(tài)勢,開秤均價為1.35元/斤,高于去年開秤價格,可帶動農民增收約30億元,儲備企業(yè)將按照稻谷質量標準,分層級進行定價。預計早稻7月上旬上市,7月中旬啟動大規(guī)模收購。 (一)衡陽主流價格預期為1.33-1.38元/斤,優(yōu)質訂單種植收益相對更高,以山泉米為例,能提高3-5元/斤。湖南衡陽到廣東運費成本預估100-140元/噸。據了解,當地早稻烘干價為1.38元/斤,圓粒早秈稻局部地區(qū)低至1.33元/斤。 (二)湘潭主流價格預期為1.40元/斤,由于現階段產量預期減少,因此預計今年開秤價仍處于高開。目前至廣東珠三角地區(qū)的汽運費用約150-160元/噸。對比來看,目前2023年入庫稻谷銷售價為1.36-1.40元/斤,部分高至1.48元/斤,因此農戶和烘干廠看漲情緒較濃。 (三)瀏陽主流價格預期為1.45元/斤,瀏陽以種植雙季稻為主,目前市場圓早潮糧1.07-1.08元/斤,圓早烘干開秤價為1.45元/斤,由于廣東地區(qū)跨省搶糧導致早稻上市初期交易較為活躍,今年價格預計仍為高開。 2、江西 據市場預估,今年江西早稻收購價或小幅走高,市場收購價濕糧圓早1.00-1.05元/斤,普通早稻0.90-0.95元/斤。烘干價國標三級1.30-1.35元/斤,不達標則在1.30元/斤以下。儲備收購價圓早1.36-1.42元/斤,普通早稻1.33-1.36元/斤。預計早稻7月5日上市,集中收購時間為7.15-20日。 (一)宜春主流價格預計為1.32-1.35元/斤,仍略高于去年。濕谷長粒早稻0.96元/斤,圓早0.98-1.00元/斤,折合烘干價分別為1.28元/斤,1.30-1.34元/斤。目前,以上高直屬庫為例,儲備入庫價圓早1.35元/斤,符合市場預期,預計集中收購將于7.15開始。隨著主銷區(qū)集中跨省采購,預計早稻價格或高開穩(wěn)中略漲,預計圓早到廣東的價格將突破1.60元/斤(3200元/噸),運費按200元/噸測算。 (二)峽江主流價格預計為1.35-1.36元/斤,與去年基本持平。中儲糧和地方儲備入庫價預估為1.35元/斤,與湖南地區(qū)接近。目前,長粒潮糧價0.94-0.95元/斤,烘干價1.32元/斤。圓早潮糧0.94-0.99元/斤,烘干價1.36-1.37元/斤。據悉7.3峽江交易成交價為1.378元/斤,小幅走高。 (三)泰和的主流價格預計為圓早1.36-1.37元/斤,長粒混雜1.31元/斤。據種糧大戶反饋,由于今年湖南有低鎘品種的稻谷上市,預計跨省搶購江西糧源的情況將會減少,因此盡管江西略有減產,但需求下降后總體供需仍將持穩(wěn)。 (四)吉安的主流價格預計為1.35元/斤,同比持平。濕谷價為0.95-0.98元/斤。從目前市場價來看,到廣東地區(qū)價格約1.50元/斤(3000元/噸)左右,市場價相對合理,按運費200元/噸推算。以吉安1.35元/斤市場價,預計南昌報價則約1.38元/斤,不同地域間略有差異。 四、供需及價格走勢 1、政策和市場因素共頻提振,早稻預期供應仍較充裕 根據調研情況來看,今年早稻“以銷促產,早優(yōu)改普”的特征明顯,主要是因為去年市場優(yōu)質優(yōu)價趨勢突顯,加上優(yōu)質早稻畝產略高于圓粒稻,種糧大戶把普通早秈稻改種成早雜優(yōu)的意愿增加;但伴隨早秈稻(圓粒/珍桂)受粉米需求帶動,價格持續(xù)高漲,甚至部分時期行情略高于中晚秈稻,儲備輪換效應更優(yōu),因此,圓粒稻的種植比例大幅增加,當中部分產區(qū)常規(guī)早秈稻圓、長粒的比例高達9比1,在需求持穩(wěn)的情況下,盡管存在減產的風險,但總體供給仍較有保障。 糧源產地方面,湖南和江西多年來穩(wěn)居全國早秈稻產區(qū)的前列,近年儲備單位對湖南的采購基本停滯,集中采購江西糧源,既為需求方帶來了壓力,也為江西及周邊地區(qū)的供應帶來了一定的壓力。2024年,在湘粵政府和糧食行業(yè)部門的推動下,“湘糧返粵”迎來了機遇,兩省糧食市場供需高度契合,有廣泛的合作空間,通過本次調研有效地實現了產需的精準對接,尤其是湖南糧食部門的鄭重承諾,要嚴把質量關,把發(fā)往廣東的糧食控制在成品大米鎘含量不超0.1mg/kg,原糧不超0.15mg/kg的標準,為廣東儲備企業(yè)采購打下了一劑強心針。據悉,調研結束之后,已經陸續(xù)有廣佛地區(qū)的儲備企業(yè)重啟湖南稻米采購,也為今年廣東收儲企業(yè)稻谷的輪入拓展了空間。 政策和市場方面,近年“嗦粉”加工需求強勁,加上儲備輪換價差大幅收窄,尤其是圓粒型早稻和珍桂稻輪換性價比優(yōu)勢突顯,較受市場主體青睞,政策性和市場化特征突顯??v觀當前的市場情況,早秈稻仍存在階段性供不應求的情況,上調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引導農民種植的意圖明顯,從政策層面看,稻谷穩(wěn)產的主基調不變,傾斜于提振早秈稻的種植意愿較強,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農民種植早稻的積極性。 2、儲備單位增儲信號強烈,早稻儲備品種內部結構優(yōu)化,粉米專用稻需求潛力提升 從調研情況來看,2024年屬于儲備糧的輪換大年,下半年稻谷輪入比例將繼續(xù)同比增加,補庫剛需將保持增長態(tài)勢。作為全國第一糧食銷區(qū)的廣東,早秈稻的政策市特征尤為突出,本中心成交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優(yōu)質稻價格較為堅挺,購銷價差持續(xù)收窄,相較于普通早秈稻更具備輪換優(yōu)勢,優(yōu)質優(yōu)價特征明顯,為儲備糧品種結構的調整提供了切實的依據。 2024年上半年,早秈三級稻(圓粒、非圓粒、珍桂)采銷價差分別為517元/噸、324元/噸、52元/噸。對比來看,珍桂和圓粒型早秈稻比非圓粒輪換更具價格優(yōu)勢,在遵循市場規(guī)律的情況下較受儲備主體所青睞。近三年珍桂稻購銷價差呈現逐年縮小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價差跌破百元以內,6月份部分場次甚至出現倒掛200元/噸的現象。截至6月底,已累計輪入品質較優(yōu)出粉率較高的珍桂稻數量占去年全年的80%,且未來仍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適銷對路的圓粒稻因其輪換性價比優(yōu)勢突顯,購銷相對活躍,較受收儲單位所青睞,儲備品種結構占稻谷的比例進一步擴大;但面臨輪換大考,圓粒稻輪出數量激增,今年1-6月已累計投放的數量是去年全年總和的1.29倍,稻谷市場“供強需弱”的特征顯現,因此購銷均值價差由2023年全年的216元/噸重新擴大至今年(1-6月)的324元/噸,輪換優(yōu)勢逐步被弱化,后期有繼續(xù)擴大的可能。 3、廣東早稻采購節(jié)奏加快,行情“高開穩(wěn)中回落”,下半年或呈現“近弱遠強”趨勢 近年來,廣東早稻儲備采購價已然成為產區(qū)售糧價格的風向標。進入6月,優(yōu)質早秈稻上市量漸增,輪入占比持續(xù)增加,優(yōu)普糧源采購價位于2860-3460元/噸區(qū)間高位震蕩運行,不同品種價格差異較大,其中珍桂稻在3300-3400元/噸附近獲得有力支撐。步入7月份,湖南和江西陸續(xù)開鐮收割,前期多元主體對減產的擔憂情緒較濃,而且部分產區(qū)上市時間同比有所推遲,早熟糧源品質參差不齊,質量出現明顯下降,市場報價相對混亂,部分產區(qū)糧源質量稍差開秤價略低于去年同期。有鑒于去年稻價高開低走的慘痛教訓,今年烘干企業(yè)采購略顯謹慎,但前期早稻品質欠佳,符合收儲標準的糧源供應有限,市場收購價格呈現優(yōu)劣層級分化,可供收儲糧源價格小幅走高。隨著廣東地區(qū)天氣情況有所改善,圓粒早秈稻種植面積呈增長趨勢,持糧者售糧進度提速,多元主體入市較為積極,但總體看漲情緒減弱,稻谷采購價格重心略有下移,購銷市場博弈心態(tài)較重。7-8月份開始,新季早稻集中上量,供應端持續(xù)承壓,伴隨集中補庫需求的下降,市場糧源或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屆時價格將逐漸高位穩(wěn)中回落,并處于相對平穩(wěn)的窄幅調整階段。預計早秈稻階段性寬松的局面將延續(xù)至四季度,屆時儲備糧投放規(guī)模將逐漸縮小,舊作早秈稻余糧見底,市場用粉需求保持旺盛,或再次提振稻米銷售行情重回上升通道。因此,下半年總體稻谷市場走勢將表現為“近弱遠強”的態(tài)勢。 七禾帶你去調研,最新調研活動請掃碼咨詢 更多調研報告、調研活動請掃碼了解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