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理性一定可靠嗎?如何在困境中做出正確判斷?怎樣增強自身的洞察力?如何升級自己的思維模型?個人與組織如何使用認知手段實現(xiàn)高效決策? 如果你想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妨讀一讀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加里·克萊因的新作——《掌控思維》。在這本書中,作者以認知與決策為核心,深入淺出地對個人和組織普遍面臨的決策問題進行了闡述與分析,并提供了數(shù)十種切實可行的思維模型與決策手段。作者表示,人類是天生的決策高手,只是我們對自己的認知能力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訓練,只要我們能夠“了解”認知、靈活運用認知維度的力量,就能在復雜的情境之下做出正確、明智的決策。 本文節(jié)選自《掌控思維》第九章,有刪減。薦讀之。 《掌控思維》 作者:[美]加里·克萊因 譯者:王楊 出版時間:2025年1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丹尼爾·卡尼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思考,快與慢》作者)和我對如何運用直覺有著不同的看法。 我們都認為,在一個合理連貫的環(huán)境中,通過反饋和經驗獲得信息時,直覺是有價值的。直覺并非絕對正確。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直覺確實很有用,也是我們可憑借的最好的判斷標準。即使我們不該完全相信直覺,至少應該聽從直覺,因為它是我們的經驗的反映。 卡尼曼建議在收集客觀數(shù)據(jù)之后,而不是之前,運用直覺做出判斷。 但我的觀點是,我們以模式匹配的形式從直覺開始,然后退一步經過深思熟慮,進行慎重的評估,還可以通過心理模擬的形式,想象一下如果我們采取行動可能會發(fā)生什么。 卡尼曼和我,究竟誰對? 我認為這個問題提得不好。在面對有分歧的觀點時,應該這么問: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先運用直覺,在什么情況下應該把直覺放到最后? 我認為先做分析是有好處的,把大的選擇分解成一些小的部分,可能的話對這些部分使用客觀標記,再據(jù)此做出判斷。 根據(jù)一組候選人的經驗水平、抗壓能力、在不同測試中的表現(xiàn),以及是否愿意表現(xiàn)出主動性,可以做出比考慮是否提拔一個人所進行的全面判斷更準確、更精細的判斷。如果先出現(xiàn)總體直覺,它勢必會影響單個維度上的判斷。 一旦認定某個候選人不合適,你就很難對他的個人特質做出公正的評估。用卡尼曼的話說,你會對個體特質產生偏見。 在我看來,要想解讀直覺,就得從直覺開始。一旦你已經按組成維度和特征對選擇進行了分解,你的第一印象——直覺就已不復存在,或者至少已經扭曲。 想想拋硬幣的練習,看看到底該做什么。你一定不想受硬幣反彈的擺布。拋硬幣的目的是評估你對結果的感覺——是感到欣慰還是失望。這就是你對直覺進行評估的方法。 以直覺開始或以直覺結束的條件是什么?以下是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 1. 你的經驗水平是高還是低?如果經驗水平低,應該用卡尼曼的方法,因為你的直覺不可靠,最后再考慮直覺。 2. 你的時間壓力大不大?如果時間緊,那么你就無法按照卡尼曼的建議對選擇進行分解。 3. 你對分析框架有多大信心?如果分析框架的各個方面是經過時間檢驗的,且已被證明有價值,那就沒問題。但如果分析框架的各個方面是動態(tài)創(chuàng)建的,那就不一樣了。僅僅能夠分解一個決策并不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因為各方面可能出現(xiàn)重疊,你有可能會錯過選擇的重要方面,也可能看不到所選方面沒有反映出來的問題。 4. 你在做的是什么樣的決定?要是人事選擇決定,我建議采用卡尼曼的方法。在我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中,我能想到好幾次自己憑直覺雇用候選人的經歷,結果證明,這類決定簡直就是災難,還有幾次我放棄了候選人,結果證明,他們是明星員工——可已經為別人工作了。這類決定有時被稱為“砍樹”,因為你一旦做出了選擇,就再無回轉余地。你不可能在砍樹砍到一半時再改變主意。相較之下,如果你正在做的是“修剪樹籬”的決定,就可以根據(jù)你喜歡的結果做出調整。你可能在經營一家餐館,正擬訂菜單,你會觀察你的顧客喜歡吃的是什么,不喜歡點的又是什么。你會改變菜品的種類、對菜品的介紹或菜品的制作方式。此時,你正在獲得反饋并有所發(fā)現(xiàn)。你不希望被最初的分析所困,也不希望因此產生偏見。 5. 你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如果你是思想開放的人,則更有可能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調整和修正。相反,如果你傾向于固定不變,不想受直覺影響,拒絕改變想法,那么就應該推遲做出直覺判斷。 6. 目前的形勢穩(wěn)定嗎?如果情況變化沒那么快,你可以不慌不忙地開始分析。如果形勢極不穩(wěn)定,那么可能你的分析還沒做完就已經沒用了。 7. 目標有多明確?如果你正在處理的任務結構不合理,目標也不明確,那么你就需要依靠直覺來適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而最開始的分析不能也不應該指導你很久。 8. 你在和他人共同協(xié)作嗎?如果是的話,他們可能想要你提出堅持自己選擇的理由。因此,將整體選擇分解成更小、更容易理解的部分進行分析,比僅僅說“我覺得這是對的”更有可能讓團隊成員滿意。 9. 你能先把直覺擱在一邊嗎?人事選擇的決策可能意味著在面試候選人之前,而不是之后,就得對每個人的證明材料進行審查,并進行細致的評估。 以上內容帶給了我們什么樣的思考?我想我們對客觀數(shù)據(jù)的價值和直覺的價值都會認同。決定如何考慮這九個因素并非易事。做出這個決定需要良好的判斷、仔細的分析、豐富的經驗和及時的反饋。希望本文能帶給各位更多的思考和分析,也希望本文能加強各位的直覺。 尋找數(shù)據(jù)、算法、技術 時代的原生力量! 提升認知維度X拓展認知視角 豐富認知能力X做出明智決策 【內容簡介】 絕對理性一定可靠嗎?如何在困境中做出正確判斷? 數(shù)據(jù)是怎么“欺騙”我們的?人工智能如何為我們所用? 創(chuàng)新者為什么往往叛逆?怎樣增強自身的洞察力? “讀心術”是怎么練成的?如何升級自己的思維模型? 個人與組織如何使用認知手段實現(xiàn)高效決策?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做出正確的決策,對個人、組織乃至國家都至關重要。在這本書中,作者克萊因有力地駁斥了“人類是非理性決策者”的傳統(tǒng)心理學觀點。他強調,我們應該打破對理性與數(shù)據(jù)的崇拜,重視經驗與直覺的力量。通過訓練自身的認知能力,優(yōu)化心理型,人類完全能夠主動做出最優(yōu)的選擇。 全書以認知與決策為核心,從認知維度、思辨思維、專業(yè)知識、決策訓練、洞察力等多個方面深入淺出地對個人和組織普遍面臨的決策問題進行了闡述與分析,并提供了包括自然主義決策、影子對手訓練、事前檢討法在內的數(shù)十種切實可行的思維模型與決策手段,旨在幫助讀者在復雜多變的現(xiàn)實世界中靈活應對困境、掌控思維、增加洞見,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作者簡介】 加里·克萊因 (Gary Klein) 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學會和美國人因工程學會成員,宏觀認知有限責任公司的高級科學家,著有包括《洞察力的秘密》《直覺定律》在內的多部作品。 克萊因在1989年發(fā)起并引領的自然主義決策研究改變了認知心理學的格局,讓研究焦點從傳統(tǒng)實驗室環(huán)境中對人類偏見和判斷錯誤的關注,轉向人們如何在現(xiàn)實世界中運用直覺和經驗有效決策。 他和他的研究團隊長期保持著與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yè)的緊密合作,致力于幫助更多組織與個人優(yōu)化認知模型,提高決策效率。 責任編輯:七禾研究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wǎng)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 ![]()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