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嚴厲監(jiān)管之下,如何合規(guī)推廣?七禾網真誠推出“私募機構推廣服務體系”
近日,七禾網期貨中國劉健偉走訪了杭州大黃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并與大黃蜂投資的交易總監(jiān)鄭彬先生、市場總監(jiān)陳燕女士深入交談。以下內容是期貨中國劉健偉對本次【走進私募圈——大黃蜂投資】的體驗和總結。 相關鏈接: 期貨中國專訪鄭彬:面對行情 結自己的網 釣自己的魚http://yfjjl6v.cn/article/142278-1.html 大黃蜂——我們都是交易員 有那么一種生物,它們不能獨立、個體存在,如果脫離了團隊,它們很快就會消亡;有那么一群人,因為志同道合、因為有著共同的期貨情結或者稱之為夢想走到了一起?!懊鄯洳荒塥毩⑸娴娜后w性生物,它們只能依托蜂巢生存,天生具備合作精神,內部機構簡練,分工明確,協(xié)作高效,大黃蜂投資的名稱也是由這個寓意得來的?!编嵄蛑烂恳粋€來訪者都會對公司的名稱非常好奇,一開口便釋疑名稱的由來?!拔覀兊墓境闪⒁埠芎唵?,幾個志同道合的交易員,大家的交易史都很長,都有連續(xù)的盈利經歷,每個人的經歷都很類似,對市場也非常敬畏,認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在互相的聊天中,發(fā)現(xiàn)這個市場的機構化時代要來了,而作為個體交易員,生存環(huán)境將越來越惡劣,于是經過協(xié)商,2013年4月大家共同發(fā)起,成立了大黃蜂投資?!碑敃r市場上MOM并不流行,真正做MOM的公司也非常少,但是就因為大家有同樣的夢想,同樣的理念,這支團隊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 公司非常簡單,門口甚至沒有公司的LOGO,只有室內幾排整齊的電腦桌和電腦頻幕上跳動的K線圖才讓人明白這是一家投資公司?!拔覀兇簏S蜂(”大黃蜂投資”以下簡稱”大黃蜂”)就是一個純交易型的公司,我們沒有營銷團隊,公司的成員清一色的是交易員,我也不是什么公司領導,我只是交易團隊中的一員。”在之后的交談里,“交易員”這個詞被鄭彬不斷地提及。 放棄自我 尊重客觀 形成準確的盤感或許是每個交易員夢寐以求的事情,鄭彬卻不這么認為,在他眼里,初期階段盤感是自我的認知,人會被盤感左右,依靠盤感一會兒賺錢一會兒虧錢,再加上忽略掉資金管理,往往復復地在市場里被戲弄。鄭彬對這樣的經歷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初入期貨市場的他與很多投資者一樣,被市場的暴利所吸引,想通過市場賺大錢,但事與愿違,不但沒賺到錢,還連續(xù)虧錢,虧錢虧到了對自己整個人生信念都可能毀滅的程度,之前覺得自己很優(yōu)秀,但到了這個市場卻怎么做怎么虧,非常的絕望,他便會去想,為什么會這樣?這時興趣點就發(fā)生了變化,從想賺錢變成了為什么會這樣,研究的點不一樣了,由金錢變成興趣的時候,鄭彬的整個交易人生發(fā)生了改變。 “徹底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認為自己是無能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改變了。”這就是鄭彬口中的“放棄自我”,當交易員放棄盤感就是放棄自我的過程。放棄自我是否意味著不自信?是否會對交易產生影響?面對筆者的疑問,鄭彬笑言不自信未必是件壞事,放棄自我的時候,就是你尊重客觀,不帶自我強加于市場的想象做交易的時候。他開始完全依靠技術面的各項曲線、指標去判斷交易方向,也正是如此,鄭彬短短1年多時間就走出了交易思路的迷茫,2008年實現(xiàn)了盈利。 總有一個錯誤在你身邊——利弗莫爾 “一個成熟的交易員他自己的內心是清楚的,年度的虧損是必然現(xiàn)象不是偶然現(xiàn)象?!痹卩嵄虻难壑?,所有的交易員必然都會經歷年度性虧損,根本性的原因是市場的不確定,并且作為一個交易員,虧錢的那次往往是他資金量最大的那次,往往是在階段性壯大的時候開始虧錢,市場永遠是讓大部分人去賠錢的?!懊餍墙灰讍T與市場上默默無聞的交易員,在我心里他們都是同樣偉大的,所謂的明星交易員只是被市場包圍了,被資金方追捧了,但從交易領域來講,跟別的交易員沒有差異,都是普通人,都會經歷同樣的事情——虧損?!编嵄蚺e了古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的例子,交易員的交易歷程就有如西西弗斯推石頭的過程,推上去又滑了下來,然后繼續(xù)推,這樣的歷史往復性地發(fā)生,就是因為交易員會虧損的必然性。 實踐MOM的可行性將會是一個有意義的事情 國內的期貨市場逐步向機構化時代轉變,市場上大量的機構出現(xiàn)也讓眾多人驚呼“狼與狼的競爭時代”來臨了,現(xiàn)在很多機構動輒就發(fā)行幾個億的產品,而整個市場總保證金規(guī)模又沒有明顯地擴大,這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情形呢?鄭彬拿牌局做了形象的比喻,4個人打牌,1個是經過專業(yè)訓練的,那肯定就能贏另外3個,而現(xiàn)在的市場就有如參與牌局的4個人都是經過專業(yè)訓練的,那到底誰會贏?肯定是不確定的。今天看到這個交易員的資金曲線很漂亮,但也許下一個出局的就是他了?!拔覀円龅木褪潜M可能地把單個交易員的這種不確定因素降低。我覺得我們是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交易員的年度虧損是注定的,那怎么對管理的資金負責?怎么對投資者負責?”鄭彬認為這正是大黃蜂要做的事情,大黃蜂交給投資者的業(yè)績是盈利虧損對沖完以后的凈業(yè)績。大黃蜂做的是一種理念,市場的盈利一定是理念的正確,大黃蜂就在實踐一個事情——MOM模式的可行性。 “大黃蜂把志同道合、風格迥異、特點鮮明的交易員邀約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的保護機制,某個交易員不會因為年度上的虧損對他自己的交易生涯造成很大的打擊,我們有進入和退出的機制,當某個交易員的必然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時候,這個交易員暫時退居幕后,但是品牌、團隊還是很穩(wěn)定的,團隊的業(yè)績一直保持下來?!贝簏S蜂2013年發(fā)行的第一個基金專戶產品大黃蜂1號,非常好地驗證了MOM模式的優(yōu)點,該產品運行1年期間,產品凈值在1以下的僅幾天時間,之后一直都是凈值1以上,雖然在交易過程中團隊的每個交易員投資期間都有虧損,但產品的成績還是非常穩(wěn)定地處于盈利狀態(tài)。 “我們是在實踐一個理念,我們不是一個經營性的公司,不追逐資金,大家都懷著期貨情結嘗試著去做MOM這件事情,這也是我們大黃蜂成立的初衷?!编嵄虮硎緢F隊中的5個核心交易員個人操作的資金都比公司共同運營的資金多得多,大家在一起僅僅都是為了想實踐這個事情,如果做成了,將會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情:即保護了交易者,也對投資者負責。 志同道合 共筑蜂巢 “只有那些交易年限足夠長、經歷的東西足夠多的交易員會更加勇敢地承認交易市場波動的不確定,人在市場面前的局限性,沒有能力去解決必然年度虧損這個問題的交易者,才會愿意一起做MOM?!贝簏S蜂對團隊人員的選撥非常獨特,可能有的公司會要求新進交易人員必須如“白紙”般,有的公司會要求交易者提供靚麗的資金曲線,而大黃蜂卻偏偏要去選“不相信自己”的交易員,這也是大黃蜂的特長之一。 據市場的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市場上運行的期貨類基金專戶處于虧損狀態(tài)占一定比例,能夠運作公募基金產品的必然是經過期貨公司、基金公司、投資者謹慎選撥出來的優(yōu)秀基金經理,他們一定都有著優(yōu)異的歷史業(yè)績,當然,也沒有哪一個基金經理愿意自己運作的基金是虧損的,但是市場恰恰就證明了這個觀點,交易員必然會經歷年度的虧損。 “有的人在選拔交易員時可能更多的注重知識結構和理論層面的選撥,但事實上只要一個交易員用心,通過幾年的學習,理論層面是可以解決的,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比理論水平難解決的更多的是心理層面。”鄭彬多次強調自己就只是一個交易員,但就是這個“交易員”的身份,在選撥團隊成員時更加的懂得鑒別,“心理層面的界定和認知首先對選撥者就要有要求,如果一個人自己沒有做過交易,或者自己沒有穩(wěn)定盈利史的選拔者去選撥交易員,那么他是感受不到對方的心歷路程、交易歷程。如果沒有共鳴,光從理論上比較難鑒別一個交易員的好和壞?!?/p> 這樣的選撥標準在業(yè)內非常特殊,但鄭彬也表示:“我們做MOM,更多的時候是人家在選擇我們,而不是我們去選擇交易員,他們認同我們的理念,認同我們的團隊,才會加入我們?!?/p> 輕倉重倉在于對風險的認知 盡可能地展現(xiàn)交易員的生命力 既然大黃蜂走向了“機構化”,風險管理自然會提到重要的位置,七禾網在走訪多家私募機構后也發(fā)現(xiàn)很多公司的風險管理體系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在風險控制的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有明顯的區(qū)別,就拿倉位控制來說,有的公司注重輕倉,而有的公司則會在機會來臨時重倉出擊并認為輕倉是對客戶的不負責任。面對這樣的分歧,鄭彬的看法非常淡然,市場上的交易方式和資金管理是多樣化的,但所謂的負責和不負責的前提必須是交易員是不是知道這筆單子下去可能會虧掉多少錢和隱藏的風險,如果不知道,那就是不負責任,如果他知道,那即使是重倉甚至滿倉,他也是負責任的,究其原因是交易員知不知道這筆單子的風險在哪里,對風險有了認知后,重倉也不是不可以。 鄭彬強調大黃蜂的MOM模式是盡最大可能地保持一個交易員的個體性和靈活性,因為這是他們生命力的展現(xiàn),如果用同一個模式去約束他們,那就同質化了,失去了MOM的本質意義。鄭彬同時指出,大黃蜂團隊的交易員雖然是獨立的,但也并不意味著對風險沒有控制,做投資就是用風險換取收益,大黃蜂在盡可能保持交易員個性的同時,對風險還是會有總的控制,具體的措施就是資金的調配,會預留一部分風險對沖資金。 跑好馬拉松 被動去等待市場的選擇 當筆者問及鄭彬大黃蜂未來的規(guī)劃時,出乎意料的聽到鄭彬表示:“我們未來沒有規(guī)劃,做的多大不是我們決定,市場是怎么樣我們不知道,未來是怎么樣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想抱著一種期待的心去做這個事情,我們是在做一種理念和一種感興趣的事情,而做感興趣事情干嗎要去關注結果?結果是自然而然的。做對了,市場就會認同你,認同你,你自然而然就擴大。如果你做的東西是錯的,市場不會認同你,你的結果是錯的,那就關門好了?!痹卩嵄虻男闹?,5年期的MOM產品只要每年都保持盈利,無論收益率的高低,這就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誠然,5年后大黃蜂的團隊可能和現(xiàn)在一樣沒有改變,但是筆者相信市場對大黃蜂的認知可能會因為5年的持續(xù)盈利而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談到機構的競爭時,鄭彬認為不用操之過急,這是一個馬拉松的比賽,市場常常會記住短跑的冠軍,卻忽略了馬拉松的冠軍,實際上他們同樣偉大。面對目前市場上許多私募機構發(fā)展迅速,鄭彬也坦言這是讓人羨慕的事情,大黃蜂也并不是不想做成那樣,而是缺少團隊去做。大黃蜂現(xiàn)階段要做的就是靜靜地去等待,只要有市場價值,市場就會認同你,只是認同的方式不同,有的可能是主動去抓取,而大黃蜂則選擇的是被動去等待認同者。 后記 拜訪了大黃蜂投資之后,筆者感觸頗深,在眾多私募機構如雨后春筍涌現(xiàn)出來的機構化時代,各家機構通過包裝自己、升級硬件、擴大管理規(guī)模等等方式讓自己足以應對競爭的時代,還有這樣一支不緊不慢,應用MOM模式單純地做著交易的團隊,或許他們并不奪目,但是市場會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東西并給予獎賞,在這個“狼與狼”競爭的時代,也許人們會發(fā)現(xiàn)有這么一個“蜂群”構筑了一個堅固的蜂巢?!按簏S蜂的商業(yè)夢想是什么?”在一個私募機構的分享沙龍活動上,有人也問出了筆者想問的問題。鄭彬回答道:“我們沒有偉大的夢想,我們只是在做一件大家都感興趣并且有意義的事情,如果真要說商業(yè)夢想,那就是去思考怎么樣為投資者負責,怎么樣彌補自身的不足?!?/p> 誠然,MOM模式的確可以降低單個交易員的不確定因素導致的風險,但是就筆者目前從市場上了解的情況來看,MOM模式仍然存在著交易員之間是否能穩(wěn)定融合的問題,目前國內市場多個以MOM模式組成的基金產品、理財產品據筆者了解大部分仍是虧損的,大黃蜂投資的MOM模式能否持續(xù)成功?讓我們拭目以待。 附: 杭州大黃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介 主營業(yè)務集中于金融資本市場,包括商品期貨、金融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和基金的投資管理與咨詢等。以國內期貨(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為主要投資方向,依靠系統(tǒng)化研究交易策略及風險管理策略,依托多品種多策略組合投資為主要交易方式。投資理念是在交易中規(guī)避系統(tǒng)性風險,追求管理金融資產的正收益。 公司著力實踐MOM模式,通過資產配置和精選管理人而非投資產品來進行資產管理。根據多策略交易體系疊加,避免虧損共振、有效規(guī)避系統(tǒng)性風險。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自營賬戶實現(xiàn)累計收益率95%,最大回撤率8.65%的業(yè)績。 于2013年7月發(fā)行第一期管理型基金產品:財通基金-大黃蜂1號資管計劃。 注:以上簡介由大黃蜂投資提供 鄭彬個人簡介 1973年生,核心交易員之一。江西財經大學畢業(yè),1994年開始接觸股票市場,2006年開始職業(yè)于期貨和外匯交易。期貨交易2008年至今保持持續(xù)盈利。 中線波段、主觀性系統(tǒng)交易,客觀分析市場,做眼見為實的反應式交易,追求穩(wěn)健盈利和復利式增長。具有豐富的交易經驗、扎實的理論功底。對交易的核心有深刻理解,有良好的交易心理及素質。在實戰(zhàn)方面熟悉各種風格的交易特點,具備豐富的交易管理、風險管理經驗。 陳燕個人簡介 投資市場總監(jiān),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yè),計算機專業(yè),4年證券期貨從業(yè)經歷,主要負責產品設計發(fā)行及渠道市場拓展。 核心團隊簡介 目前團隊核心交易員5名,均在期貨市場浸潤多年并穩(wěn)定盈利多年,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實戰(zhàn)經驗和風險意識,曾創(chuàng)造了驕人的實戰(zhàn)業(yè)績。本著為“小心翼翼,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從客戶資產保值增值角度出發(fā),保持連續(xù)5年以上的年均正向收益的交易記錄。 注:以上簡介由大黃蜂投資提供 本文由七禾網期貨中國劉健偉整理撰寫 七禾網期貨中國注:成績代表過去,未來充滿挑戰(zhàn)。 想要更便捷、更高效、更實時地了解高手訪談、交易心得、高手活動、交易培訓、招聘信息、基金產品等,就關注我們的微信平臺吧,平臺號“www7hcncom”、中文名“七禾網”,或者直接登錄微信掃一掃以下二維碼: 以下部分內容,基金產品合格投資者方可閱讀,請登錄或注冊認證后查閱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