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美)斯坦利·克羅(Stanley Kroll)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克羅談投資策略》網絡優(yōu)惠購書
相關鏈接:
作者簡介:
斯坦利·克羅(Stanley Kroll)國際著名的股票、期貨交易專家。1959年進入華爾街,在33年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后主動離開華爾街,游歷世界,著書立說。
目錄
序
期貨交易中的墨菲法則
前言
1.導言:人們稱為J.L.的人
2.投資策略的重要性
3.贏家和輸家
4.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
5.孫子所著《孫子兵法》和交易致勝藝術
6.你所期望的賭博方式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為什么說不存在“壞”的市場
9.感覺與現(xiàn)實
10.風險控制和約束:成功的關鍵
11.長線與短線
12.漲勢買入,跌勢賣出
13.拉里·海特:億元資金經理人
14.創(chuàng)建并運用一個技術性交易系統(tǒng)
15.交易系統(tǒng)II:克羅的建議
16.后記:克羅的持續(xù)獲利市場策略
17.跋:
全書內容:
期貨交易中的墨菲法則
讓我們首先介紹一下墨菲法則。該法則主要是描述基于某一說法的事物發(fā)生的傾向和趨
勢。這一說法就是:如果某件事有可能變壞的話,這種可能性就會成為現(xiàn)實。一個更為生動
的解釋就是: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這片面包兩面都有可能著地。但是,
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層果醬的面包掉在新地毯上,常常是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
在這一點上,墨菲法則告訴我們:你若想提前知道哪些交易有可能遭受損失,這類交易就包
括:
a.那些你不曾建立保護性的止損委托的交易,或者
b.由于不謹慎而持有過多的頭寸,超過了你應該持有的頭寸。
為了避免這些所謂墨菲法則交易的負面影響,我們應當堅持:
a.無論何時都要為所持有的頭寸建立保護性的止損委托。
b.為每一帳戶積累的合同數額定一個上限,而且無論在何種情形下都不要超過這個數。
墨菲法則在許多情況下都很有趣,但一旦與實際的商品交易聯(lián)系起來,就不再那么有趣
了。
第1章 導言:人們稱為J.L.的人
當巨大的銀色飛鳥向西飛往沸羅里達的福特·勞德戴爾市時,從空中望下去,介于墨西
哥灣和大西洋之間的閃光的彩色輪廓分外突出。當飛機即將降落時,我仰靠在座位上,回想
著此次圣誕節(jié)假期我到佛羅里達釣魚旅行的主要原因。我對一個人們稱為 J. L.的人有一
種強烈的興趣,我之所以要到這里來是因為他過去常常來這兒。
我可以描述出在20世紀20年代他鼎盛時期的形象:身材高大,衣冠楚楚,神情嚴肅,
坐在紐約到佛羅里達高速列車的窗邊,企盼著釣魚交友、放松神經、沉思真想的日子,而更
重要的是,企盼著能在華爾街和芝加哥的競技場上奮勇四廝殺之后得到一點休息,盡管這種
休息只是短暫的。
他的名字叫杰西·勞里斯頓·利沃默。本世紀確有一批卓越或幸運的市場操作大師曾在
其鼎盛時期,靠著良好直覺及時結清持有頭寸賺取百萬美元計的利潤。我自己,也曾多次很
幸運地被算在這一 exclusive群體中。但利澳默自成一半派。僅就其有影響力的操作的規(guī)模
和重要性,就其買入賣出時那種精確計算和有約束的操作方式,就其經常運用的不同于他人
的超然的交易手段,他從未被任何其他人超出過。
森西·利沃默出生于1877年7月26日,美國馬塞諸塞州舒茨伯里市,是一對貧苦農民
的獨子。他14歲時離家工作,在波士頓的一家經紀公司做行情室操作員,每周賺3美元。
從這一平凡的工作開始,又做了幾年學徒,在沿東海岸的幾家不同的經紀公司進行小額股票
頭寸交易,這位沉默寡言而又具有獻身精神的年輕人終于成為本世紀早期最令人敬畏和仰慕
的市場操作大師之一。華爾街的其他操作大師給他起了個綽號:“投機小子”。
利沃默的世界就是價格的波動.(股票和商品價格波動)和他執(zhí)著的意念、精確分析以及
對這些價格的預測。當代最著名的金融評論家之下愛德華· J·戴伊斯指出:“假定利沃默被
剝奪得一名不文,只給他一點經紀公司貸款,把他鎖在有電話和行情顯示器的房間里,他再
次出來時又會有一筆新的財富。”
1959年我進入華爾街的最初日子里,利沃默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當我不斷發(fā)展自身在
價格分析以及交易中的專業(yè)技術水平時,他又成了我的教練和精神上的導師。同其他許多
投資者一樣,我深受他的戰(zhàn)術、策略及市場哲學影響。
“市場只有一個方面,這個方面既不是牛市又不是熊市,”他寫道,“這個方面就是正確
的方面。”這一基本理論已深深中入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每當我讀到那些過多重視理論而不
關注實際市場的空泛而又乏味的市場分析和策略時,我就會回想起這句話。
象大多數交易者一樣,我也常常面臨著決定哪些是應該持有的頭寸,哪些是應當結清的
頭寸。在這一問題上,利沃默為我們提出了極好的、清晰的勸告,他在評論自身所犯錯誤時
指出:“我的確做了一件錯事。棉花交易已表明我會遭受損失,但我卻仍保留著。小麥交易表
明我有利可圖,我卻賣掉了。在所有的投機錯誤中,幾乎沒有比試圖平均對沖損失更大的錯
誤了。應當永遠記住要結清顯示有損失的頭寸而保有顯示出有利可圖的頭寸。”
然而,利沃默給眾多數資看的最具意義的財富還是有關投資目標的總體策略?,F(xiàn)時代,
交易者日益依賴于功能強大的個人計算機和先進軟件,這一財富的重要性就更顯突出。即便
是相對缺乏經驗的交易者也可以借助于即時的短期圖表顯示,進行相當規(guī)模的買進和賣出。
請注意體現(xiàn)利沃默智慧的這一片段: 在華爾街工作過這么多年,賺過也賠過數以百萬計的美
感元之后,我想告訴你們:絕非我的種種見解使我賺了很多錢,我能夠堅持我自己的主張。
在市場上正確運作并不需什么技巧和手段。你在牛市中總會提前發(fā)現(xiàn)許多多頭機會,熊市同樣如此。我認識的許多人都在恰好的時機對市場作出了正確的判斷,他們能夠在可獲取最大 利潤的價格水平上買進或賣出。而且他們的經驗常常足可以與我的經驗相抗衡。也就是說, 他們并未從中確實賺到錢。能夠對市場進行正確判斷同時又能堅持自己意見的人并不一般。
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世上最難學的事情之一。但是只有市場操作者牢牢把握了這一本領他才能賺大
錢 有一種說法認為一個知道如何交易的交易商要賺取百萬美元較那些對如何交易一無所知
的交易商賺取幾百美元更為容易,確實如此。
下面是利沃默對遭受損失所談論的內容:
遭受損失是我所遇到的困難中最微不足道的。我遭受損失后從未為此傷腦筋。真正使我內
心感到不安的,并非承擔損失,而是我做錯事。
很遺憾,我在佛羅里達的垂釣之旅太短促了,大約一周之后我又回到了還處在嚴冬的紐
約。當我等著大魚上鉤的時候,我想了很多有關利沃默的較事和他的佛羅里達垂鉤之旅,他
的交易策略以及他相當多的有關市場運行方面的聰明才智。盡管他那時的垂釣成果較我那少
得可憐的一小桶海魚遠為豐富得多,但我卻享有他所不可能享受得到的優(yōu)勢:我能研讀他
的書并從中得到樂趣。
幾年前我就有了上述的這些想法,但當今天把它們寫出來的時候它們同以前一樣仍很切
合時機。事實上,在過去50年甚至100年中它們都很重要,就如同它們在今后的50年甚是
100年仍將很重要一樣。
1849年,卡爾·艾爾佛斯曾說過:“外界事物變化越多,它們就越會保持本質的東西。”
這當然也適用于利沃默的投資對策和策略。
杰西·利沃默可能是本世紀,也可能將一直是最具活力、最成功的獨立的投機者和投資
決策人。盡管他死于1941年,但他對其身后幾代股票和商品交易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我
曾讀過,甚至無數次重讀過他的著作:我把自己算作他的一般地說個學生。當我到達亞洲后,
我驚異地發(fā)現(xiàn)在地球的另上面竟有如此多的股票和商品投機者對這一投資界的傳奇人物有著
同樣的感受。
大約10年前;我曾有個想法,就是利用本世紀二三十年代曾與利沃默在華爾街共同工
作成知道其人的人對他的回憶,寫士本關于利沃默契的書。我在金融類報刊雜志上刊登廣告,
尋找那些擁有有關利沃默及其工作第一手資料的人,但不幸的是,我動手太晚了。我根本找
不到任何擁有親身的第一手資料的人。這很令人失望,但我自己在華爾街的事業(yè)很活躍、
繁忙,因此不久這項計劃擱淺,我轉而從事更有建設性的工作
但是,我從未完全放棄有關利澳默的計劃,而且在其后幾年里,一有空我就堅持研讀他的
著作,并借助于利沃默的智慧和經驗發(fā)展我自己的投資策略。逐漸地,我有了一個想法,如
果我不能寫一本“有關”利沃默的有意義的新書,為什么我不能與利沃默“合作”創(chuàng)作一本
書呢?與一個50多年前就已經永遠地休息的人“合作”寫一本書嗎?一個同事勸我,認為濫用
了30多年的“壕溝戰(zhàn)”可能對于我的壓力過大,當然除非我對于失敗率問題有新的理論見
解。我確實沒有有關失敗率的創(chuàng)新理論,但我意識到盡管利沃默的戰(zhàn)術和策略中最好的一部
分已得到發(fā)展并針對金融市場又加以闡釋,經過了這么多年也難免變得有些過時。也許這些
策略能夠改造成與新的交易環(huán)境相適應,能夠為世界范圍內的新一代股票、商品和期權投資
者重新注釋。這些新一代投資人隨著快捷的私人計算機、強大的軟件系統(tǒng)以及即時的數據顯
示系統(tǒng)——這種數據顯示能通過衛(wèi)星以光速傳遞到全球最遠的角落——的發(fā)展迅速成長起
來。這些新事物是利沃默所不能夢想的。
本世紀90年代以及即將邁入2l世紀的交易商用許多種語言分析市場并下達委托指令,而
利沃默卻只用英語,而且極有可能他不曾聽到過絕大多數語言。為了達到最大的效果,我準
備為那些具有活力的而又從未聽過利沃默的19世紀新英格蘭口音的交易商們重新解釋利沃默的教義,并使之具有現(xiàn)代氣息,同時也把我本人的相關策略與之結合。
事實上,我現(xiàn)在正坐在距華爾街12000英里之遙的香港交易桌前。正是在這里我繼續(xù)努
力從事我自己所選擇的職業(yè),分析市場并進行交易,正如許許多多用著不同語言(英語之外)
和方言的其他金融操作者一樣。
對于某些人來講這可能很奇怪,但歸功于現(xiàn)代的衛(wèi)星通訊技術,我在這里用于下達委托
指令的瞬間就同在紐約的交易桌前下達類似委托指令一樣迅捷。但不幸的是,即便靠著現(xiàn)代
科技也有難以克服的一個不方便之處。由于位于地球的另一面,這意味著這里的時間較紐約
時間早12個小時,因此為了在紐約和芝加哥市場交易,我就必須從晚上8:00開始工作,
并在第二天早上凌晨才可結束工作。當然,只要保證那些住在亞洲的美國人得到補償,那么
“值夜班”這點不方便之處就能很容易克服了。
第2章 投資策略的重要性
在1967年,我收到了一封信,該信的部分內容引述如下:
我在紐約的一位朋友寄給我10月17日的《世界糖市場通訊》,我覺得很有趣,而且也是
十分有利可圖的。摘自杰西·利沃默的引言使我想起了我已故去的不幸的父親。當我還是個
孩子的時候,我問他是如何在期貨市場上獲利的。他的回答是:“你必須既勇敢又正確?!庇?
是我又問:“如果我很勇敢、但卻判斷失誤該會怎樣呢?”他回答說:“那么你就會和船一同沉
下去的?!?nbsp;
不幸的是,他屬于后者。
我與眾多股票和商品投資者所進行的交談是我這項職業(yè)中令人愉快而又有價值的一面,
這些多種多樣不同的聯(lián)系層與接觸持續(xù)了30多年的時間,一個不斷重復的主題似乎就要出
現(xiàn)了。即便是最不成功的交易商也曾偶然地發(fā)現(xiàn)過市場上存在著獲取巨大利潤的可能性,盡
管這種機會很難把握,但卻是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的。如果你總能夠避免大失敗所造成的相當
的危害,你就應抓住機會實現(xiàn)利潤。但是,你如何才能避免這種對于世界范圍內的金融投機
者而言相當普遍的大失敗呢?或者如前邊引述的信中比較尖銳的話,你如何才能避免“和船一
同沉下去”呢?
自從人們聚在一起進行石板、斧子或是一些吃的或穿的東西的易貨貿易時,就已有了所
謂贏家和輸家。然而,盡管存在著很明顯的潛在利潤以及較高的杠桿效應,大多數投機者,
包括許多專家,都是以輸家而告終。
除了那些雖然只能賺取微利,但交易重大而且只需支何幾乎可忽略不計的傭金或結算費
用的少數專職操作者外,持續(xù)高利交易商多為長期頭寸交易者。他們常常是追隨市場行情趨
勢的人。
至于我自己,很幸運地在幾次大額頭寸交易中進行了正確的選擇,從而獲取了高利。這
些頭寸中有的持有期長達8個月或10個月,其中有一筆頭寸,如本書后面將提及的,持有
期長達5年。
在每一個努力進取的領域中,一流的、可行的策略那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策
略在金融投機領域的重要性決不亞于其在馬拉倫比賽、網球錦標賽、象棋比賽或公司收購中
的重要性。這一共同的特性存在于下述事實中:成功或勝利既涉及技術方面也涉及策略方面
的考慮、當代眾多的投資者在其交易或進取的技術方面可說是不分上下的,而區(qū)別那些贏家
和未能成為贏家的人的主要依據是看其是否一貫地、有約束地運用著一流的和可行的策略。
正確運用良策在股票和商品投機中尤為重要。的確,我們都知道那些最基本的規(guī)則。想
想那些無論進行過多久的交易也未曾經歷過一次贏利年份的交易商吧。然而不幸的是,這類
交易商卻占有很高比例。盡管他們也曾聽過,甚至能夠逐字地背誦出一些已經經過驗證而且
是正確的公理:“行市是你的朋友”,“減少你的損失并盡可能地擴大利潤”,“第一次損失是最
廉價的損失”,諸如此類。這些能致勝的策略有著最基本的形式,也許所有的交易商都能記起
來。但是,一方面持續(xù)的贏家能夠一心一意地堅持遵守這些致勝策略,另一方面,持續(xù)的輸
家卻一心一意地違背、避免運用這些策略。
下面所總結的一些對策和策略,是你們避免徹底失敗,能夠驕傲地列入“贏家圈子”所
必需的。下面的內容構成了基本策略的精華:
(1)只參與那些行情趨勢強烈或者說行情主要走勢正在形成的市場。認清每一個市場當前的主要走勢并只持有符合這一主要走勢方向的頭寸,或者是不予參與。
(2)假定你所交易的方向與行情趨勢一致,在以前或從屬的趨勢已產生的較大價差基礎
上建立你的頭寸,或者把頭寸建立在對當前行情主趨勢的適度逆行位置上;
在這方面,必須注意的是如果你看錯或忽略當前市場的主要趨勢,不顧不可救藥的熊市
而買入或不顧勢頭強勁的牛市而賣出,多半會遭受損失,同時也會感到很愚蠢。
(3)你追市頭寸可以形成很有利的變動,因此你應當堅持持有該類頭寸。由于存在著追
市頭寸的有利變動這一前提,你應當忍受任何微小的趨勢變動,不要輕易對該變動進行頻繁
交易,或者試圖從反趨勢交易中迅速獲利。
(4)一旦所持有頭寸的變動方向對你有利,而且你的技術分析也對這一有利的趨勢變動
加以證實了,你就可以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增加所持有的頭寸(金宇塔)。
(5)除非趨勢分析表明行市已反轉,你的指令已被截住,否則你應當保留所持有的頭寸。
在那—時點上,如果你對行市十分注意,你應針對最新形成的趨勢對原持有頭寸進行對沖
(以后章節(jié)將對解除持有頭寸的策略進行具體更詳細的探討)。然而,如果你對沖了頭寸,而
其后的市場行為表明主趨勢仍然存在,而你的對沖行為過早了,此時你完全應該重新建立符
合主趨勢的頭寸。但是,這樣做時務必要認真而客觀,運用諸如本書其他地方所討論的那種
方法來建立遣市頭寸。
(6)但是,如果行市與你預期變動方向相反,那又該怎么辦呢?首先,你怎么才能知道該
頭寸的持有是錯誤的呢?如果你不能弄清楚,那么每日權益狀況就能以某種不特定的方式“告
訴”你。遵照大拇指規(guī)則,投資于股票交易的保證金比例不應超過40%,而對于期貨交易則
不宜超過70%。
狄克遜.瓦茲,本世紀一位著名的商品投機者曾說過:“迅速逃避或者什么也不做?!彼?
許有很雄厚的資產,或者是一個很能以苦為樂的人,從而說出“或者什么也不做”這部分
內容來。我的建議是除了“或者什么也不做”以外,可以采納他的其他的主張。
最后還要強調的是,盡管投機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一致的、可行的策略,此外還需要
三個增加的重要內容:約束,約束,還是約束。
本書的剩余部分主要用來表明和證實上述主題。我可以公然宣稱,從個人的(也是痛苦的)
經歷看,每當我粗心地或很愚蠢地偏離這些主旨時,我就會遭受損失。在另一方面,毫不令
人驚奇的是每當我根據這里所給出的戰(zhàn)術和策略進行操作時常常會賺錢,因為這些都是永恒
的指針。
第3章 贏家和輸家
曾經有人說:“在金融投機中發(fā)一筆小財的最佳方法就是一開始就發(fā)一筆大財?!北M管很
不幸,但這略帶嘲笑口吻的引語所表達的卻是一個事實,因為大多數活躍的投機者,無論他
交易的是股票、外匯、期貨、期權還是金融衍生工具,其命運都是以遭受損失而告終。
讓我們來研究一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形,以及如何做才能使我們自身成為少數的贏家
之一。
在布里尼寫于1829年的回憶錄中記述了這樣一段軼事。有人問拿破侖什么樣的軍隊是
最好的軍隊?!胺蛉耍耗切┇@得勝利的軍隊就是最好的軍隊。”這位皇帝這樣回答。
我是在細細品味有關投資舞臺上關于贏家與輸家這—主題的短文時想起這段較事的。
1983年1月10日的《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丁關于20位高級商品專家交易商以及他們1983
年前半年最好的投資挾擇的調查。第一種選擇得3分,第2種選擇得2分,第三種選擇得1
分。結果很具啟發(fā)意義。
買入銅 18分
買入黃金 16分
買入外幣 15分
買入股票指數 14.5分
買入牛 11分
買人白銀 7.5分
一些觀察值得深層次的思考。首先同時也是最明顯的是,所有的介紹都是在買方。不難
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錯誤,因為在最高的6種選擇中,只有其中的2種,即股票指數和銅,在6個
月期間內價位上升。剩下的四種選擇中,黃金和外幣價位下跌,而牛和白銀的價格只有小幅
度漲跌。在所有的選擇都為多頭部位時,那幾種當年呈牛市的幾類商品,即谷物、大豆、可
可、棉花和糖,完全被“專家們”忽略了。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銅一直是列在該表上的。買入銅在上次調查表(1982年后半年)里位
于高水平選擇的第二位,在1982年前半年的調查中則是第一位是選擇。在這段一年半的時
期里,銅的價格行為以及綜合的決定至多不過是中等的。銅的市場在整段時期內幾乎就沒有
形成大幅度價格變動;在1982年大部分時期內價格下降而在1983年上半年則上升。
這一練習的目的不過是要表明,要想準確預測,哪怕只是提前6個月,期貨價格的變動
也是相當困難的,即便是對于有經驗的專家們也是如此。專家們的這些不如人意的記錄應當
提醒嚴肅認真的投機者們注意如下事實:
1.專家們也經常犯錯誤。
2.正值得推薦的最成功的做法是:投資和時機選擇的良好技術手段,加上局密的資金管
理以及著重于追市而不是時行市進行預期。
在股票市場上,對于專家們的預期和股票的隨機選擇之間也有著類似的情形?!度A爾街日
報》進行著一項兩組“分析家”6個月的競賽:
1.專家分析員和經紀人小組。
2.“擲鏢者小組”,由一群華爾街日報職員組成,他們隨機地向日報價格頁擲飛鏢,并“選
擇”被擊中的那些股票。
人們很可能會認為“職業(yè)化的專家們”會一貫地擊敗“擲鏢者”,而且勝幅很大。但是,
事實并不是這樣。在持續(xù)幾年的競賽中,“專家們”勝過了“擲鏢者”,但至多不過是以一個很小的幅度取勝的。因此,一個勤于思考的金融市場專業(yè)學生一定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 么專家們常常會犯錯誤?而且,為什么那么多的交易者在投機行為中遭受損失?回答可能是間接的,而且常常是很難說得很清楚的。然而,如果能仔細思考一下我所稱的“投機者的悲嘆”, 也許會是很有意義的 。
除了1975年至1980年我的休假年外,在過去33年里,大部分時間我或者呆在華爾街
安靜、幽僻的辦公室里,或者帶上交易監(jiān)視器、電話、技術工具和其它設備到別的州或國外
玩摩托游艇。通常我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嘗試著在對我有利的頭寸上獲取高利,并盡量避免不利
頭寸所帶來的損失。
我常常是獨立交易,而且要通過選擇。從我早年在紐約美林證券公司做客戶經理開始我
就懂得了獨立操作的種種好處。我所學到的是如下內容:不管別人的意見如何,他們的已有
專業(yè)技巧如何,去和他人共享交易策略和市場觀點是很沒有意義的。整個華爾街的真理是“知
者不言,言者不知”。在隨后的幾年里,我有時有機會就投機問題發(fā)表演講或講授課程。我的
介紹常常側重于市場策略、戰(zhàn)術和資金管理,而不是介紹具體的市場小道消息,即何時買入
賣出或買賣哪些工具等。
在這些活動中最令人難忘的也許是連續(xù)幾個周末在紐約、芝加哥、邁阿密、洛杉礬以及
達拉斯所參加的幾次交易研討會。參加者年齡段在19歲至86歲之間,其中還有幾對是夫妻
和父子。他們的經驗水平參差不齊,從新手到有經驗的職業(yè)交易商都有。在會議期間,我設
法提出了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尤其有啟發(fā)意義,在此我愿與你們分享。
在與會的幾百名人員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經歷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就我所提到的“投機者
的悲嘆”而言,在新手以及有經驗的職業(yè)者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盡管可以理解的是職業(yè)
交易者很不情愿去承認這一事實。
也許令所有人都感到沮喪的是:“我觀察到市場行情正如我所分析的那樣變動,而當我最
終建立我的頭寸時,行情卻突然逆轉,向著相反的方向變動?!比绻阒懒怂械慕灰渍叨?
會時不時地同樣感到沮喪,你是否會得到一些安慰呢?這種情形從根本上講是由于沒有抓住時
機以及戰(zhàn)術錯誤所致,而不是其他交易者“密謀”來擊敗你(和我)。
由此可以推斷出:“我常常發(fā)現(xiàn)自己在接近于行市最高點處買入,在接近于行市最低點處
賣出?!笔聦嵣?,正是那些當別人買人他亦買人,或別人賣出他亦賣出的投機者們沒有抓注買
入賣出的最佳時機,其行為匯總起來也就形成了波峰與谷底,至少在短期是如此的。
這種拙劣的時機選擇的交易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巨額損失或微幅贏利。下面引述的一
些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a.“我告訴我的經紀人買入 XYZ股票,但他卻說服我不要去買?!?解釋:說這話的人也
許曾想過要買人 XYZ股票但是卻沒有買,而且可以想見的是,行情上漲了。)自然,經紀人
由于錯過這一交易受到了責備。
b.“我的經紀人打電話建議我買入 XYZ股票。我并不太想買入,但他說服了我。”(解釋:
說這話的人買入 XYZ股票,但買人后不久股價下跌。)經紀人由于該交易損失又一次受到
了責備。
如果你并不覺得這些話聽起來很熟悉,那么或者你是才開始進行這類交易,或者是你記
性不好!這些普遍的經歷表達了這樣一個相當普遍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我們總能很容易地為我
們的錯誤估計和拙劣的交易找個理由;對于這種“輸家心理”我很愿意提供一種可行的矯正
法,分析你所在的市場,提前安排好你的策略和戰(zhàn)術上購行動,并保守秘密。不要聽任何別
人的建議。包括經紀公司咨詢人的建議、小道消息及一些善意的市場闊談。同時也不要向任
何別人提出建議。你不應該關心希爾森是否買入了 ABC殷票或所羅門是否賣出了 XYZ股票。
你應當堅持你的客觀分析以及建立在經證明適合于你的任何一種方法或技術上的市場預測;
而且你也只應當在實際的以及客觀技術證明的基礎上修正自身的策略。這種“證明”可以是
你圖表分析中的一個信號,你的計算機系統(tǒng)信號,或者是來自于保證金業(yè)務部,隨時告訴你
所持頭寸已向不利方向變動,你的帳戶保證金已不足。
總而言之,如果你在交易中賺了錢,你就能挺直身板,接受人們的贊賞并得到財務上的報
償。但如果你遭受了損失,你將單獨承擔責任。在市場交易中你必須有信心,因為所有“損
失”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喪失”對自己獨立、成功的交易能力的信心。如果你對此失去信
心,除了結清不利頭寸以限制導致?lián)p失的暴露頭寸外,你或許壓根兒就不應該進行任何交易。
投機者們的悲嘆仍在繼續(xù),但這些悲嘆看起來不外是由于粗心或交易時機選擇不當,對
市場趨勢的錯誤判斷,不了解良好策略的基本主旨,或缺乏自信心和自我約束所造成的。嚴
肅的自省使人想起這樣一個主題:對于全面的成功而言,周密的策略、可行的戰(zhàn)術以及良好
的資金管理和一貫的風險控制對于良好的技術或圖表方法而言更為重要。
最后,談起輸家與贏家這一主題,如果不研究一下贏的欲望與對輸的恐懼之矛盾是算不
上完整的。你很少能見到這類探討,但理解這一邏輯是成功的投資操作關鍵。
我收到一位澳大利亞投資者的來信,信中主要談了交易中的逐利問題:
我所進行模擬交易總是比我的實際交易要好得多。究其原因,我相信答案就蘊含在一個
簡單的事實中,即哪一種心理占了上風、是贏的欲望還是對輸的恐懼。
在模擬交易中,只有贏的欲望。而在實際交易中則主要是對輸的恐懼心理起作用。
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的經歷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樣一個深刻印象,即紙上談兵的資產組
合較實際的資產組合運作得要好得多。這同樣適用于經紀公司和金融快訊竭力推薦的“資產
組合模型”。
怕累輸心理過度占據主導地位的潛在原因之一是,無論從所持頭寸規(guī)模角度,還是從其
帳戶中資產置換頻率角度看,投機者常常過度交易。交易者控制以及克服過度交易或過多持
有頭寸的沖動是相當重要的。我通常的原則做法是帳戶資金的 l/3(用于期貨和貨幣)或1/2(用于證券)實際用于保證金頭寸,剩余的資金則以帶息儲備資產方式持有。
耐心與約束是必要的,因為具有那些理解并運用準確的交易時機的人才能使衡點利潤增
加,雖然在一個較小的比率上,那些戰(zhàn)術和交易時間選擇粗心或不準確的活躍的交易者的利
潤也能增加。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收到了幾十封投機者的來信,他們聲稱運用可行的長期計算機交易
系統(tǒng)(或者是自己設計或者是購買的商用軟件),他們已連續(xù)幾年有了贏利。這些信中一再出
現(xiàn)的主題是必須追隨這一系統(tǒng),并以一種客觀的而有約束的行為來準確執(zhí)行相應的策略。這
些經歷對于那些發(fā)現(xiàn)在風險控制的環(huán)境下一貫追逐利潤是唯一目標的投資者而言是一種激
勵。第14和第15章主要是介紹如何運用計算機交易統(tǒng)的。
第4章 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
首先,讓我們先給出如下定義:
技術分析是建立在表現(xiàn)在價格、賣空額(對于證券交易而言)和未結權益(對于期貨交易)
的數量和規(guī)模上的實際市場行為基礎上的。技術分析家借助于圖表和技術指標的幫助來分析
市場行為,幫助決定何時買入、賣出或者不參與市場交易。
基礎分析是建立在與股票或商品相關的經濟因素分析的基礎上的。這種方法試圖找出價
格變動的基礎性因素,并根據一些經濟因素來估測某種股票或商品價格是高估、低估還是定
價合理,對于證券而言,這類因素包括收益、紅利、價格一收益比率或其它相關比率,再加
上各種平衡表項目等;對于商品分析則包括谷物產量或上年谷物余額規(guī)模、來年的需求和競
爭性供給等。
用來介紹這一重要主題的最好方法還是先來講個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其發(fā)生正
如我所敘述的:我的朋友托尼是紐約商品交易所的主要場內繹紀人之一。我當時正在紐約若
非的朗桑德島的水面上揚帆航行。那是夏季一個無風干熱的下午,當時我們已在水面上飄浮
了半個小時,期待著兩點鐘的南風會把我們吹送出朗桑德島水域,過一個令人班人興奮的揚
帆航行的下午。我們兩個人都不是很善談的人,我們很快就談乏了一些平常的話題,這也許
就是我們進行我下面所要講述的談話的原因吧。
現(xiàn)在,我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了我的基本原則,就是我從不愿意去聽任何別人的市場觀點,
我也不愿把我的觀點講出來。但突然,我們就談起了燃料油的市場。實際上并不是我們談,
而是托尼談而我來聽著。
“我要告訴你一些極秘密的消息”他說道,“但你必須答應我不告訴別人?!薄澳闱啤蔽一?
答道,“我對你的小道消息不感興趣,所以請你保守自己的秘密。”我認為這就會打斷他的念
頭。但我錯了。不到一分鐘他就從剛才的小小挫敗中恢復了過來,他又開始講起來了?!罢f真
的,”他說,“我要讓你知道這事,但別告訴別人這是我告訴你的?!?nbsp;
我想他確實已經決定了,而且這一決定確實是件十分特別的事。果真如此?!皝嗰R尼部長
不久就會宣布沙特阿拉伯將要把石油產量提高一倍。”緊接著是很長的間斷。“那又怎么樣?”
我只能這樣反應道。但托尼很固執(zhí)。“那又怎么樣?這就是你所能說的全部嗎?你難道沒有意
識到這消息有多重要嗎?當然是頭號產油大國的石油部長要宣布他將增加產量,整個市場行情
肯定會下跌$20.O0,甚至一夜之間可以下跌$30.00??梢詮闹匈嵐P大錢,而我剛剛把這筆
財富探在你面前。另外,所有的大的場內交易員都已大幅度進行空頭交易?!?nbsp;
我已經聽到了我想聽的一切東西。另外,誰又愿意讓這種壞不著邊際的話毀掉整個下午
美好的航行呢。我回答到:“你瞧,我對沙待阿拉伯或他們的石油部長或其石油產量以及產量
對燃料油價格的影響作用知道得并不多。當然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那些‘大老板們’以及
他們在市場上想做什么或不想做什么?!?實際上,這么多年我聽到過那么多關于“大老板們”
的故事,以至于我不再受其影響了。)“盡管就我所知,這個市場目前有小幅度價格波動,傾
向于看漲趨勢,就我看來,市場行情將在較高價位上突破并形成很強的牛市。因此,現(xiàn)在能
否讓我們談些別的什么事情呢?”最后我終于占了上風,盡管我以前從未見過這位不易激動的
職業(yè)交易員看起來是如此的震諒。但我的策略拯救了那一天,整個下午剩下的時間過得很愉
快。
那天晚上我一直想著—下午的談話,一回到家;我立即取出我的圖表和技術分析工具,
對燃料油市場進行了一次認真的再研究。也許在這個方案中我忽視或理解錯了某些東西,因此在那神情形下一次認真的再研究檢查是個很好的主意。
當時是1985年7月中旬,燃料油市場交易幅度鎖在一個很窄范圍內,介于70.00和73.00
之間,以1986年2月的期貨價格為基準。盡管大多數交易者大幅度進行空頭交易,但一
些客觀的計算機系統(tǒng)已顯示出要補回空頭頭寸并在7月10日持有多頭,我正等侯在74.00
以上的價位上結清,而強烈市場行為“告訴我”這種突破迫在眉睫——我完全持有多頭,并
期待著很快會有上漲趨勢。讓那些“大老板們”以及他們不幸的追隨者們去隨便傳播;交換
有關亞馬尼部長將宣布的通知及其對市場影響的小道消息吧。就我而言,我在期待著牛市,
就這樣!
亞馬尼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做出任何通知;即使他宣布了這條消息,那么使行情看跌的
消息很可能在市場價格中的影響已經減弱了。如果確實會有這種通知,就我的觀點,這也只
能是那些被套牢的預期熊市者在強烈的牛市到來而遭受極大損失之前的最后一線希望??傊?,
我的技術分析研究“告訴我”,我們將再一次見到傳統(tǒng)的“空頭陷阱”的上演。謹慎是勇敢的
較好的一面,我選擇了不理會這個空頭的小道消息,使我所持有的2月份燃料油頭寸保持安
全和穩(wěn)定。
這對于我而言是比較幸運的,因為隨后是幾個星期的價格小幅度波動,在這段期間“大
老板”及其追隨者們有足夠的時間在空頭部位進一步增加其責任,7月26日星期五,市場以
強勢收盤、剛好低于2月份的74.00。
成功了!陷阱襲向不幸的空頭者們,緊接著最后一次短暫的價格反彈,市場開始陡漲,最
終獲取16.00美分、相當于每份合同賺取6700美元。
更令人驚奇的事情是亞馬尼部長確實宣布他將把石油產量提高一倍(托尼至少在其傳播
的小道消息的這方面是正確的)并預期價格會大幅下跌。然而只有市場才具有無上的權力,空
頭的小道消息對市場并無影響。在商場行情瘋漲的時候,幾乎就不曾為石油部長們的“史詩
股宏大的”宣告所動。這肯定極大地鼓勵了那些無畏者,而極大地刺痛了那些空頭者,他們
在最后,由于在牛市情形下盲目聽。搐空頭的小道消息而遭受了數以千萬美元計的損失。
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個很明顯的教訓值得吸取:要當心小道消息或閑聊話題所提到的有關
自由市場信息或善意的建議。當基礎或技術分析結論不確定時,你一旦忽略良好的、客觀的
技術性結論,或堅持持有反趨勢頭寸,那么你就會處在極大的危險之中。無論何時都需要注
意客觀的市場趨勢分析以及偏離當期趨勢的大量突發(fā)性交易。成功的交易者都培養(yǎng)自身去克
服(盡管他們也承認這并不容易)與那些所謂的有根有據的市場傳聞和小道消息相伴的種種
警鈴聲和歇斯底里。
很明顯地,香港有一些在整個亞洲范圍內最精明也最有經驗的交易商。恒生指數期貨為
投機者們提供了先進的交易機會和行動機遇。然而,從1991年至1993年整個三年,這段時
期與整個世界范圍內的牛市相一致,股價不斷上漲,從大約3000點升至 l1000點,交易商
們連續(xù)地嘗試進行令人驚嘆的牛市的空頭部位交易。每當新聞媒介傳出一些空頭傾向方面的
消息,每當一些評論家或被采訪者做出一些看跌的宣告,尤其是當一些英國官員談起中英的
不協(xié)調,整個市場就會遭受一次周期性的“空頭襲擊”。事實上,在1993年末期,當恒生指
數經歷其最激烈也是最陡直的上升運動時,我吃驚地看到在市場開始交易時眾多的交易商和
會計主管神情緊張地盯了著小小的顯示器,聽著彭定康總督的演講。在演講期間,每當總督
提及中莢談判桌上的中英矛盾的任何干方面時,整個市場就充斥著多頭對沖和新的賣空交易。
很顯然,交易者們更愿意完全忽略現(xiàn)行的市場趨勢,而這種趨勢恰是上漲趨執(zhí)
事實上,在連續(xù)幾個月的漲勢市場行情過程中,我從許多經紀人和交易人處聽到許多宣
稱他們賣出恒生指數的各種各樣的原因:a)市場行情看似是高估的;b)市場行情的矯正到時
候了; c)他們聽到一個看跌的消息認為價格將會下跌,而且d)紐約一家大投資公司大量買入是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原因,而這家公司行為不久要變?yōu)榭疹^從而會使市場行情再次看跌。
事實上,實際的情形是: a)市場行情有著很明顯、很顯著的漲勢,而且 b)沒有可行的、
客觀的原因去做空頭交易。
一大群投機者屈服于沒有約束的想當然的想法和一種在市場上空頭的愿望(他們過早地
對沖了其所持多頭頭寸,因為價格“太高了’,因此他們現(xiàn)在要進入空頭部位以顯示其聰明才
智)。與空頭頭寸相伴的“紅宇”是又一些補充證明(似乎交易者們需要這樣的補充證明),
證明試圖不顧一個很強的穩(wěn)固的牛市而試圖瞄準波峰或谷底進行交易獲取利潤,對人們的財
務上的安全和穩(wěn)定常常是很不利的。
無論在股票、商品還是在外幣投機中都絕對需要一種有約束的、客觀的處理方法,這似
乎是本書中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主題。我們都曾有過這樣一種經歷,即放松警惕性,忽視真實的
技術條件和市場方向,盡管如果我們愿意去發(fā)現(xiàn),這些內容常常是很明顯的。而且,這些結
果都是可預期的:不成功的交易和一系列的一貫的損失。不幸的是期望與恐懼、不耐心、貪
婪,尤其是與缺乏約束是相對的,這些都是成功操作的一些主要障礙。
試舉一例,如1984年夏天,芝加哥谷物市場正經歷看囪大幅價格波動趨勢進入一個很
明顯的跌勢的過程。大多數可靠的追隨長期趨勢的計算機交易系統(tǒng)如大多數客觀的圖表技術
一樣,顯示出行情下跌。盡管仍需進一步的證明,但當商品研究局(CRB)的谷物期貨指數跌
破230.00點的水平時,這種趨勢已得到了證實。這種發(fā)展中的看跌趨勢的事實,極其穩(wěn)固,
一直持續(xù)了2年多,原因是由于商業(yè)報界不斷涌出看漲故事和文章常常被忽視:美國不好的
氣候條件及其對谷物生長的損害,未曾料到的蘇聯(lián)谷物短缺,而這種短缺將會引致大量的世
界谷物的購買,以及加拿大谷物的成產率。這些普遍的看漲心理!因此人們不得不問道,為什
么谷物市場會進入一個長達將近2年的頑固的跌勢呢?
在1984年中期的金屬市場上我們也經歷了相似的情形。大多數的市場預測、經濟分析以
及經紀公司咨詢都預期價格會有所改善,并很明顯地建議持有金屬市場的多頭部位。確實是
多頭部位!而且,CRB的貴金屬指數又一次重復其錯誤。價格又停在另一個下跌支撐點的邊緣,
并在80年代早期殘酷的熊市中由實際的市場行為加以證實了。
仔細玩昧這些不斷涌入的看漲信息不得個量使人產生一押預期漲勢的心理——但如果客
觀地有實效地分析一下技術性因素,又清楚地表明我們所進入的是一個看跌行市。成功的投。
機者們,運用有約束的、實證的方法進行趨勢分拆,運用可行的追市策略,將會忽略所有的
市場小道消息,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良好的技術性分析上。這樣做,他們或者將會在空頭部
位獲利,或者至少可以避免持有多頭部位以免遭受損失。
結語:人們運用客觀技術分析得出結論與人們在所謂新聞和分析中所看到的結論經常存
在差異,這似乎帶給許多投機者一個近乎永久性的矛盾心理。例如,對于在貨幣市場投機者
而言,若以基礎性預期或市場小道消息為基礎進行操作常常是相當困難的。緊接著前一段時
間的貨幣疲軟,紐約主要的金融類報刊都指明:“令交易者驚奇的是,美元昨天顯示出強勢,
這部分緣‘于波蘭工會領導人的被扣留?!钡聡R克疲軟,緣于德國銀行是波蘭的主要貸款者
這一事實。然而當天日元顯示出強勢,因此同樣的文章很巧妙地把這歸予是日本與歐洲隔離
的結果。然而,假如日元價格下跌,或假如德國馬克價格上漲,你肯定會看到一個相應的措
辭得體的解釋被創(chuàng)造并傳播開來。
當我發(fā)現(xiàn)自己被那些很明顯的矛盾說法和人為的事后宣告和準分析搞得迷亂、不安時,
我的做法是把自己與這些所謂的消息隔離開來。取而代之,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詳細而有
實效的技術因素和指標的分析中去——試圖從混亂中尋求到條理性。這段間歇最好在隔離狀
態(tài)執(zhí)行,遠離各種打擾和善意的建議者。隔離狀態(tài)與期間穩(wěn)定以及與分析的清晰和高質量看
起來是有一種相關關系的。
第5章 孫子(2500年前)所著《孫子兵法》和交易致勝藝術(公元1994年)
有兩本書我曾一再閱讀,至少每本閱讀有五次之多。第一本就是《一個股票交易者的回
憶錄》,書中描述了交易策略并且對杰西·利沃默進行了探討。很顯然,利沃默對于該書的任
何一位讀者都不再陌生了。另外一本書就是孫子所著《孫子兵法》,該書較利沃默而言更為深
奧難懂。這部著作是2500年前的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中國將軍所著。這本書最初是作為戰(zhàn)
場致勝的論文而做的,如果你只從字面上閱讀該書,會發(fā)現(xiàn)這本書中的故事是關于武裝的軍
隊、火攻、古老的兵器以及2000年前的戰(zhàn)役對策的。但是,人們現(xiàn)在閱讀并在世界范圍內
加以研究的這本著作的意義早已超過了其最初創(chuàng)作時的意圖和目的。
《孫子兵法》可稱得上是當代最具影響的有關策略方面的著作,在過去的2000年里在
亞洲,不僅是軍事領導和軍事戰(zhàn)略家,現(xiàn)代的行政長官和政治家也在滿懷激情地研究此書。
比
如在當代日本,領導者們把這一古老的經典著作令人驚嘆地成功地用于現(xiàn)代商業(yè)和政治中。
實際上,許多人都覺得戰(zhàn)后日本的成功是孫子一句名言的真實寫照,這句名言是:“不戰(zhàn)而屈
人之兵,善之善者也?!?nbsp;
除了政治外,《孫子兵法》廣泛地用于具有普遍意義的競爭上,從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到國
與國的競爭各種不同的層次。其根本目的是通過通曉物理、政治、矛盾心理學,尤其重要的
是了解自己本身來達到天下無敵、不戰(zhàn)而勝以及獲得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讀《孫子兵法》,應以道家那種講究精神的傳統(tǒng)為背景,此書可作為對人性洞察力的源泉,
以及解釋是什么使某些人成功,而另外—些人卻失敗了。道家認為生活本身是各種相互作用
的力量的復合物,從而促進了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進步。最重要的是,《孫子兵法》是一種工具,
它有助于理解沖突與轉比的真正根源,有助于理解約束和耐心以及成功與失敗。很肯定地說,
這是一段最為雄辯而又引人注召的表述。但是,我們的興趣是在金融方面,而不是政治或社
會方面。因此,讓我們再讀此書,看一看其對股票及商品投機者有何指導意義。
大約2500年前,孫子寫道:
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
你在這些金融市場上運作的時間越長,你就越可能把這些市場視為巨大的戰(zhàn)場。
把交易視作戰(zhàn)斗、戰(zhàn)爭。盡管并不存在著弓箭手和劍客們埋伏在下一個山頭準備切斷你與主
力的聯(lián)系,但在金融舞臺上,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處在一種異域的不友好的環(huán)境中,其中有許多參
與者隨時準備把你同你的資金與自信心分離開來。因此你必須對市場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具
有相當水平的經驗只是整個戰(zhàn)斗的一部分,你還應不斷回想自己的行為,以便從以前的各種
戰(zhàn)斗中汲取有價值的經驗教訓。事實上,單就把市場看成“戰(zhàn)場”這一描述上看,也進一步
證實了人們對引用孫子兵法的信賴程度。正如孫子所說,你必須“知己”,而這一點在金融投
機中是再重要不過的了。
孫子曰: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
不勝。
你是否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當你稍微提前準備建立或對沖頭寸時,如果這一行為是建
立在謠言、傳說或小道消息上,較那種事先估測所知道的事情的每一個方面并把決定建立在
對所有因素細致入微的研究上的情形而言,成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當然,在我自己的交易
中我已經注意到了這一事立。
孫子曰: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除非你感覺財力雄厚并有信心能控制事情的結果,即能帶來高利或僅遭受小損失,否則
你就不要進行交易或做出投資決策;而且,如果你在這次戰(zhàn)役中未能獲勝,但你有信心,知
道總體而言,你能夠成功,那么你就應繼續(xù)進行另外一次戰(zhàn)役。
孫子曰:兵之債主速,乘人之不及。
如果你在市場上進行交易,不管你是日交易商還是頭寸(長期行為)交易商、一旦你從你
所使用的任何一個時機選擇指標中獲得可操作的信號,那么你應毫不猶豫地進行這次交易,
而且要迅速。當別人還在等著找出某一特定的行情變動發(fā)生的原因時,你應當已經處在市場
中,下達了交易指令,并按照你所采用的策略行事。這是一種快步的競賽,你必須勇敢,并
且一旦你的信號“指示”你采取行動時,你就立即執(zhí)行。這不是猶豫或害怕的時候,不要怕
犯下錯誤,因為你的止損指令不會使你遭受很大的損失。但是,如果從你所相信的技術分析
方法中你得到了確鑿的交易信號,你仍感到害怕,這樣是沒人能幫你的。
孫子曰: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
每當我經歷一場艱難而漫長的戰(zhàn)役,而我的決策又很聰明(或說很幸運),我常常獎給自
己一些能帶來滿足感的有形物品.這可能是一次比較特殊的晚餐,或象最近,我從自己所贏得
的一場高利交易收益中買了一架我向往已久的照相機。這一策略的最集中表現(xiàn)恐伯要算下面
這件事了:當我持有的巨大的銅的多頭頭寸在經歷了長達9個月的市場漲跌之后最終贏利時,
我買了一艘漂亮的46英尺內燃機發(fā)動的帆船。當最終結清該頭寸并一次性支付帆船買價時,
我的滿足感真是不勝言表的。
孫子曰: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漸
當你仍在進行紙上交易并準備你的策略時,在你安靜、安全的辦公室里計劃著金融戰(zhàn)役
是更為容易的。整個戰(zhàn)役的每一方面都應加以研究和佑算:如果價格上漲……如果價格下跌
應該做些什么?在哪方面以及怎樣增加頭寸(金字塔)……在哪方面以及怎樣減少頭寸的規(guī)模?
如果所待頭寸變得不利,你是立即解除該頭寸,或者你會再次進入市場持有反方向的頭寸?
交易的這些以及許多其它方面都應在巨大的金融風險形成之前提前分析并估算出來。提前在
紙面上做這些分析是很容易的;但一旦你承擔了責任,投入了資金和自我,這些要做起來就相
當困難了。
孫子曰:強身而不為其所困,養(yǎng)心而不為其所擾,處世而不為其所侵,謀事而歹為其所患。
一般,除非無論從心理還是從身體上我們都感覺很好時,我們進行交易是不能達到最佳效
果的。一個人處于近乎最佳狀態(tài)時并不是最好的。交易成功,就如同體育競技、音樂演奏或
棋類比賽要取得成功一樣,需要一個人達到心理和體力上的最佳狀態(tài),注意力集中以及有約
束能力。如果你不具備上述條件,你應當清楚,在此情形下,你應處在市場之外直到你清楚
地知道你已達到了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同樣、不要讓外界影響干擾你交易上的注意力。有一篇
介紹我交易方式的文章曾提到我有一次競忽略了在我的辦公樓舉行的消防訓練;事實是當時
我完全被市場上所展開的激動人心的交易事件所吸引,猜測著我對各種不同的市場上發(fā)生的
事件的可能反應。
孫子日: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
心者也。
與此相應,我要講一下利沃默曾描述過的一件事:他的一位自命不凡的交易伙伴決定從其
市場利潤中為其女友買一件皮外套。地連續(xù)幾次遭受損失之后,另一個人接受了這一挑戰(zhàn)并
試圖“賺得”這件外套,但他也同樣失敗了。最后,這一群人中的其他人也都這樣嘗試了,
但他們都遭受了同樣的命運并最終放棄了這項計劃??偟慕Y果是,這件$2000的外套總共花
費了他們大約$40000,而且到了最后這件外套仍未能買成。靠推測就能賺錢并不容易;但是
當你以一種有防備的、超然的以及完全的注意來取得這一想要得到的東西時就會相當可行的。
如果你想得到樂趣,過得高興,做點別的什么事;但一旦你在市場上操作時、一定要嚴肅認真,
按邏輯辦事。
最后,孫子還告訴我們要保持客觀,以冷靜的態(tài)度估計事物情形,以及經過認真計劃的
行動所具有的優(yōu)勢。
讓我們再回來看看利沃默對于當代交易策略的類似解說。
能夠判斷準確并且堅持自己的判斷的投資者是不同凡響的。我發(fā)現(xiàn)這是最難學會的事情
之一。但只有市場操作者緊緊掌握這一本領他才能賺取高利。一個經過訓練的交易者要賺取
百萬美元,較對交易一無所知的交易者賺上幾百美元要容易得多,這句話確實道出了真理。
第6章 你所期望的賭博方式
在和當代最主要的資金管理者之一的拉里·海特交談中,他說他不認為自己主要進行的
是商品期貨交易。當我問及他認為自己所從事的行業(yè)時,他答道 :“最好的賭博業(yè)?!背了剂?
一會之后,他又告訴我他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歸功于他能計算出每一頭寸獲利的可能性,并
據此下賭注(持有頭寸)。
這種處理方式是職業(yè)交易商所獨具的,因為我從未聽到任何一個非職業(yè)交易者表達過這
種理論。然而,這些卻是非職業(yè)交易者應當認真考慮并學會的,因為這對于整個的成功操作
具有一定購幫助作用。
讓我們看看下面這段引語,本章的標題就是從中摘取的:
跑得快的人在賽跑中未必獲勝,強大一方在戰(zhàn)斗中也未必獲勝,但這就是你所喜歡的賭
博方式。
—美國作家戴文·阮
職業(yè)交易員所知道的,也是上述引語所暗含的,即所謂在最有可能獲勝的交易上下賭注
是最佳“行動”。而那種最沒有希望成功的交易,一旦成功,其回報較那類最有可能成功的交
易的回報要豐厚得多。但,關鍵是,在賭博中最有希望成功的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當
然,這一理論也有例外情形,我們都能夠記起這類情形,即那些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交易卻
對極高的賭注進行了回報,在賭博中獲勝。但,這類情形確實是例外情形,而且也是少數例
外。如果你想要一直贏利,你應當一貫堅持在“最有可能成功的交易”上下賭注。當然,在
任何一個單個的“賭博”中,最不可能成功的交易也很有可能占上風。但是,只在某一單個
爭奪中獲勝,對于那些一心想在一系列“賭博”中一貫獲勝的嚴肅的投機者而言,并不具有
特別的意義。而且,如果一貫堅持在最有可能成功的交易上下賭注,總會得到報償的。
試舉一例,假定你賭一場網球賽或象棋錦標賽。在這種情
形下,一號種子選手同,比如說20號種子選手比賽??隙ǖ模钣锌赡塬@勝的人有最少的
賭注,而最不可能獲勝的人身上的賭注則最高,如果他獲勝,其回報將是令人難忘的。然而,
最簡明的賭博還是把賭注押在最有可能獲勝的選手身上。任何一個有能力參加錦標賽的選手
由于運氣好或一些其它客觀因索,可能在二次或只是少數幾次比賽中擊敗那些最有可能獲勝
的選手。但,從整個網球或象棋錦標賽上看,那些獲勝希望不大的選手決不能指望著靠運氣
來獲得勝利。因此,可以預期最有獲勝希望的選手取得勝利,而且那些有經驗的人會把錢押
在最有希望獲勝的選手身上。
如果你,或者是你所認識的某個人,在一個具有明顯看跌趨勢的市場上持有多頭頭寸,
或不顧主要的看漲趨勢而賣空,但這類頭寸的結果卻有一份很好的利潤,這類事發(fā)生時,體
會做何感想呢?從這一事實中你是否有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呢?這是否意味著,如果你一直反
主趨勢而買入或賣出,就能期望著最后能成為贏家呢?回答是無條件的一個字:不!
我想說的是,這種反趨勢操作下的利潤,如果確實取得了。那主要是因為運氣好,而不是
靠技巧或交易才干。除了某些特定情形下一些很有經驗的交易商會運用反趨勢交易策略外,
人們應把其交易限制在符合主趨勢的基本方向上。
a.買入:
b.賣出:
下面的交易是這種追市交易策略的典型范例??紤]一下在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SIMEX)
交易的3月 NIKKEI一例。
在這一分析中,我們將用; 天簡單移動平均數(SMA)對照收盤價,作為我們的趨勢指標。
我們也將從9天簡單移動平均數對照18天簡單移動平均數對照;天簡單將動平均數來獲取
入市和出市的信號。
買入:
賣出:
研究一下1993年3月至1994年2月這段期間每日圖表,我們能夠看到五個明顯的趨勢
段:
( l)看漲趨勢,從1993年3月至1993年6月中旬,價格從17200升至20500。
(2)小幅波動趨勢,從1993年6月中旬至1993年8月初,價格在這四個月期間在20000
和20765之間波動。
(3)小幅波動看漲趨勢,從1993年8月初至1994年9月末,價格在20700到20270之
間波動。
(4)看跌趨勢,從1993年10月初至1994年1月初,價格從20500跌至18000。
(5)最后,是看漲趨勢,從1月初至……價格從18000升至大約20000。
如果投機者在市場上的每次交易方向與上邊表明的五段行情趨勢相一致,他不僅處在了
市場正確的一方(除了在兩段小幅波動趨勢段他可能會遭受雙重損失,但損失也是微小的),
而且他也能相對一貫地獲得較好的利潤,且相應的風險也在合理規(guī)模內。很清楚,追市交易
并不試圖買高或賣低,但如果確實如此,那不過是運氣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另外,在小幅
波動無明顯趨勢的市場條件下,該類型交易往往會令人失望地遭受雙重損失。但是在趨勢明
顯階段,追市交易策略會使你在極接近高點和低點時入市,從而在市場兩個方向上獲得一些
有意義的堅實的利潤。
除非某人能為非職業(yè)投機者發(fā)現(xiàn)一種更好的交易方法(這一天也許永遠不會到來),那么
追市策略以及把賭注押在最有可能成功的交易上(一種“最佳賭博”頭寸)也許將繼續(xù)是進行
一貫而風險合理的交易的最佳方法?!白罴奄€博”交易的另一個方面就是運用一種重新進入你
過早退出的趨勢市場策略。
很清楚,要想獲得高利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具有某種能力,即能夠在行市變動過程的大
部分階段堅持持有道市頭寸,不管這段時間是幾個月還是更長。這事說起來比做起來要容易
得多。我們過早結清頭寸的原因有許多,因為止損限額過窄而使交易被市場截止,或由于厭
煩、不耐心或緊張而結清頭寸。另外,一個動態(tài)市場的普遍的心理是,就在行市轉為上漲之
前占上風的觀點通常是看躍,而在行市轉為下跌之前則為看漲心理。他們說:“獲利的人是不
會破產的?!蔽业恼f法是:“在明顯的趨勢市場只獲小利的人不會變富?!蔽覀兌冀洑v過這些。
我們獲取了很小或居間的利潤,然而不久之后,市場發(fā)生了主要趨勢變動,此時我們沒有頭
寸,只能旁觀。
利沃默簡潔地說道:“能夠準確判斷并堅持自己的判斷的人不同一般。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世上最
難學的事情之一。但只有當一個市場操作者牢牢掌握這一本領他才能賺大錢。一個經過訓練
的交易員要賺取百萬美元、較對交易一無所知的人賺取幾百美元而言,要容易得多,確實如
此。”最后一點是,如果無論出于何種原因你不再持有某一追市頭寸,在其后兩天,趨勢方向
仍保持不變,那么你應當重新持有該頭寸。不管此時的價格高于還是低于你退出市場時的價
格,這都不會有什么實質性關系。
重新人市有許多種不同的策略。你可委托在市價為$200時重新人市,并在價值高于你出
市價格時止損(對于多頭頭寸)或價值低于你出市價格時止損(對于空頭頭寸)?;蛘?,你也可
運用短期進入策略。如收盤價對照4天對照9天的簡單移動平均數,這也能有效地使你重新
持有良好的追市頭寸。 在重新入市時、不要忘記重新建立保護性止損指令。該指令的下
達要根據你所采用的止損策略而定。
第7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本章的標題是華爾街上一句古老的、人人信奉的一句套語。30年前當我在美林證券剛開
始做會計主管時,我從一位有經驗的股票交易者那里聽到過這句話。從我知道這句話起。它
就成了我專業(yè)策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在那種無關的口號和說法大量充斥的行業(yè)里,這句
話表達了一個重要公理。
糟糕的是,并不是很多金融操作者運用這一策略。這一策略對交易者和經紀人的投機操
作相當有幫助,尤其是在亞洲,因為那里人們往往大量依靠那些不可靠的小道消息、謠言故
事和閑聊之話題做出商品和股票交易分祈。而我在任何時候都不重視那些無根據的小道消息,
而是著重于有根據的技術分析。最近我的一段有趣經歷正表現(xiàn)了我的這一做法。香港一家大
的投資公司研究部主任給了我一些股票價格圖表并征求我的意見?!澳銜I入還是賣出這只股
票?”他問道"您估計這只股票價格會有多大變動幅度?”我的回答簡單而直接了當:“我不知
道?!边@位先生很頑固并堅持提出這一問題。我做出了同樣的回答,但更加詳細了:“我認為
如果只依靠單一的價格圖表,而沒有進一步的信息或技術性研究,沒有人能夠給你一個可靠
的答案?!比缓笪矣掷^續(xù)告訴他如果我要試著分析這一圖表所需要的更多的信息及研究。
“這真是太有趣了,”他說道,“你知道嗎,我曾經把這同一份圖表送給至少六位其他的
經紀人和分析專家看,他們中每一個都給了我一個十分確定的或買入或賣出的回答,有的人
甚至給出了買入賣出的價格目標。更有趣的是,他們的交易年數加總起來也不如您的交易年
數多?!蔽宜苷f的只是:“這并不奇怪;這正是我所預料到的?!?nbsp;
大約70年前,杰西·利沃默有過一次類似的經歷,他是這詳的描述的:
一天晚上我參加一個晚宴,坐在一位男士身邊。這位男士聽說我在華爾街工作。在交談
中,他問我是否能告訴他怎樣才能在股票交易中很快就賺到錢。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
問他從事何種職業(yè),他說他是個外科醫(yī)生。然后我問他是否可以告訴我怎樣才能在外科手術
中很快賺到錢。
我們一直被迫緊緊抓住地這樣一個主題,即市場新聞(故事、閑聊和小道消息)與實際的
市場行為之間的獨特關系。我們看到過許多次這種情形。每當公司宣布一些具有看漲因素的
消息,如增加紅利、收益提高或者是一些收購行為等,人們便蜂擁而至買入股票。然后,過
了幾日相對有力的行情之后,股價又全面回落,那些聽到看漲消息而最近期買入股票者承受
著巨大損失。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事情?這些消息難道不預示著行情看漲嗎?也許答案在于下述
事實:由于那些“內幕人士”,即知道即將公布的通知內容的那些人在這一看漲消息為公眾所
知之前已大量買入該只股票。從而使股價已有了一個階段的上漲。然后,當通知公開以后,
公眾涌入買股。那么你認為是哪些人為這種(無根據的)買入提供股票的呢?不是別人,正是
那些在消息公開之前就已提前積累該只股票的內幕人士。
投資者在這種情形下如何保護自己呢?畢竟在市場變動之切,他也許并不相信這一消息。
當然如果在買入股票之前他能夠不怕麻煩地看看市場行情的話,他將會發(fā)現(xiàn)在公告發(fā)出之前
市價已上漲了一段時間。基于預期看漲消息的大幅價格上漲(至少內幕人士是這樣預期的)為
這些內幕人士提供了一個機會,他們把持有的大額多頭股票在一個行情全面上漲的市場上拋
出。畢竟把大額多頭般票在疲軟市場拋出不是什么樂趣。當然, IBM股票買入者首先經歷了
這種情形,那是自1987一1993年這段漫長的時期,股價從175.00跌至40.00。無數次咨詢
服務和經紀公司推薦買入該股票,只不過是使股價毫不留情地繼續(xù)下跌長達6年多。
糖市場也表現(xiàn)了市場消息與市場行為之間的獨特關系。善于思考的投資者都應對每一次
市場變動之后的消息散布方式加以研究。在1985年中期一個很長的熊市段,糖價最終就處
在2.50的水平上,這種股價下跌往往都有各種類型可以想見的看跌消息相伴。但當市場最
終呈反向變動時,看跌的消息又被放回抽屜里、而各種看漲消息卻突然而至,廣為傳播。1987
年1月26日,在相當長的糖價上漲200點之后(相當于以$600保證金為基礎的每份合同升值
$92240),華爾街日報寫道:
據報道,蘇聯(lián)是世界上精煉糖的大買主,這使得糖期貨價格的上漲得到延長……分析家
稱莫斯科已購入50萬至70萬公噸原糖……另一位分析家稱蘇聯(lián)可能會更多地購入糖。可能
有100萬噸。分析家還稱,據報道巴西利亞將取消1988年或1989年出口75萬至150萬噸
原糖的合同,而古巴的收獲和加工蔗糖的公司遇到了困難這些也使糖價上浮。分析家還說。
巴西利亞的酒精生產要消耗糖,糖的國內消費提高,而且有跡象表明干旱可能會使作物減產,
從而使供給緊張。
分析師們在市場行情上漲之后,看來是“得意洋洋地展示”著他們所能想起的每一條看
漲消息。但你完全可以肯定,在股市的某一次大幅下躍之后,這些“消息”又會突然完全變
成看跌的了。
人們一定會奇怪地想知道這些“知識淵博”的分析家們到底是誰,他們似乎在每一次行
情變動的事實之后都能對市場行為加以解釋,但他們似乎從來不能知道應提前做些什么。事
實就是如此。應牢牢記在腦子里的最突出的幾點是: a)市場價格波動,和 b)在每一次重要
的價格變動之后,分析家和評論家們就開始為剛剛發(fā)生的市場變動提供完善的看似有理的解
釋。許多善于思考的觀察者認為。所有這些所謂的消息、場內閑聊和謠言,看起來都象是一
些職業(yè)或機構操作者隨便編出來的,以便把盡可能多的輕信的交易者弄糊涂而去持有守不
住的、反市場趨勢的頭寸。
應該有一種辦法能夠避免被這種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陷阱套住,這種方法確實存在。機敏的
操作者會忽視各種謠言、閑聊之話以及各種常見的市場消息。他的注意力將始終集中在與
每一市場相關的真實技術因素上,始終注意那些最適于他,也最適于其投資或交易類型的任
何一種約束策略和風險控制技術。他不會忘記那句古老的華爾街名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8章 為什么說不存在“壞”的市場
一位職業(yè)交易員寫給我的一封信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信中涉及本章的主題。
我們聽到過許多抱怨的話,說在當期市場交易非常困難。當交易者們所使用的技術和計
算機系統(tǒng)顯示出趨勢“反轉”時,當然,大多數交易者很快會根據“新趨勢”持有頭寸,但
這時市場又突然再次逆轉,向相反方向變動??雌饋韷男惺惺遣粩嘀貜陀楷F(xiàn)的。而且其發(fā)生
的額度在增加。交易者在這種情形下。該如何做呢?
這類情形許多交易者都曾經歷過,他們變得很迷惑,很想知道如何對付這些“壞”市場。
當一個投資者賺錢時,他會把這種成功歸于技巧、超人的敏銳和聰明的時機選擇。但一旦他
遭受損失,他往往這樣開脫:市場很可怕,波動過大而且變動頻繁。投機者往往忽視或否認
交易遭受損失的真實原因。
為什么我們不敢承認我們在市場趨勢判斷上、交易時機選擇上、止損指令或市場對策上
犯了錯誤呢。只有坦率地承認這些,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我們是在哪些地方以及是如何犯了錯誤的,
才能知道如何在以后避免這些錯誤。
期貨市場的一個普遍的事實是,除了一些偶然的、不常見的較短時期外,整個市場及價
格走勢本身說不上是好還是壞,也說不上是正確還是錯誤,而是交易者本身的好與壞,或更
具體地說,是交易者本身的正確與錯誤。這一普通評論也許可以適用于50個世紀以前商品
交易剛開始的時候了。即便在那古老的年代里,那些贏家也很可能稱市場為“好市場”,而那
些輸家稱之為“壞市場”。
事實上,在一個變動頻繁而隨機出現(xiàn)的趨勢下,會有各種不曾料到的逆行,然后又是認
一個逆行到另一個逆行,此時,堅持有約束的客觀的策略比任何其它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
了。我們都曾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價格波動上的損失,但重要的是不要被這類情形弄得灰心喪
氣或者不再果斷行事了。
在1993年大部分時間里,盡管我盡最大可能地堅持“按規(guī)則”操作,但我還是在所持
有的大量 NIKKEI期貨頭寸上失敗。在1993年4月至9月這段時間,我賣空了一筆3月份
XIKKEI期貨,期望市價暴跌。我本該注意,但卻忽視了當時的市場正被鎖在一個橫向市場上,
價格波動被束縛在20000和21500的范圍內。在我?guī)状螄L試想跟上趨勢而失敗后——現(xiàn)在回
想一下,我當時未能跟上趨勢并不奇怪,因為根本就沒有任何趨勢可以追隨,或說得更準確
一些。趨勢是一個橫向市場,我本該在橫線上等待——不管怎樣,到了10月中旬,我早已
看厭了報表上到處可見的紅宇,于是為安全起見我選擇在橫線上持有 NIKKI頭寸,不參與交
易,那時恰好就在整個市場最終暴跌之前不久,是1993年10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只是在一
個很短階段,從20000跌至16000,而我在橫線上難以置信地看到了這一切(可參見圖6一 l)。
然而,在這些令入垂頭喪氣的困難時期,總是有許多頭腦清晰而有約束力的操作者的帳
戶升值很高,在大多數橫向市場和趨勢不明顯時期沒有小贏利。交易者不得不面對的眾多心
理問題之一,用正確或錯誤的術語來講,是兩種基本人性情感,即希望與害怕的潛在沖突。
a. 交易者 A追隨主(看漲)趨勢買入大豆期貨,具有較高的帳面利潤。但他在第一次反
彈時就賣出了,他害怕如果繼續(xù)持有多頭頭寸而市場逆行看跌,那樣就會損失其利潤。
b.交易者 B,在另一方面,不顧主(看漲)趨勢賣空大豆期貨具有很小、但有可能增加
的帳面損失。他很可能持有具有帳面損失的頭寸,希望市場會逆轉其主要看漲趨勢(也許并不
需要逆轉,但至少在他以及象他一樣的別人堅持空頭時,市場行情開始看跌)。在他滿懷希望
的同時,市場繼續(xù)其主要看漲趨勢而他的損失繼續(xù)增加。
我們都經歷了希望和害怕這兩種主要的情感,只是方向正好錯了180度。持有具有帳面
利潤的多頭頭寸的交易者 A本應堅持自己的頭寸,希望有利于他的行情變動會進一步在同一
方向上變動、增加其利潤。而另一方面,對于持有反趨勢不盈利頭寸的交易者 B而言,他應
害怕不利的行市會繼續(xù)(也常常確是如此)而損失會繼續(xù)增加(這也常常會發(fā)生)。
行市與天氣有許多相似之處,該是怎樣就是怎樣,人們對此無能為力?;蛘撸珩R克·吐
溫曾說過的:“每個人都談論天氣,但沒有人對此做些汁么?!币虼?,如果天氣看起來象要下
雨,不管你喜歡與否,你都要穿上雨衣帶上雨傘,因為天氣就是那樣的。相似地,如果市場
趨勢看跌,你就賣空或站在一邊;如果趨勢看漲,你就買入或站在一邊——因為你根本無力
改變市場的基本趨勢方向。你或者追市,或者遭受試圖逆市而做的各種損失。
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下述情形。當市場趨勢是下跌的時候,你持有多頭頭寸,但你設法最終賺
了錢?;蛘?,市場趨勢看漲,你持有多頭頭寸,但最后你卻遭受了損失。這些經歷是否與一
再提到的追市策略相矛盾呢?一點也不。每一規(guī)則都會有例外情形,那些交易例子,即逆勢而
做賺了錢,或追勢卻賠了錢,不過僅僅是例外情形下的一些事例而已。同樣地,你可能見到
過某個高爾夫球選手雙手持棍方向錯了卻能把球輕輕打入洞里。難道這意昧著這就是打高爾
夫球的方法嗎?根本不是這樣的。這樣做只不過成功了一次,但如果他在一段時期內試圖仍用
這種噱頭打高爾夫球,其結果將毫無疑問將是另一種情形。
當交易結果變壞時,只不過是人會變得灰心喪氣。盡管你的意圖很好,而且你也嘗試著
用一種客觀而有約束的方式來交易時,但大多數交易卻遭受了損失。我們,包括我自己,都
曾有過這種情形。我發(fā)現(xiàn)在這種時期,最好的策略是結清所有頭寸,遠離市場,直至你能使
自己頭腦清醒,并使你的態(tài)度更加確定。你可以肯定,當你再回到市場采取行動時,正是時
機。我想起了迪克森·瓦特講過的一個故事(迪克森是19世紀一位著名的老資格的棉花交易
商),當一個聲稱其所持有的巨大頭寸使他夜不能寐的交易商向瓦特求教時,他提出一條切中
要害的建議:“把頭寸賣出到你能睡個安穩(wěn)覺的水平?!?nbsp;
到現(xiàn)在這也仍是一條好建議。
第9章 感覺與現(xiàn)實
一個人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從事任何一項金融投機,就必須了解什么是感覺,什么是現(xiàn)實。
而最重要的是他要能夠將二者客觀地區(qū)分開來。
舉例來說,每次你建立一個趨勢跟進頭寸之時,假定的前提是你追求的是一個巨大的價
格變動。這么做需要有持倉的勇氣,不去試圖尋找短線交易機會。這就體現(xiàn)了感覺與現(xiàn)實的
不同。你的感覺告訴你持有每一個趨勢跟進的頭寸,尋找有巨大價格變動的機會;而你的現(xiàn)
實意識卻告訴你大多數的交易注定不會有價格巨大變動的可能??赡闶孪炔⒉恢滥墓P交易
會獲得巨利,但知道有些交易將會獲利,選擇交易的策略只能是承受每一筆可能會有“大變
動”的趨勢跟進頭寸,并用止損定單讓自己從那些失敗的交易中抽身而退。
我可以用下還例子來說明這樣一個策略。
情形“A”發(fā)生在紐約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假定你和另外兩人乘同一架電梯,你認出其中
一人是一位資產管理方面權威的資金經理。你和他雖從未謀面,但卻知道他傳奇般的聲譽:
一位有魄力、通常正確的資金經理。
這位傳奇式資金經理(Lengendary Money Manager,LMM)正同他的同伴談道:“查理,我
想讓你今天下午買入10萬股 XYZ公司的股票,目前交易價格約為40美元。”
查理(你猜測他是這位經理的一個交易員)回答說:“好的,老板。市場上有什么情況發(fā)生
嗎?您準備在這些股票中達到的目的是什么?”
這位 LMM接著說:“看來可能出現(xiàn)一只技術性擠軋空頭,我不指望價格會移動太多,所
以如果你看價格上升(對方說)10點的話,就可以平倉收利?!?nbsp;
兩人到達43層時結束了對話。直下電梯,你則繼續(xù)上到辦公室所在的第46層。
你進到辦公室后坐下來考慮了一下這一情況。你仔細想過這個“秘密消息”之后要作出
估計:這場對話是真實的,還是他們演出此幕來誘自己入市。結論是:這場對話是真實的。
因此你給自己的股票經紀人打電話詢問:“彼特, XYZ公司的情況如何?”
經紀人回答說:“你間得真奇怪,有些大買家入市,這只股票交易量巨大,價格從391/2
攀至41,沒人知道為什么?!?、
你說:“很有意思。彼待,請?zhí)嫖乙允袃r買入500股。吃滿后給我回話?!?nbsp;
幾分鐘后,你的經紀人回電話給你,確認你已買入500股XYZ公司殷票,其中300股按
411/4買入,其余200股按411/2買入。目前股市買方報價411/2,賣方報價42。
接下來你便開始追蹤這只股票的行情。當天收盤價是44,交易量依舊巨大。第二天股市
開盤即有一筆大宗買賣按開盤價451/4交易,接下來幾天這只股票持續(xù)堅挺。但在周五,該
股看來勢頭已盡,開盤價又創(chuàng)新高,為52,但收盤時跌至49,是本周內第下天出現(xiàn)開高收
低的情況。
周一,該股開盤價有一下降缺口,價格為481/4。
親愛的讀者:讓我們暫且離題,討論一下對策。如果你是這個故事中的投資者,坐倉500
股,你將如何處理?
簡述一下該情形:你因偶然聽到一則在一位傳奇式資金經理和他的交易員間的對話,決
定買下 XYZ公司的股票。這位 LMM說他僅追求10點的利潤。實際上你能很輕易地估計到這
位交易員正拿著預期的10點利潤退出市場。如果你繼續(xù)持倉,將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只股票的價
格重又回到開始上升之前的42美元/股。于是你會疑惑為什么自己沒有賣出股票,抓住這
易得之利呢?
好啦,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我不知道“你”會做些什么,但如果是我,我會按市價拋出這500股股票,給這次交易
劃上句號!這只股票已經達到了我的預期目標,可以離開這趟“列車”,尋找另一次搭車的機
會了。
情形“A”結束。
親愛的讀者,現(xiàn)在我必須承認,這不是真實的事情——而僅僅是個故事,真實的故事是
下面你看到的內容,它更加有趣。
故事以同樣的方式開始。資金經理和他的交易員與你問乘一架電梯,你偶然聽見了一則
對話,盡管內容不完全一樣。
這位 LMM對他的交易員說:“查理,我想讓你今天下午買下10萬股 XYZ公司的股票,
目前的交易價格約為40美元。”’
查理回答說“好的,老板?,F(xiàn)在市場上有什么情況發(fā)生嗎?你準備在這些股票中達到的目
的是什么?”
親愛的讀者:你可以看出直到這兒,兩次的對話完全一樣,但從這兒開始出現(xiàn)了不同。
這位 LMM又說:“我想賣方出價有一個大的變動。我期望到今年年底股票價格會翻倍。
在你以40美元的價格買入第一筆10萬股之后,如果價值達到55美元,再另外購入5萬股?!?nbsp;
在電梯到達第43層時,這兩人結束了對話走下電梯,你剛繼續(xù)上到辦公室所在的第46
層。
現(xiàn)在我們來回顧一個全過程:前半部分故事情形是一樣的:你估計這場偶然聽來的對話
是否真實,并假定它是真實的。接著你打電話給你的股票經紀人并讓他替你買入500股該種
股票。從這兒開始,除了你將如何處理這批股票的部分與前面有所不同,其他部分仍舊一樣。
那么,你將如何行動?
糟糕的是我們之間沒有某種相互聯(lián)系的電視裝置,所以我聽不到你的回答。就請允許我
對你講講我會如何做吧。
我將持有股票。甚至于股價發(fā)生微小回落,降至481/2美元 l股時,也不考慮賣出平倉。
實際上,我會打算在價格從當前交易高技上回落(比方說50%至60%)時,大量買進股票。
這樣,你了解我會怎樣做了。兩個例子中實際的市場行為是一樣的。但在情形“A”中,
你(我)將在價格降到481/2時拋售500股股票;在情形“B”中,你(我)則持有股票,而且
可能在價格每降一定幅度之時買入更多的股票。
親愛的讀者,你一定要問,為什么我要講這兩個故事,我們在情形“A”和情形“B”中
采取的行動,其重大差別何在?這些又和投資策略有何關系?以及最后這里有沒有經驗教訓可
供借鑒?
我們先來回答最后一個問題:這里每件事都與投資策略有關,如果你能很好地學習這些
經驗教訓,并堅持將之用于實踐,那么你的投機成果將會大幅度改善。
這兩個劇情的重大差別在于,與感覺的聯(lián)系較之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更多些。兩個情節(jié)的基本
事實是一樣的:你偶然聽到一則對話,一位資金經理告訴他的交易員去買入某種特定的股票
10萬股。兩個情節(jié)的差別在于:第一個例子中,你預期的是一個小的、短期的運動,并根據
感覺迅速地拋售這些股票。在第二例中你根據偶然聽見的談話內容預期股票將會經歷一個相
當可觀上漲過程,價格可能翻倍。你相應的戰(zhàn)略決策是不管價格的回落,持有頭寸,并在價
格進一步的下降中買入更多的投票。這個策略得出的依據完全是你對價格運動方向的長期趨
勢所作的預測,這是一種感性認識。
兩個情節(jié)中你最初買入500股股票的行為是一樣的,但以下的行為完全不同,依據僅僅
是你的預期(感覺),認為股票將有一個主流趨勢,而不只是短期的強勢。
現(xiàn)在回頭談談現(xiàn)實性?,F(xiàn)實性的重要意義在于,每次你按大勢方向持有市場頭寸(基本方
法是持有趨勢跟進頭寸),你假定的前提是市場有大的盈利潛力,你則應當如同情形“B”中
所做的一樣,采取相應的對策。在你跑來告訴我之前,我已經承認了這一點:大多數市場事
實上注定不會有重大價格變動。但誰又能在事先預知哪個市場有大的盈利潛力,哪個市場沒
有大的盈利潛力呢(記住,我們的討論嚴格限定在有主流趨勢的市場中)?
金融市場年鑒中有大量這種市場實時例子:它們開始時極不引人注目,但后來卻發(fā)展成
為大規(guī)模的價格巨變市場。許多開始的入市者,他們在價格剛剛開始發(fā)生變動之時就進入了
市場,卻在第一次獲利機會出現(xiàn)之時退出了市場,只能眼看著市場繼續(xù)進行著非??捎^的移
動而無法再次進入。
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有一個恰當的例子是關于1993年和 1994年的棉花市場。棉花期貨
的價格水平從1993年10月的60.00左右開始上漲,我持有相當規(guī)模的長頭寸。價格在約
70.00水平時形成很長時期的阻力位,我售出了一半頭寸收回利潤,打算長期待有另一半頭
寸。盡管打算得很好,但由于市場上的一些事情使我分心,我拋售了余下的頭寸,仍按約70.00
的價位交易(見圖9一 l)。市場并沒有因我的平倉受影響,價格從我身邊呼嘯而上,達到了
89.00的水平。而我眼睜睜看著價格飛漲,卻在市場中沒有一點頭寸可用。
圖9一 l1994年5月份每日棉花價格圖
我在期貨交易中的一些最大利潤來自銅和小麥,在這些商品中我持有頭寸達8一10個
月之久。我從這些可用趨勢跟進頭寸進行的交易中賺得的每一項盈利都大大超過100萬美元。
但最長的持有期(我很想收到那些連續(xù)持有更長期限頭寸的讀者的來信)是在70年代持有國
際上糖的期貨合約。我從1969年開始持有該項長頭寸、當時價格約為2.00,待有期(一直
朝前滾動頭寸、有時退出市場,但又重新進入)達5年之久,于1974年以約60.09的價格
清倉。
杰西·利沃默講過一個有關著名老投機者帕待吉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位長期股票投機商。
有時候其他交易商會告訴他一些秘密消息,并向他請教他們應該怎樣應付這些情況。帕特吉
總是專心地聽完,最后說:“你知道,這是個牛市。”或“你知道,這是個熊市?!本秃孟笏?
給予他們珍貴的智者緘言一樣。一次一位會員交易商找到帕特吉,并告訴他,他聽說
Ciirna)c
MQtQrs股票的價格將下降,準備售出這支股票的頭寸,日后以更低的價格買回。他建議帕特
吉也采取同樣的行動。老帕待吉極憂郁地說:“我的孩子,如果我賣掉股票,我就丟了我的
地位(poSition),那我又會在哪兒呢?”
帕特吉目前持有500股該種股票,帶有7點的利潤,假定總計利潤為3500美元。傳消
息的交易商感到尷尬,他說:“你相信嗎?他買了;90股,每股現(xiàn)有7美元的利潤,我告訴他
賣
掉后可在價格下降時再買入,他卻告訴我他不能這么做,這會使他丟了工作?!?nbsp;
“請原諒,哈伍德先生,”帕待吉回答,“我沒有說我會丟掉工作,而是說會丟掉地位—
我在 CJimax Motors公司的股票頭寸,我不想那么做?!?nbsp;
利沃默接著說,帕特吉先生的意思是在牛市中,他不想冒風險,在賣掉股票后無法再買
回。利沃默又指出,對一個采取趨勢跟進頭寸的長線持倉投機者來說,不應當試圖以進出市
場的辦法賺取小額趨勢逆行利潤——因為最終市場將可能拋棄你,讓你只坐在市場邊緣而無
法進入。利沃默最后的勸告是對所有交易商很有用的警醒:我知道,如果我試圖通過趨勢逆
行來交易我的頭寸。我可能會失去我的地位,也可能避免由于巨大的變動而導致的巨額損失。
為你賺取巨額利潤的是巨大的波動。
第10章 風險控制和約束:成功的關鍵
在叢林中,所有的生命,不論大小,第一位的要求都是生存。這對金融投機商們也同樣
適用,只不過生存對我們而言意昧著“風險控制”和“制約”而已。追逐利潤固然重要。但
即使是這一基本推動力如果與風險控制和約束這一對必要條件相比較,它也要退居其次。
蘇格蘭人有句老話:“把便士放在心上,英鎊就會照看好自己?!蓖萍敖鹑谕稒C可以說成:
“把損失放在心上,利潤就會照看好自己?!?nbsp;
有許多好書細述了我們這個時代權威的資產組合投資商的投資策略的技巧。許多天才的
女士和先生,他們有著多種多詳令人焰目的帳本,他們的投資業(yè)績使他們在各種投資領域成
為倍受贊譽的專家。研究這些帳本,人們會為這些“資金管理人”和“市場奇才”專業(yè)知識
的多樣化所震動:股票投機、長期價值投資、短期投機、期權策略、貨幣或債券交易等等。
實際上幾乎每一位專家進行其個人操作時,與其他人都非常不一樣,很難在他們的專業(yè)行為
中發(fā)現(xiàn)一絲共同之處,但除了一個例外。
這些交易商中的每一位都承認:風險控制和約束當然是他們全部成功要素中兩項最為重
要的內容。這也是唯一一個他們全部認同的因素。
顯然對每一位閱讀此書的投資者而言,無論他或她效力于何種領域的投資,持續(xù)并成功
地進行投機的最重要戰(zhàn)術是控制損失,也叫做風險控制和“按原則交易”的約束。如果能控
制住損失,讓盈利增加(這不容易達到),你就能成為永久的贏家。
我們尋求的是一個系統(tǒng)的、客觀的風險控制和制約的方法,它將包括下述三方面內容:
(1)限制每一交易頭寸的風險。
一種方法是確立每一市場的最大損失限額,比方說資本金的1%到3%,精確的數目則取
決于帳戶規(guī)模的大小。對小額帳戶來說,將損失限制在資本金的1%可能不具有實際可操作
性。因為止損限度太緊的話,由于市場價格受各種因素左右上下頻繁波動,可能使你遭受一
連串損失。確定限額的技術沒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它僅僅是幫助強化約束力,用一種客觀而
系統(tǒng)的方式來控制損失。
另一種方法是讓每筆頭寸的風險與各自交易的最小保證金數額相等,將風險限制在這些
保證金的一定比例內。讓可承受的風險與保證金的一定比例相等是一種合理策略,尤其對期
貨交易來說更是這樣。期貨交易的保證金是按每次交易來確定的,一般與備市場的變異性相
關聯(lián),并間接地與各市場的風險/利潤潛力相聯(lián)系。例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世界主要的谷
物期貨交易所),5000蒲式耳的大米期貸合約保證金要求是675美元,而5000蒲式耳大豆期
貨合約保證金要求是1650美元,這是因為大豆市場是一個更具變異性和野心的市場。如果
你風險額限制在保證金的60%,那么你在大豆合約上冒20.50分的風險,只能在稻米上冒
8.25分的風險,這是因為你在大豆市場上的盈利潛力高于稻米市場。
股票交易商可以依據投資價值來限定投機交易風險,但精確的數字要依據股票的變異性
來確定。對于更易變動的股票需要松一些的止損限度,限額可以定在投資額的15%至20%之
間。這樣一筆30.00美元的股票交易,止損出場損失限額在4.50美元至6,00美元之間。
交易商不應將超出資本金三分之一以上的資金用于投機交易帳戶,做持有頭寸的保證金。
而應當留有三分之二作為儲備,持有生息,充當緩沖層。如果帳戶中的資產下降,應當尋找
機會縮減頭寸,以便維持書中建議的三分之一比率。
(2)避免過度交易。
這項勸告不僅適用于過度交易行為(如擠油交易),也適用于相對于帳戶資本金而言過大的交易頭寸。如果你過度交易,過度注重短線投機,或在股市第一次出現(xiàn)反向擺動時就讓你道交保證金的話,你不可能成功的進行交易。
(3)截斷你的損失。
任何時候你建立一個投機交易頭寸之時,都應當清楚地知道哪兒是你的退出點(止損
點),在哪兒你應當給你的經紀人下達止損定單。有經驗的交易商,他們坐在聯(lián)網的監(jiān)視器前,
心里都有一個約束點,在看到價格達到平安退出點時立即平倉。他們或許并不想真的給場內
下達止撤指令,尤其當他們持有大量頭寸時。因為這可能會是一塊磁鐵,吸引場內交易商的
注意去撞擊這一止損價格。這兒的關鍵在于約束,不下達止損定單不應被用作過度滯留于市
場的借口,也不應當被用作耽誤在止損點清盤的借口。
如果建立的頭寸從一開始就逆你所愿運動,下達正確的止損定單,可以使你在合理的損
失范圍內退出市場。但如果市場開始朝有利于你的方向運動,給你的帳戶帶來了帳面利潤,
你又該如何對待止損保護呢?你自然想采取某種策略來推進止損價格,在市場發(fā)生逆行的情況
下,不至于將帳面上可觀的利潤轉化成為大額損失。這里的格言就是:“不要讓可觀利潤變成
損失?!钡烤谷绾蝿幼髂?建議的一項策略是:在每周五收盤后推進你的止損價格(如果是
買空,則提高止損價格;如果是賣空、則降低止損價格)、數額大小相當于本局價格有利移動
量大小的50%。例如,如果你是賣空黃金,黃金市場一周內下降了10.00美元、那么你應當
在周五收盤后降低你的買入止損價格5.00美元。但如果市場在某一周里違你所愿運動,的
話,應當保留原有的止損價格戰(zhàn)術。最終,市場總會逆轉而將你截出。如果你已經受益于一
次有利的價格運動,你將能夠把止損價格推進到一個無損的止損點,并最終進入一個盈利的
地位。
第11章 長線與短線
常有人問我,長線和短線交易相比較,哪種更有利可圖。顯然各種方法都會有贊成和反
對兩方面的意見。我的回答是:你應當運用任何一種為你工作最有效的方法來交易。
我在自己的交易中一直堅持一種雙重策略,即:在盈利的頭寸上我是一個長線交易商,
在相反的頭寸上我是一個短線的交易商。如果市場朝有利方向移動(你所持有的頭寸與當前
趨勢一致)的話,你的交易頭寸是有利的,可以盡量長時期地持有頭寸。不要試圖只在天價和
地價才進行交易,因為這洋做,整個交易不具有連續(xù)性。但如果你認定你的頭寸與當前趨勢
相逆,損失在增加的話,就該及早退出市場。
有利的頭寸應持有多久?能多久就多久。在小麥和銅的交易中我賺取了最大利潤,持有頭
寸約9個月。我曾經持有糖的多頭寸達5年之久(見圖 ll— l):當然,在每次合約期滿之
前,我必須滾動多頭地位,有時候在市場發(fā)生極度逆行回衣炮彈落時止損出場,但總是盡快
地返回。
市場如果看來比以前更難賺取豐厚的長期利潤的話,那么這一缺陷與市場的關系少,而
與運作者本身關系大得多。從事證券和商品交易的大多數技術交易商們越來越重視短線交易
和微觀定位交易,主要原因有以下兩方面:
a.巨額投機資金被拋人市場,同時市場又缺少足夠的深度和機構參與者來吸收注入的
巨額指令,從而使市場價格變動表現(xiàn)出更大的易變性和隨機性。
b.強大微型計算機和軟件程序被廣泛使用使短期交易順利進行,這使許多技術操作者認
為,這是交易場所和較優(yōu)交易途經的新潮。
的確這是一個使用計算機來一點一點繪制圖表的時代,它與當前行市聯(lián)網,在每一交易
節(jié)的每一時刻及時進行數據修訂。任何交易商只需付出適當的月度費用,就可以得到一份5
分鐘(或不到5分鐘)的條形圖,圖中插入有你想要的任何技術指標.通過交易商的彩色監(jiān)視
器迅速連續(xù)地閃現(xiàn),或是用硬盤復制下來。試想一下,僅僅依據一個在交易節(jié)的單獨的30
分鐘片斷中形成的“三頂”形態(tài)來進行交易就可以了。
最近我得到一個這種微觀分析的生動事例。一個交易商打電話給我說,他在恒生期貨行
情中認出一個“頭肩”頂形態(tài),問我是如何看等的。我只能回答:“你所說的是什么樣的頭肩
頂形態(tài)?”“你所說的是個什么樣的市場?”實際上,我一直在觀察他所指的那個市場,該市
場牢固樹立著堅挺和活躍的上升趨勢。我在其中做了多頭,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與頂形形態(tài)點滴相
似
的跡象。在我的進一步詢問下,這位先生承認他所說的頂形形態(tài)只在那天上午的短時間內出
現(xiàn)過。我提醒他,他觀察到的是持續(xù)強勁牛市中出現(xiàn)的極微小的價格并合,我對他所分析的
內容沒什么印象。我建議他找個合適的點買入,而不是賣出。市場的變動方向顯然和我的估
計一致,到閉市時,我們又記錄一個新的高位。這位交易商所說的三頂形態(tài)已被隔斷,就好
象從來未存在過一樣,而它的確不曾存在(見圖 ll一2)。
這位交易商使用的微觀定位方法進行的短線投機,與長期頭寸交易的方法恰好相反。長
期頭寸交易為持續(xù)的獲利及限制風險提供了最佳機會。堅持著重于長期趨勢的交易策略可以
避免受隔天市場“噪音”的影響而分心,確保對市場趨勢有良好的調整。那位坐在5或3分
鐘的點圖前的交易商又如何能夠對市場有個平衡的洞悉呢?對他來說,3或4個小時就是長期
了。
在我所進入的大多數市場中,我發(fā)現(xiàn)重閱長期圖表非常有用。長期圖表是指周甚至月度的條圖(參見圖 ll一3)。對長期趨勢的觀察使我對市場活動有了一個更平衡全面的了解。
有時我也疑惑,相對于那些跟從短期的5或10分鐘,甚至是點圖的人而言,到底會有多少
人看這種長期圖表和指標呢?我看不會大多的。
在交易策略中融入短期和長期技術。
對于進取型和有經驗的交易商來說,這種交易方法很有意思。它將短期和長期指標包含
在一個可行的交易方法之中。但我在開始時要強調一點:這項技術不是對所有交易者都適用,
尤其是不適用于初入市者和經驗不足的人。
第一步是鑒別每一市場的主流趨勢,對這一問題可以說有多少交易商,就會有多少種不
同的趨勢鑒別技術。實際上許多操作者僅僅通過對圖形的主觀觀察來確認主流趨勢的方向。
這對于富有經驗、訓練有索的操作者來說很有效、很準確,但對大多數觀察者而言,這種方
法太過主觀和自行其是啦。大多數交易者都帶來某種程度的市場偏好。比如說我就承認自己
偏好買空大豆期貨,如果給我一種中性的趨勢分析結果,我會更傾向于買而不是賣。本文中
我們要尋找的是一種中性的、無偏好的、客觀趨勢分析方法。
在開始這項討論之前,我應當指出書中列出的準確的移動平均數據不是我個人專用的。
列出它們僅僅為了說明需要,它們接近或代表了許多成功的交易商所使用的移動平均數據。
每一位交易商都必須對他自己的技術方法進行測試,演生出相應的最適用于他的交易目標和
交易風格的指標及公式。
一些交易商采用一種簡單直接的長期趨勢鑒別方法,即將50天的簡單移動平均與每日
收盤價條形圖對比。這種方法的使用如下:
(1)顯上升趨勢的條件:
① 價高于移動平均線;
② 線向上傾斜。
(2)顯下降趨勢的條件:
① 價低于移動平均線;
② 線向下傾斜。
趨勢鑒別的方法多種多樣,有一些極為復雜。但上述方法極為簡單,效果卻比其他復雜
方法更好。這一方法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它是客觀而完全沒有偏好的。作為一種數學方法,它簡
單明了。但橫向市場顯現(xiàn)出無方向的移動平均線,它與價格線近似相等。這種市場被認為是
橫向的(價格水平運動市場),應當避免使用上述方法。
我們現(xiàn)在有了一種客觀的數學鑒別趨勢的方法,可以用于把下列原則公式化:
在趨勢中,只待有多頭頭寸,或不入市。不有空頭頭寸。 在趨勢中,只持有空頭頭寸,
或不入市。不持有多頭頭寸。
下一步是將進入和退出的原則公式化,這項討論將用到下列原則:
第12章 漲勢買入,跌勢賣出
近期的記憶中,這十年的前五年經歷了一些最嚴峻、最受挫的金融市場。好的交易策略
應當是使你既能在上升的市場中也能在下降的市場中同樣獲利。但在許多重大的事件中,我
們歷經的市場幾乎同時表現(xiàn)為既向上移動又向下移動。許多穩(wěn)固的上升趨勢為猛烈的價格回
落所隔斷,這些價格的滑坡通過截出投機性多頭頭寸將上升趨勢迅速隔斷。市場在清理了這
些止損定單后又重新恢復其此行路線。相反許多熊市趨勢卻經歷了同樣猛烈的價格高漲。這
些價格高漲通過清除投機的保護性買入止損定單,將軟弱的持有者敲出其有利空頭地位,而
后重又恢復熊勢市場。
逆行市場的擺動具有反復無常、非常劇烈的特性,這使保證金部門比從前更受到人們的
頻頻注意。當你接到曾經熟悉的追繳保證金的通知時,你該怎樣應付?多年以來,我曾經無數
次地與股票和期貨交易中的交易商談到如何應付追繳保證金的策略。一般來說,大多數投資
者對待追繳保證金的態(tài)度是矛盾的,不統(tǒng)一的。這方面他們需要指導以便做出可行的、策略
性的反應。
催繳保證金通知有兩種:新業(yè)務催繳通知和維持款催繳通知。交易所條例一般要求新業(yè)
務催繳通知與新資金的存入相對應,而不需通過清盤達到保證金要求。維持催繳通知則既可
以與新資金的存入相對應,也可以減少頭寸來達到保證金要求。
維持催繳通知是保證金催繳的最普遍形式,遺憾的是大多數投資者在碰到追交保證金的
要求時會不可避免地做出錯誤決策。在這里達到保證金要求的選擇有兩種:投入新的資金,
或減少頭寸。如果采用縮減頭寸的辦法,那么選擇哪種或哪幾種頭寸進行清盤以達到催繳要
求呢?多數情況下,我不贊成存入新的資金來達到維持催繳保證金的要求。催繳本身就是—個
明顯的信號,表示該客戶營運不佳,或至少一部分頭寸業(yè)績不佳,毫無道理要用新錢去保衛(wèi)
一個無利的頭寸。我認為恰當的策略是通過清理一部分頭寸來減少保證金要求和降低風險程
度。但通過清盤以降低風險,豈不是降低了你的盈利潛力和重新獲得有利立足點的能力嗎?
縮減頭寸,但維持地位,以便提高獲利潛力,這聽起來盡管是一個有前提的目標,但仍不失
存價值。如何能夠達到這一目標?你可以運用一種為成功的專業(yè)交易商所了解的簡單且基礎的
策略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不幸的是,大多數公眾投資者對此卻毫不知曉。對那些按市場定價表
現(xiàn)為最大賬面損失的頭寸進行清盤,尤其是在這些頭寸與當前趨勢方向相反的情況下,這無
疑可以通過結束有最大損失的地位達到減小你的風險程度的目的。而又可以通過維持那些與
當前市場主流趨勢相一致的最有利頭寸,甚至增加這些頭寸(步步累進式手法),維持了自己
的獲利潛力。余下部分由于保留了趨勢跟進頭寸,舍棄了逆趨勢頭寸而顯然有利于最終的投
資成功。
遺憾的是多數投資者選揮了結束其有利頭寸、持有損失頭寸的策略。我們多次聽見這樣
的言論:“我無力承招這項損失?!边@種態(tài)度可能造成的結果是:在最終清盤時,損失將比這
局交易開始時重大。這種結束有利頭寸而維持損失頭寸的策略代價昂貴,是不成功的交易商
常采取的典型策略。成功的交易商所采用的一個技巧是結束損失頭寸,保留甚至增加盈利頭
寸。盡管獲取利潤比承擔損失更讓入滿足,可我們不是為自我滿足而交易,我們是為贏得有
限風險下的最大利潤而交易。從這個意義上講,你應當更多地考慮有利于整體盈利的運作方
式,而不是試圖證明你自己是正確的,而市場是錯誤的。
另一個專業(yè)運作者使用的推論是在任一既定市場或兩個相關市場上,你應當在最強勢態(tài)
買入,而在最弱勢態(tài)賣出。它是通過一種結構性方式比你所下賭注進行保值。因為如果市場上升,你的長腿將比你的短腿上升更快;而如果市場下降,你的短腿卻會下降得更快,更多。
在某些市場上,比如說期貨市場,你還可能得到隨之而來的獎勵,即一手買進一手賣出(價差)
交易所需的保證金要求較少的好處。
舉例說明:芝加哥棉花市場從1983年底至1987年初行情普遍下跌。小麥市場卻相反,
行市普遍上漲,這給技術性交易商或體系交易商提供了一連串高度可信、直截了當的信號。
比如說,1986年6月你在棉花市場上得到一個賣出信號,并進入空頭地位。每5000蒲式耳
棉花的合約所需保證金是400美元。接著,你又在同年10月在小麥市場上得到一個買入信
號,并買入一份合約。每份小麥合約保證金為750美元。這樣加起來的錦花空頭和小麥多頭
共計保證金1150美元。如果你不需要付出 l150美元保證金的話,你會感到奇怪嗎?你甚至
不需要存入750美元(這二條腿中較高者),而僅付給這整個雙向頭寸的保證金總額為500美
元。如果我不同意按這么少的保證金進行交易,寧愿按最高方(小麥)的要求放入至少750美
元、這個數字仍具有非常之高的配合性(參看圖12—1,圖12—2和圖12—3)。了解這一頭
寸如何計算,并心算由于極高配合性帶來的高額利潤。這項利潤是利用該期內棉花和小麥對
比的差價賺來的。你不必非得成為天才才能賺得這項利潤,你只需要尋找機會,在強勢買入
弱勢賣出即可。
關于強勢買入、弱勢賣出策略的另一方面內容是關于一種傾向,許多期貨牛市經歷過一
種稱之為價格逆轉的現(xiàn)象,又稱作逆行市場。在這個市場上,近期合約相對于遠期同種合約
商品期貨的價格要高。并最終以一個較遠期市場升水的價格賣出。這要歸因于現(xiàn)貨(近期)供
給的吃緊或是一個預感到的吃緊。交易者應當仔細觀察這些差價的不同之處、因為近期和遠
期(接收盤價)市場之間正常關系的逆轉,可以幫助你確認這是個牛市。實際上在這種價格逆
轉情況下,我通常要給任何一個多頭頭寸增加25%至50%的頭寸。
有關差價(尤其是貨幣和期貨市場)的另一方面內容似乎于這樣一種傾向,一些交易商用
一手買入、一手賣出的方式來避免承擔損失。例如:你做多頭的5月份銀的期貨合約遭到巨
大損失,原因是市場價格下跌。一些交易商不是去賣出5月份銀的合約,承擔這一損失,而
是賣出7月份銀的合約,實際上是在該點鎖住損失。這不是個好主意。因為這一方法沒有鏈
阻止損失。僅僅是推遲損失實現(xiàn)的時間而已。在松開這一差價策略的一條腿之后,你仍需應
付損失的頭寸。更恰當的策略是承擔損失、結束最初的頭寸、在交易指標揭示給你一個客觀
的進入信號后重新建立多頭或空頭頭寸。
總之,如何稱呼這一基本的交易策略并不重要:持有有利頭寸,結束損失頭寸;或強勢
買入,弱勢賣出。重要的是你必須清楚地了解這一策略,鑒別出強勢和弱勢,并以一種連續(xù)
的訓練有素的方式運用這一策略。
第13章 拉里·海特:億元資金的經理人
這是1992年的仲夏。我驅車穿越紐約的林肯隧道,它連結著紐約城和新澤西,從哈得
遜河底穿過。我開車去新澤西本身沒有什么令人奇怪之處,但我于一日當中的市場時間開車
出去卻令人費解。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讓我在工作時間離開辦公桌和交易監(jiān)視器幾乎是不可
能的事。這次為什么會例外呢?
我正在去和一個認識了20年的朋友共進午餐的路上。這是第一次他到華爾街區(qū)中心地
帶的25大街我的辦公室拜訪我。他從前是一位舞臺魔術家和搖滾明星的贊助人,一個非常
招人喜愛的人。他有一項簡單的建議要我答復。他想建立一個計算機商品交易體系,而后建
立一系列期貨基金,由他管理,并在全球交易。這項建議是:我是否樂意加入他的創(chuàng)業(yè)?
我簡要回顧了我的狀況。此時我已經在華爾街工作了16年,在過去的8年里,我擁有
了自己的商品期貨經紀行并在那兒進行操作。它不是一個非常大的公司。但擁有良好的聲譽
和盈利性。而最重要的是,它是我的公司。我是五所商品朝貨交易所的會員,我的公司是紐
約商人交易所清算成員。他的建議聽起來也不錯。在我的辦公室里,有足夠的地方可以輕易
地安排他和他的同事們鮑私人辦公室,并配備他們想要的任何設備。但這里存在一個問題,
它關系到這一建議出臺的時機。
我才結束了一個巨大的銅和小麥的多頭地位,在過去的8個月里我一直在關注它,并固
它而費心勞神。我和我的客戶們已經用它實現(xiàn)了幾百萬美元的利潤,也許對于今日的巨額標
準來說不算大、但在70年代早期是足以令人肅然起敬的了。我已決定,在風險投機活動的
前沿陣地經營了這么多年之后,是到我關閉公司退休的時機了。我打算定居到法國的埃維恩,
前年我在那兒買了一幢位于日內瓦河濱的四層別墅。實際上我已經把關閉公司的情況通知給
我的客戶們,并已從我們的交易活動中返回給他們豐厚的利潤,我還把這些情況告訴了我的
員工們。
很遺憾,我做出的結論是我不能再返回那個領域。我把我的決定告訴了我的訪問者—拉
里·海特。他則繼續(xù)為成為世界最大的商品期貨基金經理而努力。
所以,現(xiàn)在我才會在去和一位老朋友愛過一個安靜的下午的路上,盼望著一頓豐盛的午
餐,許多的回憶,和對未來計劃的討論,人們喜歡拉里。海待.覺得他看起來總是一只眼盯
著現(xiàn)在,一只眼瞄著未來,因為他們自己一般總是太忙以致于沒有時間好好細想過去。
那么,拉里·海待,這位億萬美元資金經理入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首先他對我說他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優(yōu)秀的商品期貨交易者,對此我的回答是他無疑可
以愚弄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而他的回答令人驚奇:他認為自己主要從事的不是商品期
貨行業(yè),而是處于一個“好賭”行業(yè)中。他說,在他看著交易機會時,并沒有真的看到市場
和交易地位;相反,他看到的是可能性、風險和回報。他解釋道:包括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
的投資策略,即使不比交易的真實技巧方面更重要,也同樣重要。這實際上是這本書中多次
著重指出的觀點,很高興能看到這位世界級基金經理人完全贊同這一觀點。
下面是海特所說的有關他作為一位基金經理進行的開發(fā)工作:
我著手投入資源來開發(fā)一種針對市場的非主觀、風險規(guī)避性的數量方法。價格數據要經
過嚴格的計算機測試,來確定它們是否為重復出現(xiàn)的統(tǒng)計“事件”。如果是,這些事件接下來
要經過進一步的嚴格的風險特性測試以便確定這種有約束條件的方法是否持續(xù)有利。
我發(fā)現(xiàn),我確實可以冒非常小的風險獲得有相當連續(xù)性的高于平均水平的回報。我的確
可以不用闡釋圖表形狀,不用闡釋影響某一特定市場的供需原因,而又不使回報受到損失。
我也的確可以分布到眾多的市場中,保留很大的約束力,仍舊展現(xiàn)出一個誘人的投資回報。
我認為我的策略是一個十分完善的策略,它的交易計劃非常適合我的個性和財力:有約
束的、數量化的和盈利性的策略。簡而言之,在一個統(tǒng)計學家和一個程序員的協(xié)助下,我開
發(fā)了一套為我工作的數學證明原則。
下面是海待所說的有關“好賭行業(yè)”的觀點:
我認為自己處于一個“好賭行業(yè)”之中。這是說,通過使用計算機,我們尋找好的下賭
機會,也只試圖下好的賭局。如果此賭局不合我們的要求,我們就舍棄它,即使它可能是別
人想要進入的賭局。這與保險統(tǒng)計工作頗似。從本質上講,我所做的工作是將一個需要高度
管理、令人興奮的工作轉化為保險統(tǒng)計程序——這項工作對于發(fā)現(xiàn)計算工作非常今人興奮的
人來說是極富吸引力的。我將市場和交易非情緒化,并將它們轉化成為可能性研究。
下面是海特所說的有關交易是“禪宗似”行業(yè)的看法: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非常象樣宗的行業(yè),你最有用的工具是你自己。日本人寫過一本關
于用劍作戰(zhàn)的書中說到,以劍作戰(zhàn)的前提是:當你進入劍斗之中,立即想象你是一個已死之
人,因此你不必擔心被殺。你所要考慮的全部只是作出適當的動作。
一位優(yōu)秀的交易商要做的事情是:一旦算出了準確的行動方式,就組織將這一行為正確
實現(xiàn)的途徑,并付諸實施。他(或她)既可以通過計算機,也‘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方式著手
實現(xiàn)指定的目標。以我看來,使市場非情感化是一條達到連續(xù)獲得回報目的的恰當的途徑。
如果說這一方法可能對這一行業(yè)中的某些人不夠興備,那它的確是的。對我而言,進行交易
不是為了興奮,而是為了利潤。
下面是侮待對限制風險的看法:
不論對大交易商還是小投機者來說,非情感化的風險管理策略都極為重要。盡管有時在
一特定時期我們會卷入達50個之多的市場之中,但仍要在每一個市場中設立風險尺度或止
損限度。此外,要設立一個最大損失百分比,將每一頭寸的風險與總資產相聯(lián)系。這也即是
說:根據收盤價,將資產組合中每一頭寸的最大風險限制在帳戶總資產的百分之一。任何時
候,以收盤價計的任何頭寸的損失達到總資產的百分之一(或更多),我們就在次日上午對這
一頭寸進行清盤。
在我們的談話中,我和拉里·海特討論了他的這一策略:
每一頭寸風險的最大值為賬戶總資產的百分之一。我指出,當你操作的是幾百萬美元的
項目時,很容易將風險控制在百分之一的范圍內,而對于小投資者來說,百分之一的限制額
顯然是太緊,他們該如何進行風險管理呢?比如,百分之一的限制對一個3萬美元的帳戶來
說是300美元。這個數額太緊。也許僅僅因為場內交易商的投機行為制造的“噪音”,就會
讓你止損出場。
海特承認,百分之一的限制對于小額帳戶是太嚴格。但他覺得這一風險控制方法整體策
略是有效的。這一個較小帳戶來說,他會提高風險便度,比方說.提高到資本金的百分之二。
這不僅堅持了風險控制的總體策略,也給了小投機者更大的回旋余地。顯然,所冒風險超出
建議的百分之一會使整體運作更具風險性、所以,每位交易商必須實行更多的防護來避免過
度交易和其他不適當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
第14章 創(chuàng)建并運用一個交易系統(tǒng)
本章開頭我要說的是,在所有損失當中,最嚴重、代價最大的損失要算喪失自信。 、
成功的交易絕對要從自信開始,你自信:a)你有能力進行成功的交易:b)你有能力克服
過去阻礙你成功交易的惡習;c)你有能力學習,能在一定的指導下成功地運作。
投機交易中,一個成功的、盈利的交易結果要取決于眾多的因素。前面我們已經討論了
它們中的大多數。這項考查,即:著重于創(chuàng)立并運用一個交易體系,并將它與健全的資金管
理和風險控制相結合,將有助于把你推入“贏家圈子”中,
交易體系和交易方法多種多樣。實際上如果你問9個不同的交易者,他們喜歡什么詳的
交易體系,得到的答案既使不多于10個,也會有10個不同的答復。
我不敢說在過去的30年里已經研究過現(xiàn)有的全部交易體系,但我絕對能說我已經研究
過它們中的許多。下面這些只是人們使用過的評價良好的技術體系中的一部分:
累積/分配(Accmulation/Distribution)
平均真實區(qū)域(Average True Range ATR)
渠道指數(Commodity ChanneI Index)
定向移動指數(DirecCional Movement lndex)
代數平均(Exponential Averages)
肯特納渠道(Keltner Channei)
威廉姆斯R線(Williams% R)
沖量(Momentum)
簡單平均(Moving Averages,Simple)
代數平均(Moving Averages,Exponential)
交易余額(On Balance Volume)
器(Oscillator MACD)
拋物線(Parabolic Stop)
相對強度指數(Relarive Strength lndex)
隨機(Stochastics)
線(Support and Resistance)
變異性止損(Volatility Stop)
交易量(Volume)
波林戈帶(Bollinger Bands)
這張單子實際上不會有盡頭,新的公式和指標仍舊在不停地開發(fā)出來。
我的技術分析方法可以被最好地概括為 KIS方法。 KIS,如許多人所知,意思是: Keep
it simple,即盡量簡單。在香港我的交易室里,我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查閱、評估各種數據
賣主的計算機技術體系。最后我選擇了它們中的一個,TELER、ATE,作為我使用的交易體系。
問題在于,盡管我對現(xiàn)有的技術指標很熟悉,并且用過它們中的大部分,但基于基本的
KIS方法,我的工作中只需要一些極基礎的指標就可以了。因此, TELERATE的工作人員只
好為我建立一個適合我個性和交易策略要求的體系。
也許,有的交易者認為“多即是好”,但對我而言卻是“好即是好”,不論它有多么簡單。
在華爾街,我們有句話是“如果沒有破,就不要去補它”。我所確定的方法非常符合“沒有破”
之說。事實上,它為我工作得很出色。我決定堅持使用這一體系。我們應當注意的是:沒有完美的或“正確”的體系。任何為你工作的體系,只要使用順手方便,就是“正確的體系”, 至少你認為是這樣就可以了。
因此。在我談論“我”的正確系統(tǒng)之前,請允許我暫且離題,就多種多樣的體系分析方
法中的一部分及如何使用作個介紹。
( l)移動平均
移動平均在所有技術指標中是使用最為多樣廣泛的一種分析技術。它們基本上是一種趨
勢跟進的工具,用于給趨勢逆轉發(fā)出信號。
買入:
賣出:
(2)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指數(DMI)是一種有力的趨勢跟蹤指標,它;在給出相對較少但可靠的信號。
定向運動指數包括3個組成部分: ADXR,十DI和一DT。
定向運動指標是測量市場定向的一個尺度,按0至100的售出測量。在有較高 ADX(高
于25/30)的市場上進行交易。 ADXR的斜率也很重要,一條上升的 ADXR線與一個有趨勢的
市場相對應,而一條下降的 ADXR線則表明這是個無趨勢的市場。
有趨勢的: ADXR>25/30或一周內上升了3點的市場。
無趨勢的: ADXR<25f/i0和沖量為負值的市場。
ADXR從35以上降到30以下=從有趨勢轉為無趨勢
ADXR從30以下升到35以上=從無趨勢轉為有趨勢
買入
賣出
只在 ADXR市場上交易。
止損出場使用“極點法則”:
在十DI和一DI相交那天,用當天的極點作為逆轉點。
①如果你剛買空,逆轉止損點是相交當天的價格低點。
②如果你剛賣空,逆轉止損點是相交當天的價格高點。
②即使曲線已經相交,仍繼續(xù)持倉和保留止損價格,直至你被截出市場。
另一種交易策略:再定向移動:
在強勁的上升趨勢運動中
(3)隨機
(4)波林戈帶
(5)相對強度指數(RSI)
相對強度指數是凈上升值平均數與凈下降值平均數的比率。它廣泛用于衡量超買和超賣
水平,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指標。
如何使用 RSI
移動超過70則認為出現(xiàn)超買,而移動低于30則認為出現(xiàn)超賣。觀察 RSI和價格之間的
差異(參見方法1)。
方法1:
在價格差異縮小,RSI處于上升狀態(tài)時買入;
在價格差異增大,RSI處于下降狀態(tài)時賣出。
例: RSI處于6O一70之上,價格達到一個新的高位, 但RSI沒有上升。一旦 RSI走
勢處于60之下,就可以確認這是天價已經形成的信號。底價信號的形成則相反。
方法2:(在有趨勢的市場中最有效)
在 RSI線往上穿過50%RSI線時買入;
在 RSI線往下穿過50%RSI線時賣出。
尋找經雙重 M· A信號確認的 RSI信號。
我所到之處,實際上是我發(fā)言的每一個會議和研討班上,投資者看來都一心想著技術性
交易體系。下面引述最近我看到的一篇投機和交易體系的連載報導: :
讀者應當充分理解,投機之路沒有一條堂皇的道供你走。你可以得到一個問題的全部信
息,并用數學證明的精確性來算出利潤的大小。體系交易商的障礙是有許多未知情況。甚至
成功的操作者也無法向自己解釋說他們知道何時購入股票有利,何時價格漲得太高。
將一本書塞滿數字是件多么容易的事,圖表也足足有余。沒有一種股票……不意味著希
望與恐懼在極大程度上的交替,沒有一種股票能有無限的機會讓投機者滿懷獲利的信心去買
入。經紀人告訴我們100個人中有一個以這種方式買了,那么其他99個也會這么做。他們
自己進行計算、加和減……試這種體系嘗那種理論……并通過他們的投機帶給自己豐富的收
益。
這些話聽來熟悉嗎?你曾在某些金融書籍或市場指導申讀到過嗎?最近你確實讀到過是
極不可能的。因為這些話是120多年前,詹姆斯, K·默德泊雷①于1870年所寫的。
如果交易商們在上個世紀嘗試交易體系的話,他們極可能使用現(xiàn)在的體系。事實上幾乎
每一個交易商都在某個時候或另一時候,嘗試過某種形式的交易體系,用以改善對入市時間
的控制,借以使自己在有利頭寸上多留一會,于損失頭寸上及早退出。這三個目標都非常重
要,而融資的成功還有賴于運作者能夠以最大的連貫性來追求并實現(xiàn)它們。
一個良好的趨勢跟進體系,其獨一無二的誘人之處(如其定義所言)在于它能夠在趨勢移
動變化的盡可能早期,建立一筆與走勢一致的交易頭寸(走向的及早確認要仰仗所選用技術指
標的敏感程度)。典型的好體系(此例中是一個長期體系)常常能使你在市場繼續(xù)朝有利于你
的方向移動時繼續(xù)持倉,而在趨勢逆轉時又讓你能止損出場。問題在于“常讓你繼續(xù)持倉”
之上,幾乎所有的體系交易商都發(fā)現(xiàn),在市場趨勢有利時,恰當調整止損價格,保持原有頭
寸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而(這是極為關鍵的“而”宇)市場不是將你截出,就是在有利之時
發(fā)生逆行。在充滿緊張和白熱化的真實交易世界里,止損價格的設置是一門最微妙、最完美
的藝術,是進行有效的趨勢交易的關鍵所在。止損價格要么太緊,價格由于微小的技術性回
落而頻頻擺動,你則不斷地被截出市場;要么太松,將使你承擔巨額的、無法防范的損失,
或是在市場逆行時,將帳面盈利的大部分還給市場。正確調整止損價格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
可能是設計一個成功的體系中最困難的部分,也是新技術研究中唯一受到最大關注的領域。
趨勢跟進體系的另一大問題是,在寬闊的橫向價格運動時期(不幸的是這種移動較明確而
活躍的趨勢更普遍),體系使用者常常在價格上升時買入,回落時賣出。這些進進出出的損失
對趨勢跟進體系交易來說無法避免。運作者需要耐心和金融實力度過一系列的進出損失,而
等待一個獲取巨利的大波動。擁有這種必需的留滯能力和約束力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經驗表
明,如果你有一個可行的、經過驗證的趨勢跟進方法,最好是堅持它并踞隨至最后,而不要
試圖用第二假定和持續(xù)的過度管理來“改善”運作結果,
關于摒棄一個經人驗證的交易體系這一問題,有許多值得借鑒的例子,尤其是在近3—5
年里。許多以前成功的世界級交易人士,據有連續(xù)一致的長期系統(tǒng)策略,后來卻放棄他們已
經驗證的方法,轉向偏好非正軌的自行其是的交易策略,其運作結果令人失望。幾乎所有事
例中的操作者們都承認,放棄已經驗證的技術系統(tǒng),使用一個跟隨形勢之后的自行決定策略是一個錯誤。
讓我們進入到第15章,從整體上對交易體系作個更詳細的討論,尤其是關于我的專門
建議。
① 詹姆斯。 K·默德伯雷是華爾商的英雄和謎一般的人物(伯林頓,Vt.錦拉薩出版
商, l870年出版,1968年再版)。
第15章 交易系統(tǒng)II:克羅的建議
前面我們討論過,在所有的各種各樣技術方法中,我偏好KIS方法,主要工具是用移動
平均交叉法。
隨著交易體系的發(fā)展,移動平均法成為所有分析方法中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移動平
均(MA)最簡單的形式是用末尾的“X”個連續(xù)數之和除以“X”。舉例說明,將最近10天的收
盤價格相加除以10,就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移動平均值(SMA)。最廣為使用的 SMA組合可能是
天組合。
把“對比”轉變成圖示是因為體系交易商們經過多年的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交叉”技術把握
住了一個 MA交易體系的最大優(yōu)勢。
使用 MA體系基本上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這兩種方法的效果常常優(yōu)于更為復雜和困難的
體系,這使交易商們感到愕然。使用一個簡單而基本的體系(比如說,12天的 SMA體系)時。
當收盤價高于12天的 SMA值你就買入,而當收盤價低于12天的 SMA值時,你就賣出。
這種簡單的體系提供的靈活性卻較小,性能比第二種使用方法要差一些。第二種方法使
用了雙重(甚至三重)交叉,例如一個天的交叉體系。在時買入;反之,則結束多頭或是開立
空頭。
嚴謹的系統(tǒng)交易商們傾向于盡可能多地運用移動平均方法。一些交易商使用移動平均體
系,他們給予近期的價格變動較高的權重,以前的價格動態(tài)較低的權重。而另一些操作者使
用代數平滑移動平均體系,這種方法通過復雜的計算加入了一個可能無限平滑的時間跨度因
素。顯然它需要有程式化軟件的個人電腦相配合,計算速度幾乎要達光速。
對任一移動平均策略而言,不論它有多么復雜,關鍵的問題在于分析過程中選用的天數
為多少,是否需要優(yōu)化(裁度)以適應各種不同的商品要求。美國分析家弗蘭克·霍克哈默和
戴維·巴克爾在這方面做了出色的研究工作。需要指出的是:不要摒棄他們的研究。這些研
究工作盡管是許多年前做的,由于當今的市場發(fā)生了全面的變化,不能依靠它們來指導投資。
但是寫入這些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如何開展研究,并將它作為現(xiàn)代研究工作的出發(fā)點。
霍克哈默用1970一1976年間的13種不同期貨合約,按照3天至70天進行廣泛排列組
合后,測試它們的移動平均情況。他的結果表明:不存在一個最好的獨一無二的組合。他的
組合中,整體效益最好的最佳組合(收盤價穿過 SMA)是:銀、豬肚、大米、可可、大豆、銅、
糖應當指出的是,這些都是接事后計算為依據進行的純粹投機交易。實時(Real一time)結
果顯然不會是這樣的利潤。還要說明的一點是,全部交易的低利潤率(從.201到.366)是相
當典型的系統(tǒng)和公式交易的結果。
表15一l霍克哈默最佳移動平均組合表
最佳 累積 交易 盈利 虧損 對率盈利數
平均 利潤/損失 量 交易量交易量 /總交易數
銀 19天 $42,920十 1393 429 964 .308
豬肚19天 97,925十 774 281 493 .363
大米43天 24,646十 565 126 439 .223
可可54天 87,957十 600 157 443 .262
大豆 ;天 222,19;十 718 151 577 .207
銅 天 165,143十 432 158 274 .366
糖 60天 270,402士 492 99 393 .201
對那些興趣不僅限于使用簡單的收盤價與單一移動平均作比較的方法的交易商,下一步
用的是雙重移動平均交叉。采用這一方法,需要計算一個短期和一個長期的移動平均,比方
說,一個8對35天的移動平均。當8天移動平均向上穿過35天移動平均時你就買入,反之
則賣出?;艨斯?970一1979年的20種不同組合,對測試最優(yōu)的交叉時期又一次作出
了出色的研究。下列是他測試出的最優(yōu)組合中的一部分:
銀 13對26天
豬肚 25對46天
大米 12對48天
可可 14對47天 ’
糖 6對50天
另一位在系統(tǒng)測試中做出了出色工作的分析家是戴維·巴克爾,他把一個 5對20天的
雙重 MA交叉體系(沒有最優(yōu)化)和一個最優(yōu)化后的雙重 MA交叉體系(1975一198O)作了、對
比測試。無疑,最優(yōu)化后的形式表現(xiàn)一直比直接的天圖形要好。下列是巴克爾最佳組合的部
分:
銀 16對25天
豬肚 13對55天
大米 14對67天
可可 14對38天
糖 14對64天
格外有趣的是,在霍克哈默和巴克爾的最優(yōu)化交叉組合間存在相近的相關關系。
下面對兩個交易體系(一個短期的和一個長期的)的描述是為那些希望進一步了解移動
平均交又交易的操作者提供的。它們在1992年和1993年表現(xiàn)很好。
長期系統(tǒng)
下列組合中的任一個:
a.收盤價對天 EMA對天 EMA
b.收盤價對天 SMA對天 SMA
SMA=簡單移動平均
EMA=代數移動平均
買入信號:第一次出現(xiàn)收盤價加上二條 MA線之和為正增長,第二天按今天高價加上3
點作為止損價格買入。
賣出信號:第一次出現(xiàn)收盤價加上二條 MA線之和為負增長,第二天按今天低價減去3點
作為止損價格賣出
退出市場:采用1500美元的資金管理止損限度。注意:這是長期系統(tǒng),使用較松的止
損限額。
短期系統(tǒng)
采用60分鐘(小時計)條形圖。交易則在收盤時或第二天開盤進行。避免依據一天內信
號進行交易。
看下列指標:收盤價,天SMA,天SMA
進入多頭:如果在一份60分鐘的條形圖上得到的收盤價天 SMA對天 SMA排列呈現(xiàn)牛氣,
第二天以今天的高價加上3點作為止損價格買入。
進人空頭:如果在一份60分鐘的條形圖上得到的收盤價對天 SMA對天 SMA排列呈現(xiàn)熊
氣,第二天以今天的低價減3點作為止損價格賣出。
退出市場:
初始止損限額: $600.00。
當賺到$400利潤時,將止損限額推進$300。
當利潤超過$800時,將止損限額移到收支平衡點。不再改變止損限額。
實際上你能看出計算機交易體系優(yōu)點之一是十分專業(yè)和確切。另一個顯著的特征是它不
象許多投機者一樣對每個市場的多頭地位有偏好,因為所有的信號都來自體系中的數學計算。
歸納起來基本內容是,一個交易體系是一項工具,如同大多數工具一樣,它們有優(yōu)質的,
也有平庸的。沒有一個系統(tǒng)能夠成為獲得持久利潤的“最終解決辦法”。它們至少須和良好的
市場策略、資金管理和可行的風險控制結合起來使用。盡管仍有眾多成功的交易商不懂數據
盤和接口盤的區(qū)別,但在一位客觀的、訓練有索的操作者手中,“正確”的體系可以成為成功
地進行交易的一個有力幫手。但(這兒又出現(xiàn)了這個大寫的“但”字),系統(tǒng)有效性的發(fā)揮與
操作者所有的耐心和所受的訓練成正比。
系統(tǒng)交易的結束語
在第14、15章,針對系統(tǒng)交易、我們?yōu)槟阕髁艘粋€客觀的、易于理解的介紹。對交易
體系更進一步的了解則超出了本書的范圍,可以參考有關計算機系統(tǒng)交易的專門論著。
第16章 后記:克羅的持續(xù)獲利市場策略
文章的開頭我想說的是,我本從未打算在本書中寫進下列的內容。我經營著巨大的帳戶,
有個人的也有機構的。下述的內容激括了我在自己的帳戶中進行交易的實踐策略。一般認為,
這是純屬專利的極為機密的信息。那我為何同意將之寫入書中呢?
我在這個行業(yè)中工作了33年,已經寫過五本有關交易的書。30年來,華爾街一直對我
不錯,思量再三之后,我覺得如果這些策略能夠對其他投資者有幫助,那與人分享又何嘗不
是件好事。因此才有了下文。
但有幾句話我要講清楚。下述的策略并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的,把它當作一個普遍適用
的方法將是一個錯誤。它僅僅是一個人的個人交易方法,也只應當這樣認為。這項策略對我
有效嗎?毫不含糊,它當然適用于我。那它對你有效嗎?也許不會,至少它的表面表達形式可
能不適合你。我希望,那些認真嚴肅的交易商(本文也僅為嚴肅認真的交易商而寫)通讀本書,
加以提煉,使這些戰(zhàn)術和戰(zhàn)略適應他們的個性和個人風格。這樣的話,這些策略同樣也能為
他們有效工作。
本章最后詳細列出了期貨合約的“每份合約的最大風險”。可能不會再有第二位交易商完
全同意這些數據。一些人可能覺得風險(止損距離)控制太松,另一些入則覺得太緊。該表中
的測試結果,不僅由計算機得出,也通過我的反復試驗得出。它們看來很適合我。
記注,這是我個人的投資策略,它雖然與期貨交易聯(lián)系在一起。但很容易在作出調整后
同樣適用于股票交易。
斯坦利·克羅的交易策略
(l)克羅是一位盈利頭寸上的長線系統(tǒng)交易商,常常將盈利交易保留至少周;不利頭寸上
的短線交易商,常常在不利交易中停留不到周。
(2)他運用一個機械交易系統(tǒng),進行該系統(tǒng)同意的每一筆交易。除非他只能從他跟蹤的
四種貨幣中最多(為每泣客戶)選擇二種。一般說來。除非在市場極度跌蕩時,他必須通過自
行決定的方式拒絕某筆新的交易或從現(xiàn)行交易及早退出外,他不采用自行決定的方法。
作為系統(tǒng)交易商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如果系統(tǒng)工作正常,與市場步調一致的話,它能夠在
相當—段時期內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風險回報率。
(3)他是一位資產組合多樣化的資金經理。跟蹤并交易著26種不同的期貨合約,遍布全
美各主要市場,外加香港和新加坡商品交易所的市場。
(4)他是一位技術交易商,使用的進入和退出信號以價格為基礎。這些信號通過對每一
市場所做的技術性分析產生,未經優(yōu)化,且全部市場使用同樣(活躍)的信號。
(5)他是一位相對保守的資金經理,在信用交易中使用的資金不到各帳戶資產的 %。一
般在每一市場上僅交易1至2種總值達20萬元的合約。這可以避免過度的杠桿作用和過度
交易。余下的 %的資金投資于短期國庫券以及作為持有儲備。
(6)他構建的資產組合包括了最大數量的多樣化市場群;食品和化纖、利率工具、復合
能源、谷物、肉類、金屬和亞洲市場。在每一市場中,他挑選主要合約的最活躍月份進行交
易。
這佯一個廣泛分散的資產組合中,市場之間具有相對弱的相關關系。
(7)他在持有多頭頭寸或空頭頭寸間絕無偏好。在掏建資產組合時,他留意在多頭和空
頭之間實現(xiàn)一個客觀的、防御性的平衡。
(8)他在每一市場上運用嚴格的風險控制限額。典型的是每份合約的初始風險,或資金
營理止援限額沒置小于$1500。而支持長期交易的確切數據則由歷史驗證來決定。如果止損
限額太寬,會產生無法承受的高額損失;如果止損限額太窄,會使交易頻率上升,每筆交易
的利潤下降。因此,止損限額的確定要允許交易時間有個發(fā)展伸縮的余地。止損限額于每日
開盤前輸入,每筆頭寸每天實行一個止損限額。他在每一市場頭寸上冒的風險(依據頭寸大小)
平均為帳戶資產的1.0%到2.0%。
(9)克羅有選擇地運用交易止損額度。根據市場及其技術特征,他設置止損限額的依據
可以是市場的變異性、交易的利潤額和交易時間。有些市場歷史走向穩(wěn)定,他可以不用追蹤(推
進)止損限額。有些市場,他確信交易模型有充分的敏感性,能夠對趨勢變動做出適時反應。
總而言之,他的止損限額設置策略允許長期交易有時間和空間進行發(fā)展。
(10)他不試圖摘取天價和地價。他幾乎一直在市場中交易他的多數合約,一旦建立一個
趨勢跟進頭寸,他就假定每一筆頭寸其結果都是跟隨大勢的,并盡可能長地跟隨這一趨勢移
動。而止損限額會“告訴”他何時從市場逆轉中抽身而退。
(ll)他如果被過早地截出市場,而第二天市場仍舊保持原有走向,他將運用他的客觀進
入策略,按同一定向重返市場。
(12)他的新帳戶進入策略通常是等待新的信號。但如果他最近的一個進入信號表現(xiàn)為損
失,他可能依據交易的天數和近期市場動態(tài)進入交易。
第17章 跋;90年代中國和香港的投資機會
據說20年前,一般的中國人想要的是一輛自行車、一臺縫紉機和一塊手表。80年代這
張單子上增加了彩色電視機、電冰箱和其它設備?,F(xiàn)在90年代,再去預計下一張民族“愿
望
單”也許很困難。但可能包括一臺放像機、一套音響系統(tǒng)、空調和移動電話,對許多高收入
者來說還有一輛汽車。
人們該怎樣從經濟觀念上來描述中國呢?單純的統(tǒng)計數字超過了人們的想象力,它表明中
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公司。一個有12億消費者的市場,一個有7億人
口的勞動力大軍,一個1994年以13%的速度增長的經濟(相比于美國的3%的增長率),更
不用說從發(fā)達國家?guī)缀趺總€角落涌入的億萬投資資金。
經濟學家們預測,由于中國在進行經濟改革,到本世紀末,其經濟增長速度平均可達約
9%。但這一發(fā)展速度一點也沒保證,發(fā)展的道路也許并不平坦。相伴而來的迅猛通貨膨脹,
起起落落的國際看法以及基礎設施,都使任何理性的觀察家想系緊安全帶,戴好防護甲。
15年前,中國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發(fā)表了一次歷史性的講話,激發(fā)了一場經濟革命。鄧
先生簡單地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彼f了這些話,并發(fā)動了一場推動中國向前發(fā)展的運
動,幫助引導現(xiàn)代中國社會走向他所說的“小康社會”。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國陷入一片混亂,國家瀕臨崩潰的邊緣,中國領導人在此之后
發(fā)現(xiàn)中國已完全與世界發(fā)展相隔離。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1952年第一次開始二戰(zhàn)后經濟
恢復時期的生活水平一樣低。
1978年,國家統(tǒng)計公報說“肉食、家禽、飼料和其他糧食短缺……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
長的需要?!贝蠖鄶导Z食,甚至從自行車到洗衣粉這樣的消費品都采用配給方式供應。
但到1992年,分配券已經取消,肉類、蛋和飼料的人均產出分別為2公斤、8公斤和令
人吃諒的380公斤,與國際水準相平。
鄧先生說,在改革中“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他的話現(xiàn)在已成事實。
1994年,經濟增長迅速,產業(yè)多樣化發(fā)展信心十足。改革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變,神奇
般地提高了生活水平,尤其是較發(fā)達地區(qū)更是如此。
多年以前,當我剛做美林公司的業(yè)務員時,我記得和一位淵博的華爾街人士談到瑞士銀
行家。我尤其記得這句話:“如果你看到一位瑞士銀行家跳出窗外,你就跟著他往外跳。他不
僅可以軟著陸,而且還可能以這種方式賺到錢?!憋@然是一句夸張的話,但這中間不無真理。
最近,瑞士三家最大公司之一的瑞士銀行公司宣布進一步進軍中國,在上海建立其在中
國大陸的第二家代表處。
瑞士銀行駐北京代表處的一位發(fā)言人以瑞士人特有的沉默態(tài)度指出:“這是個明顯的信
號,我們的銀行想在中國擴展業(yè)務。”
如果作為榜樣的瑞士銀行家想跳人中國,為什么我們不同樣做?我們應當更多地進入中國
嗎?時機如何安排?
作為一名長期的華爾街交易商,我已被訓練成這樣:在我開始談贏利潛力之前,我認為
先談談涉及的風險更合適。
(I)我們只看到中國在過去15年的增長,在進行大規(guī)劃時,這只是非常短的一段時間,
不足以得出長期推論。
(2)中國的基礎設施不具有配套性。經濟腐敗和丑聞看來很猖獗。盡管政府看來有進行
整頓的決心,但人們會問,他們有經驗和人力來恰當實施這項工作嗎?
(3)我經常被要求掛牌做中國的商品和期貨市場的業(yè)務。拋開眾所周知已經確立的交易
所,如北京、上海、深圳和鄭洲的交易所,以及南京新成立的石油交易所不談,人們可以看
到大多數中國的交易所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和不確定。目前,中國估計已有超過100家的
交易所和遠期市場、8萬多家農貿市場和交易集市在朝全國化發(fā)展。
(4)中國合同的法律效力總體來說達不到標準。這些標準在許多國家被認可,是持續(xù)追
求重大業(yè)務目標的基本保證。
(5)除了在控制通貨膨脹和貨幣供給過松上的重大努力外,影響經濟和經營環(huán)境穩(wěn)定的
障礙仍然存在。在不久的將來能否控制注它們還很不確定。
中國幼稚的商品期貨行業(yè)面臨成為其迅速的、無節(jié)制的擴張結果的受害者的危險。商品
期貨市場在全國興起,它的增長既無組織又重復建設。
中國花了5年的時間來建立商品期貨交易?,F(xiàn)在,在北京、南京、上海、深圳和鄭州的
交易所里,主要交易的合約有谷物,其它農產品和食油,石油和金屬合約。但除了這些已經
建立的交易所外,還有大量新建的期貨交易所,它們導致的結果是同一商品期貨有多重市場。
據報道,該國有20多家官方批準的批發(fā)市場和所謂的期貨交易所,另有30多家即將開業(yè)或
正在計劃之中。
中國主要商品交易所(1994年1月)
名稱 交易產品 建立年份
北京金鵬銅交易所 銅 1991
北京商品交易所 商品 1993
北京石油交易所 石油 1992
南京石油交易所 石油 1992
上海金屬交易所 非鐵金屬 1992
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 非鐵金屬 1992
鄭州商品交易所 糧食 1990
一些當地掌權部門想當然認為,建立自己的期貨市場可以使當地的政治家和企業(yè)家(他們
常常是同一個人)富裕。同時,很強的地方保護主義使一些地方政府將外來產品排斥于他們領
地之外。盡管北京再三重申期貨交易所和公司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批準,一些地方政府仍舊
聲稱有權批準成立。
直接投資于中國公司是非常困難的。至1994年3月,僅有48家公司允許向外國人賣特
種“B”股(1991年開始)。相反,國際投資者已瞄準香港,它的股市上有許多公司與中國有
業(yè)務往來。過去的兩年里,與近來國際股市下跌之勢相反,那些包括尋找“中國概念”在內
的投資者們推動香港股票大幅上漲,使許多完全致力于中國的共同基金在這一時期為股票持
有者獲得了巨額回報。
參與中國的經濟增長。并不是只有到上海和深圳的幼稚股票市場上買進賣出這一種簡單
的方法,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可供外國投資者選擇。
這些途徑包括一些封閉式投資公司和越來越多的開放式基金。它們的全球或僅亞洲資產
組合一直在買進中國概念股。
一部分中國公司的股票已經在 NYSE掛牌上市,隨著中國朝更加開放的經濟體制發(fā)展,很可能在紐約和香港進行額外的公開發(fā)售。筒而言之,至少在目前,西方投資者參與中國投 資的最合適地方是通過共同基金。
另外還有一條途徑讓西方投資者參與中國的經濟增長。但這條路風險更大,需要更多的
知識和金錢。中國正考慮一條新解決辦法.吸引外國投資來解救即將倒閉的國有企業(yè),包括
將它們的產權完全出售。中國想讓資本雄厚的公司(所謂白色騎士企業(yè))接管不健康企業(yè)。問
題在于,愿意或能夠對這些企業(yè)進行投資的公司中,有毛病的企業(yè)比健康的企業(yè)多得多。
展望21世紀初,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受益者實際上是日本、韓國、香港和臺灣的公司,
它們生產附加值很高的產品,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東西,如紡織品或鋼鐵。從長遠看,中國需
要的是我們稱之為“中等技術”設備的企業(yè),如高能工廠、練制廠、現(xiàn)代鋼鐵廠、電子工廠
和汽車廠,這些亞洲國家(和地區(qū),譯者注)可以向中國提供這些東西。
結論:1997年后的香港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如果你問5個不同的香港觀察家,你會得
到至少6種不同答案。
讓我們努力將事實和邏輯與傳聞和臆測區(qū)分開來。
你當然不可能在考慮1997年后的香港時,不去想想中國。中國明顯缺少(可能在以后的
幾年中)一個組織良好的基礎設施、法律和合同的約束、自由兌換的外匯體制以及順暢的通訊,
這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業(yè)務中也是如此。
因此.對國際上的大部分投資者來說,香港將繼續(xù)擔當進入中國大門之任,并從遠東進
一步的經濟擴張中受益。這樣做比直接卷入中國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要小。事實上,如果一個
人能夠開發(fā)出一套好的多國戰(zhàn)略,香港能成為每個人追求的“中國概念”的可行解決辦法。
香港的許多股票,尤其是銀行業(yè)和中高技術業(yè)都極深地卷入了中國,他們的增長和獲利
性與大陸相聯(lián)。顯然,又一個潛在“中國概念”。
由于香港接近中國及其與中國之間的親密關系、香港能在中國的金融、機械工程和建筑
業(yè)的擴張中進一步受益,這表明一個健全的管理良好的固定資產開發(fā)、機械工程和建筑籌劃
的考慮是有益的。
隨著1997年的臨近,香港對中國的邊界可能擴張,香港越來越大,并進一步發(fā)展。香
港總體的擴張會導致通貨膨脹的增加:而人口的擴張,尤其是中國大陸人口的擠入,會使香
港產生額外的社會問題。同時,中國大基建項目的滲入。使香港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不僅
是需要高層次的勞動力,還需要低層次的勞動力,大陸可以提供這些勞力。
最后,香港政府和行政部門可以失去一些在前 1997英國行政管理部門運行下的效率和
良好秩序,從而使管理健全良好的香港私營金融和服務行業(yè)公司更具吸引力。
賽菲特
《克羅談投資策略》的啟示
作者:七月
自從96年進入期貨行業(yè)開始到現(xiàn)在已經也過去了多年,我也從一無所知的菜鳥慢慢的成長了起來,雖然還不敢說已經大功告成,但是回首當初的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羽毛也逐漸豐滿了起來。在這學習和思考的幾年中也積累了上百本證券期貨投資方面的書籍,其中有很多在各個階段給了我很多啟發(fā)的好書,不過說到改變了我整個思想體系的書,我只能想起這本薄薄的小冊子--《克羅談投資策略》。
96年剛剛畢業(yè)的我如愿以償的進入了期貨公司,一個嶄新的交易世界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絢麗和多彩,以至于我完全陷了進去。我如饑似渴的學習著,從幾乎人手一本的約翰.墨菲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到許沂光的《風險投資實用分析技巧》、《四度空間》、劉夢熊的《期貨決勝108篇》、黃柏中的《江恩理論》等等,我的理論水準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長足的提高,而這些提高也在交易的利潤中體現(xiàn)了出來。正當我為自己掌握了投機市場的金鑰匙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市場用他一貫的方式給了我一次警告,我的交易開始出現(xiàn)虧損,而最后一次的交易產生的損失超過了前面所有利潤的總和。陷入迷茫中的我了結的所有的頭寸,決定休息。在家中不停的翻看各種資料試圖尋找交易圣杯的我忽然發(fā)現(xiàn)了在書柜一角的小冊子《克羅談投資策略》,想來這還是我上大學的時候在一個舊書攤以一元錢購入的。(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很佩服自己當時的眼光,呵呵。)這本書給我的影響用醍醐灌頂來形容都不為過。它給了我看待市場的另一種眼光。
《克羅談投資策略》是著名的傳奇式的交易專家斯坦利.克羅集30年的交易經驗而寫出的精華。書的開篇用了一個一面涂了果醬的面包片和新地毯的生動例子來解釋了墨菲法則。從這個墨菲法則我們得到的啟示就是導致我們虧損的交易往往就是那些(1)沒有設立止損保護的,(2)因為不夠謹慎而持有了過多的頭寸的。雖然及其的簡單,但這確實是真的??梢哉f單憑這一部分,已經值回了書價。
書中大量篇幅的描述了杰西.利沃默的事跡和利沃默對金融投機的真知灼見,顯然杰西.利沃默對克羅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克羅也好不回避這一點。關于杰西.利沃默的更多事跡建議看《股票做手回憶錄》,據說作者愛德溫.李費佛是杰西.利沃默的一個筆名。
第二章:投資策略的重要性里克羅談到了進入贏家圈子的基本策略。(1)只參與那些行情趨勢強烈或者說行情主要走勢正在形成的市場,認清每一個市場當前的主要走勢并只持有符合這一主要走勢方向的頭寸,或者是不予參與。(2)假定你鎖交易的方向與行情趨勢一致,在以前或從屬的趨勢已產生的較大價差基礎上建立你的頭寸,或者把你的頭寸建立在對當前行情主趨勢的適度逆行位置上。(3)追市頭寸形成有利變動時堅持持有,不要試圖從反趨勢交易中迅速獲利。(4)在持有頭寸的變動對你有利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增加所持有的頭寸。(5)除非趨勢分析表明趨勢已經反轉,并且觸及你的止損價位,否則一路持有。(6)市場的走勢與你預期的方向相反,則迅速逃避。
下面是我對這個贏家圈子策略的一些感悟。
?。?)重點是那句或者不予參與。市場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是沒有明確的趨勢的,在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耐心,是不予參與,有了這個前提才能有能力和實力在主趨勢形成的時候把握住機會。(2)完全符合道氏理論的描述,在次級調整波的適當位置建立頭寸,而不是象目前流行的短線方法那樣追逐所謂強勢走勢。(3)賺能夠把握的那部分錢,不要試圖賺取市場波動的每一分錢。我們是人不是神。(4)正確的時候要擴大勝利果實,當然是要用金字塔的方式。(5)耐心持有,克羅曾經持有一個糖期貨的頭寸達5年之久,獲得了巨大的回報。想想在股票市場中曾經買到黑馬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從頭賺到尾的人卻很少,就明白這一條的重要性。(6)迅速逃避,避免被套牢的法寶。
從這些贏家圈子策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真正的贏家考慮的不是如何去預測市場,而是如何去應對市場。而進入贏家圈子的策略也是如此的簡單,并沒有神秘的理論、概念和眼花繚亂的分析方式。而這恰恰是和我們在大部分書籍中,媒體中所受到的教育相反。
第七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用一些簡單的例子說明了這個華爾街古老的名言。從此我再也不停任何形式的小道消息。
第十章:風險控制和約束:成功的關鍵。系統(tǒng)的、客觀的風險控制和制約的方法包含三個方面:(1)限制每一交易頭寸的風險。(2)避免過渡交易。(3)截斷你的損失。這些實際上是對贏家圈子策略的一種補充,只有控制風險,保存實力才有可能進一步的獲得成功。這一觀點在孫子兵法的形篇中也有提到?!秾O子曰: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BR>
第十一章:長線與短線。這個問題即使是現(xiàn)在也還是有很多人在爭論哪一種更好,哪一種更符合中國目前的市場等等。關于這個問題克羅的回答很值得我們思考??肆_認為應當運用任何一種為你工作最有效的方法來交易,他在交易中一直堅持一種雙重策略,即:在盈利的頭寸上他是一個長線交易商,在相反的頭寸上他是一個短線交易商。如果市場朝著有利于你頭寸的方向發(fā)展,那么就應該盡可能的長期的持有頭寸,即所謂的長線,而如果認定你的頭寸與當前的趨勢相逆,損失在增加的話,就應該及早退出市場,即所謂的短線??肆_本人也正是這么做的,他在小麥和銅的交易中賺取了最大利潤,持有頭寸約9個月,而且曾經持有糖的頭寸長達5年。
在這個章節(jié)里克羅還談到了簡單而直接的趨勢鑒別方法,那就是均線的傾斜方向和收盤價的關系。這個方法對我看待市場的角度和理解產成了巨大的影響。而這個方法又是如此的簡單,以至于一個后輩曾對我的分析嗤之以鼻,“你這個也叫做分析?”這實際上與其說是方法不如說是一種思路,而克羅也將其總結為KISS法則,就是“Keep it simple,Stupid”的縮寫。盡量簡單,傻瓜?。?BR>
《克羅談投資策略》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冊子,其中不乏有趣的例子和看似平凡的深沉底蘊。它讓我知道了進入贏家圈子所需要的并不是神奇的分析能力而是簡單的策略,也給我面對市場的眼光和思路來了一次革命。如果我能成為象克羅一樣的市場常青樹,如果有市場后學向我請教在市場上成功的秘訣,我將微笑著告訴他:“盡量簡單!”
責任編輯: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