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及3月份主要經濟數據今天公布,市場普遍預期當月CPI會再度“破5”,甚至超越前期5.1%的高點。與此同時,國家發(fā)改委年內第二次上調成品油價格,汽柴油價格分別上調500元/噸和400元/噸,幅度分別為5.63%和4.9%,為新機制實施以來第二大幅度。分析人士認為,在目前市場環(huán)境下,自去年四季度以來,連續(xù)四次上調油價,將對國內穩(wěn)定通脹預期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國際油價不斷高企,也為未來經濟復蘇形勢蒙上陰影。 領先的油價 落后的機制 國內現行的成品油調價機制始于1998年,即標的國際油價的22日移動價格變化超過上次調價時4%,同時距離上次調價也超過22個工作日,即可以相應上調價格。 該調價機制在2009年年初曾較大幅度調整,主要是標的地區(qū)改變,從紐約、鹿特丹和新加坡轉變?yōu)楸焙2紓愄?、阿聯酋迪拜和印尼辛塔。其中,布倫特是國際最主要現貨貿易基準油價,全球有逾六成原油貿易與其相關,國內半數以上進口原油標的布倫特;迪拜主要為中東原油定價,受布倫特影響較大;印尼辛塔主要反映亞洲原油。國家發(fā)改委的調價公式中,三地油價按照一定權重進行加權平均,但發(fā)改委并未公布具體權重,筆者認為可能的比例是5:3:2。不過考慮到輿論壓力,發(fā)改委的調價一般都會向后推遲數日,因此每次調價時三地的22日均價變化基本已經超過4%。 該定價機制已運行超過10年時間,期間國際能源市場變化巨大,低油價時代早已一去不返,而國內能源消費卻仍在急劇增長。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存在太多弊端:一是反應速度偏慢,在目前油價傾向于長期振蕩的情況下,價格調節(jié)滯后對煉廠生產排期影響較大,不利于調整需求結構;二是機制過于透明,容易造成人為的供給短缺;三是4%的調價范圍并不合理,4%的波動雖然可以熨平市場價格波動,但靈活度較差,易于造成成品油批零倒掛的現象出現。 油價上調恐再推CPI上高位 由于目前油價整體表現強勢,成品油調價早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早在3月22日,距離上次調價22個工作日之時,成品油調價條件就已滿足。發(fā)改委之所以一直拖到清明節(jié)之后才上調,主要是考慮到目前的通脹環(huán)境和兩會、清明的出行高峰。 雖然此次調價已經較為滯后,但對于國內目前嚴峻的通脹預期,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本次調價可能會導致4月CPI上漲0.4—0.5個百分點。柴油主要用于運輸和農業(yè)等行業(yè),其價格的上漲會直接導致相關行業(yè)利潤降低,導致成本轉移,助推PPI上揚和CPI傳導。 “三桶油”利潤分配遭質疑 雖然此次調價已經較為滯后,幅度也并不算高,卻仍受到了廣泛質疑。民眾普遍質疑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合理性,主要的依據就是橫向與美國成品油價格的對比,以及縱向與2008年油價的對比。NYMEX上市的RBOB(氧化混調型精制無鉛)汽油期貨近月合約4月6日收盤價3.19美元/加侖,折合人民幣5.52元/升,低于此次發(fā)改委調價后汽油價格近40%,而且其品級還高于國內的93號汽油。而美國能源部公布的3月28日至4月3日的全美汽油零售均價為3.737美元/加侖,較國內也低逾20%。此外,2008年油價140美元,而當時國內汽油價格僅5.92元/升。雖然自2009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xù)攀升,但較2008年的最高水平也低近25%,但汽油價格卻較2008年7月高32.5%。 與美國相比,國內成品油稅負偏高,不過西歐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成品油稅負更高。目前國內成品油稅負約30%—40%,日本和西歐在50%—70%,美國僅15%—20%。因此美國成品油價格表現偏低,西歐和日本等地的汽油價格比國內價格高50%—80%不等。 適當提高成品油價格以降低國內能源的消費也并非壞事。即便是美國,面對日益棘手的中東局勢及世界多元化格局的深化,其能源布局也開始逐步收斂。此外,美國近兩年來提高成品油征稅、減少大排量汽車生產、開采近海原油、加大生物能源投入的呼聲也不斷高漲,而與此同時,國內汽車銷量卻不斷刷新歷史紀錄。筆者認為,可對汽油征收較高消費稅,而對柴油進行一定稅收補貼,國內汽車價格偏高,相較而言,汽油價格偏高并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太明顯影響,但柴油關系到國民經濟眾多方面,其價格過快上漲勢必影響整個實體經濟環(huán)境。 此外,“三桶油”去年的高額利潤也是引發(fā)民眾對油價上調不滿的一大因素。根據三家公司年報顯示,去年總利潤高達2650億元。從盈利結構來看,除中海油半數利潤來自海外,中石油和中石化絕大部分利潤來自國內市場,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受益于去年石化產品格上漲。同時,低利率也給油企帶來了福音,而去年全年原油均價不足80美元。通過壟斷獲得的巨額利潤難以被民眾分享,相反,2008年國際油價暴跌之時,卻又紛紛向政府伸手要求支援。在“三桶油”高額利潤的背后,是民眾沉重的負擔、飛漲的CPI及對社會總需求的抑制,更有對民營煉油企業(yè)生存空間的擠壓。市場需要油企降低利潤水平,向下游讓渡利潤。據悉目前煉廠利潤率縮減已較去年同期降低近四成。 未來油價難言樂觀 就目前而言,中東的動蕩局勢仍是籠罩在能源市場上的陰霾。目前,美國能源的戰(zhàn)略布局已從中東抽往美洲,加拿大和墨西哥近兩年來成為美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而非常規(guī)能源油砂、頁巖油氣等都是美國較為看重的資源,實際上,對比去年NYMEX和ICE的天然氣價格走勢,可以較為清楚看到目前美國改變戰(zhàn)略重心后的成效。美國戰(zhàn)略倚重的轉移,勢必會造成中東勢力真空,未來中東格局將會更加復雜。 此外,日本震后對能源有較大需求,會進一步加大東亞局部地區(qū)能源供給壓力。同時對核電的抵制,也會進一步加強對燃料油、柴油和天然氣的需求。目前全球范圍內有30個國家,442座反應堆在運行,占全球總發(fā)電量近17%,2020年總功率有望達到5.5億千瓦。假設有30%的核電被其他發(fā)電資源所取代,也有1.6億千瓦的缺口。按照“火電:水電:新能源=6:2:2”的比例以及火電中“煤:天然氣:油品=5:3:2”的比例來算,未來油品發(fā)電的增量將在2000萬千瓦,以1噸柴油發(fā)電2000千瓦時計算,新增柴油需求量將達25萬噸/天,對應原油需求量接近800萬桶/天,為目前全球日消費量的10%左右。 筆者預計油價后期仍有較大可能性維持強勢,雖然短期面臨回落風險,但年內均價也有望達到105美元(WTI),國內成品油價格年內可以能繼續(xù)上調,油價“8時代”已經不遠。(中證期貨 周晉) 責任編輯:翁建平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