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期間,外圍市場整體走勢較好,幾個主要大宗商品都累積了一定漲幅,尤其是原油從77美元沖至83美元附近,美元指數持續(xù)回落,這種累積效應比將會進一步激發(fā)資金做多熱情。從LLDPE盤面上看,前期由于擔心宏觀政策出臺和雙節(jié)來臨應持謹慎投資態(tài)度所引發(fā)的資金離場的條件均已不復存在,而且當前LLDPE持倉量與上一波上漲建倉時持倉量接近,因此筆者認為,節(jié)后LLDPE將延續(xù)上漲之旅。 宏觀經濟:美日歐再啟量化貨幣政策 從世界經濟復蘇狀況看,當前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諸多變數,再啟寬松貨幣政策依然是美、日、歐防范經濟風險的必備選擇。近日,美國、日本及英國等主要國家央行紛紛出臺大規(guī)模購買資產政策,這成為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fā)以來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前奏曲。日本央行打頭陣,于10月5日意外宣布調低利率,將指標利率目標調至0—0.1%的區(qū)間,為近兩年來首次下調利率。此外,日本央行還將創(chuàng)建基金用以購買日本公債和其他資產,以刺激疲軟的經濟。市場預計,美聯儲將于11月初接過日本央行的接力棒,而英國央行已在“場邊熱身”,英國央行委員普深近期呼吁英國央行重啟收購資產計劃以支撐經濟??紤]到當前的國際經濟環(huán)境和國內的經濟數據,筆者認為,中國也不會放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入加息周期的可能性應該不大。整體來看,全球不會改變中長期流動性充裕的整體格局,商品市場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偏多控制格局可能性亦不大。 原油市場偏強振蕩 美日再啟寬松貨幣政策,歐元區(qū)也將寬松貨幣政策作為防范經濟風險的必備選擇,市場保持充足流動性的態(tài)勢不變,故利多原油。從資金面來看,截至9月21日,CFTC公布的原油非商業(yè)多頭持倉保持在28.7萬張左右,增加了1萬張,空頭持倉24.3萬張,增加4.5萬張,持倉為凈多頭43.9萬張,資金做多需求增加。從基本面來看,EIA最新公布的原油報告顯示,美國原油庫存上升309萬桶,至3.60億桶,汽油庫存減少265萬桶,至1.1994億桶。通過數據分析,盡管成品油有所減少,但考慮到汽油和原油較去年同期相比都處于高位,而且煉廠設備利用率依然高企,因此,原油后期庫存壓力依然很大。 綜合以上分析,美國原油庫存、下游成品油庫存均高企與煉廠的高開工率同原油即將步入需求淡季事實的背離,使得原油基本面陷入利空格局。同時,當前世界經濟環(huán)境和原油市場主力資金是原油上漲的背后主要推手。原油多空交織,后市振蕩,但考慮到原油短期內利多因素較多,故原油近期將保持偏強振蕩格局。 LLDPE供需兩旺 供應方面:聚乙烯1—8月份累計產量為672.8.萬噸,同比增加173萬噸,增幅為34.6%;1—8月份累計進口量為493.72萬噸,去年減少2.45%;合計1—8月份供應量(產量+進口量)同比增加14.51%,因此今年以來釋放的產量仍然充足。石化于7月中旬陸續(xù)開始檢修的裝置基本都以結束,并重新開工生產,后市產能釋放基本能保證充足,故供應方面壓力進一步增大。 需求方面:LLDPE下游需求中,占比最大的是包裝膜,即塑料薄膜,比例在75%左右,其需求基本穩(wěn)定。也就是說,下游廠家雖然對市場價格持觀望態(tài)度,可能不會出現集中備貨行情,但為滿足生產需要,對上游原料的需求是可以保證的。從相關數據可以看出,塑料薄膜的產量較去年同期還是有較為穩(wěn)定的增長的,其中8月份增長率為8.6%,前8個月產量的平均增長率為16.7%。而從農膜產量來看,月度產量保持穩(wěn)定增長,農膜消費也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9、10月份為大蒜地膜生產季節(jié),今年前期大蒜等農產品價格上漲,可能引發(fā)大蒜種植面積擴大,從而增加農膜方面的需求。通過測算,塑料農膜8月份同比增長率為34.4%,而9、10月份為地膜需求旺季,我們有理由相信塑料農膜會保持一個更高的增長率。 就今年國內的塑料產量或薄膜和農膜的產量來說,月度累計產量增長率(18.83%)同比高于PE月度供應量的增長率(14.51%),因此我們認為,2009年的過量庫存已有所消耗,而且從當前市場缺貨現象也能折射出之前高庫存現象已不復存在。雙節(jié)已經結束,資金重新入市值得期待,需求將拉動行情繼續(xù)走高。 后市預測 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諸多變數,美日再啟寬松貨幣政策,歐元區(qū)也將寬松貨幣政策作為防范經濟風險的必備選擇,當前商品市場寬松流動性的態(tài)勢不變。從LLDPE產業(yè)鏈看,原油短期利多因素較多,保持偏強振蕩格局,上游支撐LLDPE價格上漲;LLDPE市場當前供需兩旺,在經濟環(huán)境利多的背景下,下游制品產量拉動行情同樣值得我們期待。因此筆者認為,LLDPE節(jié)后仍將延續(xù)上漲行情。 責任編輯:翁建平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