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主導建立起來的戰(zhàn)后全球機制,無法持續(xù)地維持和管理超級大國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經濟與貿易領域?!痹诘诙猛鉃┙鹑诜鍟?,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說道。 他表示,新冠疫情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帶來了劇烈震蕩,但疫情本身并不會帶來新的變化,而只是此前既有趨勢的加速劑——疫情爆發(fā)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全球不平等現(xiàn)象不斷加劇,經濟貿易自由化進程早已放緩。 他認為,各國“基本的共同利益”就是和平與繁榮,各國一要共同管理全球公域、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zhàn),二要就如何應對全球挑戰(zhàn)達成最低限度的協(xié)議,開展有紀律的、基于規(guī)則的合作。 特別地,在貿易協(xié)商方面,超級大國需要就產業(yè)政策、知識產權、貿易開放、投資開放這四個主要領域重啟談判?!霸诶硐肭闆r下,談判是在國際多邊框架下進行,而不是像特朗普政府那樣,在純雙邊的框架下進行?!瘪R丁·沃爾夫表示。 談及美國大選及其影響,馬丁·沃爾夫稱“it will change everything and nothing”—— 它會改變一切,因為拜登政府會重新參與多邊框架、重新加強與盟友的關系、重新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zhàn)、重新?lián)肀Э茖W。 它什么都無法改變,因為美國仍然是一個嚴重分裂的大國,比過去更具防御性、更崇尚保護主義。最重要的是,比起過去,美國會對中國的科技發(fā)展等保持更加警惕的態(tài)度。 “總之,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是如何盡可能在多邊框架下、在不導致國際關系完全崩潰的前提下,盡可能有效地管理國際關系。解決中美沖突是不可能的,但管理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他強調。 以下為馬丁·沃爾夫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的演講全文。 中文實錄 我的基本觀點是,我們當前面對的國際局勢是前所未有的。 我接下來要談的幾個問題是:世界經濟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新冠疫情帶來了哪些影響?在當前大國競爭的時代,全球治理將會如何演變、應該如何演變?區(qū)域主義(regionalism)在當前國際環(huán)境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美國大選結果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首先談談基本觀點——我們當前面對的國際局勢是前所未有的。 自二戰(zhàn)以來,世界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兩個相互對抗的超級大國——它們在所有領域都堪稱超級大國,且兩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結合、彼此之間也深度融合。 這種關系與冷戰(zhàn)有著根本不同。冷戰(zhàn)時期,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與蘇聯(lián)在經濟上是完全割裂開來的。冷戰(zhàn)實質上是戰(zhàn)略和意識形態(tài)的競爭,這與現(xiàn)在的情況完全不同?,F(xiàn)在的情況與后冷戰(zhàn)時代也有著本質區(qū)別,因為從所有重要的領域來看,當時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 今天的國際形勢更像是一戰(zhàn)前。工業(yè)革命之前,不可能出現(xiàn)當下的格局,因為當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經濟。但是,在一戰(zhàn)前,世界上至少有五六個強國,都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世界經濟,而且那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占絕對主導地位。當時的強國有英國、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和日本。20世紀初,中國還未能入列全球強國。 所以當前的國際局勢是前所未有的。在此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出,以美國為主導建立起來的戰(zhàn)后全球機制,對于調節(jié)超級大國之間的關系并不十分奏效。 這些全球機制無法持續(xù)地維持和管理超級大國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大國關系最發(fā)達的領域——經濟與貿易。 這種機制失能有五個根本原因: 第一,國際規(guī)則與機制的結構不完整,在貿易、技術和投資領域有著重要缺陷。 第二,目前的國際規(guī)則對超級大國行為構成的約束力非常薄弱,這是一個內在的、不可避免的缺陷。 第三,目前的國際規(guī)則無法迅速適應全球競爭格局發(fā)生的深刻變化。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2001年的中國了,但我們卻未能及時應對這種變化、相應調整國際規(guī)則與大國關系。 第四,目前的國際規(guī)則從根本上深刻依賴于主權國家之間的信任,這是支撐其運作的根本。主權國家的合法權威與權力永遠是支撐國際秩序的根本。 第五,恰恰是在我們最需要大家都信任的全球規(guī)則體系時,這種信任不可避免地會崩潰。就是因為這種信任的瓦解,國際規(guī)則體系才無法繼續(xù)發(fā)揮作用。 第二個問題:長期來看,全球經濟是如何演變的?新冠疫情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毋庸置疑,新冠疫情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沖擊,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帶來了劇烈震蕩。比起以前,此次經濟衰退對更多國家產生了不利影響。與以往危機相比,今年預計會有更多的國家陷入衰退,經濟大幅下滑。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人能幸免。 預計中國將是今年唯一一個實現(xiàn)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但也不會增長太多。我此前也提到,疫情將對經濟產生長期影響,因為其沖擊太強,會嚴重損害全球經濟和各國經濟。總體來看,目前的形勢正在印證這一判斷。 但我們需要更清楚地認識新冠疫情發(fā)生的背景——疫情來襲時,我們其實已經面對著諸多挑戰(zhàn)。上一場金融危機僅僅過去了12年。因此,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經歷的最大兩次震蕩,都發(fā)生在這短短的12年間。 尤其是在西方世界,我們普遍未能恢復危機前的增長率,所以比起我們13、14年前設想的情況,我們目前實際上要窮得多。同時,疫情爆發(fā)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全球不平等現(xiàn)象不斷加劇,大多數(shù)人收入增長非常不理想,這種情況在很多國家——事實上在所有西方國家——都廣泛存在,在美國尤為突出。 金融危機加上長期的不平等加劇,導致了西方國家民粹主義抬頭,特朗普(的當選)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點。 事實證明,金融危機也成為了全球化進程包括貿易發(fā)展過程中的轉折點。危機后,全球貿易增長經歷了大幅放緩,再也未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活躍程度。 此外,我們要清楚,最近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重要事件是中國入世,而那已經是將近20年前的事了。因此,早在金融危機之前——更是早在新冠疫情之前——經濟貿易自由化進程就已經開始放緩了。新冠疫情是全球經濟經歷的又一負面沖擊。 第三個問題:新冠疫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我認為疫情是此前所有既有趨勢的加速劑。疫情本身并不會帶來新的變化,只是加速了之前的各種變化。 疫情凸顯了不平等現(xiàn)象,尤其是西方社會的不平等——疫情對欠缺專門技能的勞動力、年輕人、帶孩子的母親和少數(shù)族裔產生了更大的沖擊,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 疫情也凸顯了各國之間的深刻的不平等,特別是享有政策空間的國家和缺乏政策空間的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疫情極大地加速了科技的運用,讓國際經濟更迅速地適應、轉向更加“虛擬”的當下與未來;疫情也加速了大國關系的破裂,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各國就疫情問題相互推諉責任。 以上這些是顯而易見的,但我還想強調,我們目前還是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不管是疫情的走向還是經濟的發(fā)展。這可能涉及到我們經歷的這些震蕩所產生的長期影響。 第四個問題:在當前大國競爭的時代,全球治理會如何演變? 我們需要對“基本的共同利益”有一個清晰的定義。我認為,各國“基本的共同利益”就是和平與繁榮。 第一,為了捍衛(wèi)“繁榮”這一共同利益,我們需要共同管理全球公域(global commons)、應對全球挑戰(zhàn),特別是氣候變化。 第二,各國需要就如何應對全球挑戰(zhàn)達成最低限度的協(xié)議,才能維護和平與繁榮。根據(jù)過去的經驗,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要需要開展有紀律的、基于規(guī)則的合作。 在貿易領域,超級大國需要在兩個方面發(fā)力—— 第一,它們需要在國內政策的自由度上達成更多的統(tǒng)一和一致,主要包括技術空間(technology space)、調整過程(adjustment process)、暫時性保護(temporary protection)措施以及產業(yè)政策(industrial policy)四個領域的國內政策。各國應享有怎樣的國內政策空間?應共同遵守怎樣的規(guī)則? 第二,為了更好地管理上述領域的關系,需要在哪些重要國際規(guī)則上重啟協(xié)商?這是超級大國需要考慮的問題。鑒于中國當前的經濟規(guī)模與近年來的發(fā)展,相關協(xié)商必然涉及到中國應承擔怎樣的責任。 貿易協(xié)商涉及四個主要領域:產業(yè)政策、知識產權、貿易開放、投資開放。我認為這些領域的規(guī)則都需要重新談判。在理想情況下,談判是在國際多邊框架下進行的,而不是像特朗普政府那樣,在純雙邊的框架下進行。 我認為,關貿總協(xié)定、世貿組織的歷史表明,大國在多邊框架下達成協(xié)議要比在雙邊框架下容易得多,因為在雙邊框架下達成的協(xié)議中,總有一方會認為自己做出了“有失顏面的”(humiliating)妥協(xi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愿意做出這種讓步。 所以,我們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其實已經很清晰了。當然,我對于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并不特別樂觀,但是我認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第五個問題:區(qū)域主義(regionalism)在當前國際環(huán)境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我認為區(qū)域主義必定會不斷增長,而且這會導致幾個大問題。 全球性的大國有著全球性的利益,而這些利益不可避免地存在重疊和沖突。全球性大國沒有純粹的區(qū)域性利益,所以區(qū)域主義對它們來說永遠不夠。 當然,我們需要建立一定的規(guī)則,來管理區(qū)域關系,這恰恰就是世貿組織成立的初衷。否則,區(qū)域主義就會演變成圍繞特定范圍利益的戰(zhàn)爭,而區(qū)域之間的界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界定不清的情況。這也是美國政治家Cordell Hull推崇非歧視原則(non-discrimination)的原因。 最后一個問題:美國大選及其影響。 我認為,美國大選的結果會改變一切,同時,什么都無法改變(it will change everything and nothing)。 它會改變一切,因為拜登政府會重新參與多邊框架、重新加強與盟友的關系、重新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zhàn)、重新?lián)肀Э茖W。 它什么都無法改變,因為美國仍然是一個嚴重分裂的大國,比過去更具防御性、更崇尚保護主義;最重要的是,比起過去,美國會對中國的科技發(fā)展等保持更加警惕的態(tài)度。 總之,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是如何盡可能在多邊框架下、在不導致國際關系完全崩潰的的前提下,盡可能有效地管理國際關系。解決中美沖突是不可能的,但管理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 責任編輯:翁建平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wǎng)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 ![]()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