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中國11、做期貨交易,需要正確的交易理念,也需要精湛的交易技巧,就您看來,是理念更重要還是技巧更重要?為什么? 李志康:這也就是“道”與“術”的關系,兩者不可或缺,“道”虛無而無處不在,又必須用“術”來表達和體現(xiàn);而“術”有其局限,正反映出所有道理要落地必須接受“時”和“空”的局限,期貨市場就象包羅萬象的世界可以包容各種千變萬化的模式和策略,只是對應其存在的“時”、“空”不同。事實上每種交易方式都有其相應可趨利避害獲得利潤生存的一面,只是其對應的“時”、“空”在哪里,這就象金字塔生態(tài)系統(tǒng),獅子有獅子的活法,螞蟻有螞蟻的生存之道,你必須找到自己的“時”、“空”定位,正確使用自身的資源去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期貨中國12、有人認為行情不可預測,有人認為行情可以預測,您怎么看?您覺得一個個體是否具備準確預測行情的能力?金融市場的波動有偶然性、隨機性,也有必然性、規(guī)律性。從短期波動來看,是偶然性、隨機性更多,還是必然性、規(guī)律性更多?從長期波動來看,是偶然性、隨機性更多,還是必然性、規(guī)律性更多? 李志康:金融市場波動的偶然性與隨機性同樣是動態(tài)存在的兩個面,由于決定市場運行的要素疊加起來非常復雜,組合出的結果更無法確定。所以總體建立在概率的基礎上,對不同的交易模式、不同的市場角度、或不同人的不同分析方法,市場都有適合甚至非常吻合的時候,同時也有非常不適合甚至完全相背離的時候。因此有人認為行情可預測,有人認為行情不可預測;有人這段時間預測正確、下段時間預測完全出錯,同時也正是因為市場本身博大精深、撲朔迷離,而人的認知和應對有天然的局限性。因此,任何人、任何方式的必然性、規(guī)律性預測都是有很多條件或前提制約的,是有范圍或程度限制的。而不存在時空制約或前提制約的結論本身就是非常危險的,體現(xiàn)在操作上任何時候都要有緊急避險措施和應對極端情況的能力。 期貨中國13、您認為“波動是最大的資源”、“波動才是利潤來源而非價格”,為什么這么說? 李志康:一個正常的市場應該始終是動態(tài)波動著的,只是波動的有大小之分,就像海水有大波浪也有小漣漪,有單向、有周期循環(huán),有大級別的趨勢波動也有小級別甚至瞬間即逝的小趨勢波動。好比市場可以簡單看作為震蕩和單邊兩種型態(tài)不同組合銜接、互相交錯構成波動。事實上震蕩里面有單邊,單邊里面有震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者不可分,或其實就是一個事物由于時間、周期、規(guī)模的不同,被人為定義為震蕩和單邊,相生、相合、相滅,周期輪回、循環(huán)往復。而任何交易模式的利潤本質來源都是脫離不了這兩個基本型態(tài)。其實放眼人類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把握住了就是利潤,把握不住就產生風險、付出成本,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行情永遠是相對的,并非是人在自己的立場說好和壞,包括股票也是如此。大行情(大單邊)往往也是殺傷力最大的。 至于價格只是波動在具象上的現(xiàn)象,所以如果我們不太在意價格的數(shù)量變化,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波動的性質,那么很多模式的生存能力和持續(xù)獲利能力也許就會因為建立基礎的本質不同而得以大大提高。 期貨中國14、您做交易以技術分析為主還是基本面分析為主?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有沒有結合著一起使用?怎么結合起來用? 李志康:在符合技術分析標準的提示下用基本面分析來評估當下技術信號的交易或持有價值,即結合基本面與技術面來評估即時變化的值博率,當然技術上的客觀量化風險度是我評估交易信號價值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期貨中國15、您做技術分析一般看哪些指標?畫哪些線?捕捉哪些特定圖形(K線形態(tài))? 李志康:有效的技術工具往往是簡單的,一般我就是用均線和形態(tài),但用法變化的靈活可能就一言難盡了,其中包含了各種因素疊加與累積經驗的綜合匹配運用。事實上,在我投資生涯的早期我曾經堅持多年每天翻看一千多張K線圖,而這類似武術中的基本功——站樁,后來看來對今天的成功交易起著巨大的影響,也可以說我的決策與腦中儲存的“圖庫”模式識別比對結果是有很大關聯(lián)的,雖然有時只是一瞬間完成的。 期貨中國16、哪些經典形態(tài)您經常會在實戰(zhàn)中用到? 李志康:所謂經典可能更多的是普遍性。在這之前先補充一下,每天看1000多張K線圖是在我的早期,現(xiàn)在不可能看那么多了。大家在投資的過程中還是比較關注一些看上去概率非常高的東西,我的理解是概率越高越脆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往往越普遍、越簡單的東西恰恰持久力更強。這種簡單只是事物本身,不簡單的地方是你運用這種事物的能力。簡單的事物我的理解一個是形態(tài)、一個是均線,因為我是一個趨勢交易者,對于突破比較重視。一輪趨勢或者一輪行情有剛剛出生狀態(tài)和中間持續(xù)狀態(tài)以及尾聲狀態(tài)。對于每一個階段來說,它的特性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剛剛突破的階段,我比較關注,控制風險就比較重視,把握能力也強一點。類似像警線突破、轉式形態(tài)的突破、持續(xù)形態(tài)中剛剛突破,我對這些比較重視。對于一些連續(xù)的拉伸,連拉長陽或者連拉長陰,需要中間介入的,在這方面我可能會選擇放棄。很多我們界定的范圍既要有能做的也有不能做的或者不愿意做的。當一些持續(xù)形態(tài)出現(xiàn)連續(xù)的拉伸,我更多的是持有,或者在有倉位的情況下有限加倉。但如果我要重新開倉,我更愿意在事物的發(fā)生階段或者是在持續(xù)階段。所以在我的《投資戰(zhàn)爭》里面有底部、腰部和頭部。最確切的當然是事后,在事中每一輪行情到底持續(xù)多長我們并不清楚。這里也有很多經驗的成分,經驗必然有局限性。包括我們的順勢而為,更多的是不愿意提前去預測它。還是會有值博率和風險收益比。持續(xù)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不說它是行情的結束,我們只能說它是回調或者波段結束的可能性,這就不能不有所提防,可以等待波段的結束。如果漲了很長一段時間,幅度也很大了,去盲目的進行三輪建倉的第一輪,我可能會比較謹慎。從圖庫的角度來說,更多的是對比較傳統(tǒng)的經典圖形在最新行情上的一些演變的把握。圖庫是死的,人的學習能力是活的。人是萬物之靈,機器的特征不折不扣,人的特征能夠相對演變。你的演變肯定受某種東西的制約,也就是你的經驗、成功率。一個相對經典的圖庫加上一個學習系統(tǒng),隨后來匹配隨著時代演變、品種演變,你能夠識別它。對于沒有經驗、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模式的人來說,他看到的可能是市場一直在波動,介入之后也毫無章法。經驗可能幫助我在雜亂無章中或者大量的隨機性中找到非隨機性、經典的一面。自然有我自己對高概率形態(tài)的判斷,這與初期的高概率有區(qū)別。對于我能識別的成功概率比較高的,大家可能認為有某種圣杯式的,還是抱有懷疑態(tài)度的。某種經典的東西往往都是非常脆弱的。要么是流動性非常缺乏,很多年出現(xiàn)不了,要么可能是理想化的,它一定會有演變。至于采取的指標、線或者圖形,更重要的是比較經典。早期我曾經為了某些指標的學習,會花很長時間,非要研究透徹。早期除了看K線非常多之外,甚至專門花了一年的時間去學習財務方面的知識。一開始做加法,然后做減法,最終剩下的非常簡單。 期貨中國17、您覺得指標更有效?還是畫線更有效?亦或是特定的圖形更有效?為什么? 李志康:都有效也可以說都無效,關鍵是用的前提是否符合使用的時、空,更關鍵是在組成你能獲利模式的要素中是否包含它們,應變和失敗處理手段、策略是否完備,而不能盲目模仿、臨時添加、隨意使用。 期貨中國18、如果交易周期分為三大類,日內短線交易、隔夜波段交易、中長線交易,您的交易模式屬于哪個交易周期?或是哪幾個交易周期的組合?您為何選擇這樣的交易周期? 李志康:隔夜波段交易應該是我交易模式的本質,但隨著交易價值即值博率的不斷演變,進出時機選擇和節(jié)奏會有變化,體現(xiàn)在交易記錄上似乎是多交易周期的組合,事實上只是在過程中不斷評估值博率后動態(tài)把握交易機會而已。 期貨中國19:你一筆單子平均持倉時間多長?您做交易以波段為出發(fā)點,有沒有想過做周期更長的中長線,或是周期更短的日內交易? 李志康:從我成熟以后的交易來說,更多的是波段交易。是否隔夜更多體現(xiàn)在波段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可能體現(xiàn)出來的概率,運用值博率即風險評估來決定我現(xiàn)在到底是應該出還是進。我的股票持倉可能都是非常長的。比如一輪牛市我可以持有某一個股票,當中所有的震蕩都不去管它,我只判斷整個牛市是否結束。這個可能非常長。雖然中國牛短熊長,但即使再短也可能持續(xù)半年、一年。從這個角度而言,我的出發(fā)點如果做股票更愿意從整個行情出發(fā),因為行情比較稀缺。但是在期貨上,我認為不管是值博率,同樣承擔風險所獲得的利潤,還是從同樣獲取利潤所能控制的風險的角度來做,到底是回調還是轉市,我們并不能很確切的知道。做期貨,一般我更愿意選擇當回調到一定幅度時出來,甚至不排除當波段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選擇提前平倉,在下一個調整完以后我再重新進入,不管它在這個位置離我的出倉點是高了還是低了。因為這是一個新的波段,我只當是波段延續(xù)波動的來源,價格具體是多少并不是很重要。從這個角度而言,我的交易只有波段,沒有所謂中長線和日內。 在波段的發(fā)展階段,由于有一些明朗性或者發(fā)展概率威脅我倉位的安全度,我可以先選擇退出。也就是說這里面有一些是保護性的退出,有些是保護本金,有些是保護盈利。介入也是如此,有些可能是試探性的,有些是正式的。既有我退出時機的把握,也有我愿意承擔的風險。比如我3%的風險控制,這個過程中并不是機械的。我的交易并非是機械的,完全遵守所謂的砍掉虧損,放長盈利,這些都是相對的。因為你并非很確切地知道應該砍掉怎么樣的虧損,性質上、程度上到底怎么把握。我更愿意談的是值博率,在某個階段我覺得風險要大于盈利,價值不大,選擇退出,不管它是否還在趨勢中。如果這個時候持有的價值比較大,或者買入的價值比較大,我也愿意介入,哪怕新的趨勢的形態(tài)并非是那么明朗。我們做交易,一方面是外界,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我們都是在交易自己的交易系統(tǒng)或者說是自己的交易概念。如何能夠做到用最小的風險得到最大的收益從而體現(xiàn)出最大的價值,這才是我們最終要解決的問題。從國內期貨的角度來說,如果在試探階段或者并不很確定趨勢的情況,我的交易會比較頻繁,一旦確定了階段或者我認為比較安全,會選擇持有。這個持有的時間可能會相對長一點,可能是周,也可能是月。完整周期比較理想的話可能會有月,不理想的話,在試探階段或者保護性平倉階段交易會比較頻繁。當危險過去以后可能會再進入。看上去一天交易了兩次,但在我的理解上可能不一樣了。 期貨中國20、您認為一次超強機會的建倉可以分為三輪,請問具體是哪三輪?三輪建倉分別用多少倉位合適? 李志康:在建立模型包括品種選擇上,我通常喜歡非常簡單的,并且相信簡單往往更持久有效,只是在用法上不斷加以適用性、本土化改進。至于復雜的、偏門的奇招怪式我一直力圖回避,因為對它的適用范圍、有效時間往往持有一定保留態(tài)度。因此我的工具一般都比較大眾化,不存在什么神秘感。象三輪建倉也就是通常贏利加倉的“金字塔原則”,至于倉位我是用實際合約值比總資產的杠桿倍數(shù)體現(xiàn)的。通常我會第一輪用3倍杠桿、第二輪用1.5倍,第三輪用0.5倍,總共不超過5倍杠桿進行建倉的。當然,單品種允許建滿三輪的好機會并不是太多,所以低風險交易機會的流動性會通過不同品種組合來達成,具體內容我在我的文章《投資戰(zhàn)爭》一、二中有詳細描述。 期貨中國21、有交易者認為進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出場;也有交易者精研進場技術,尋找更有效的進場點。您覺得進場和出場哪個更重要?為什么? 李志康:一個成熟獲利模型的每個部分都很重要,即使是相應的正常虧損。所以一個符合系統(tǒng)要求的進場和一個符合值博率價值動態(tài)變化的出場同樣重要。是他們共同帶來的盈利與虧損的最終組合來體現(xiàn)交易系統(tǒng)的價值的。 期貨中國22、您認為,不能過早地、頻繁地止損,那么一筆交易應如何設定止損位? 李志康:首先從交易系統(tǒng)的成熟度來說,如果你的交易系統(tǒng)使得你始終頻繁止損,那么交易系統(tǒng)要重新研究。交易失敗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斷崖式的,即我們累計了一定幅度的利潤或者自己的本金出現(xiàn)一次暴虧,還有一種就是滴血式的,滴血而亡,是連續(xù)的小虧損累積起來的大虧損。不管什么原因,要么是系統(tǒng)本身,要么是人害怕虧損。而害怕虧損也是因為你對交易系統(tǒng)的信心不足。如果經常過早、頻繁地止損,說明你的交易系統(tǒng)還有問題。因此對量后面的性質問題需要一個界定。至于第二個方面,是否要遵守一些機械的止損(例如3%),更愿意說對變化的概率的把握,當你認為這個時候應該是上漲或者上漲的概率非常大,而市場沒有證明出來,往往這個時候就要高度啟動風險控制的基礎,并不是一定要機械的非要等到3%的虧損才平倉。因為你的前提已經出現(xiàn)了變化。哪怕在盤中的時候我看到某一次交易機會上漲的概率非常高,但是沒有發(fā)生,這就說明判斷的依據(jù)推翻了,被市場否定了?;蛘呶艺J為上漲的概率沒有被市場證明,我會考慮在這個時候止損。有些時候我的止損是對我觀點的止損,市場證明我的觀點錯了,我就可以馬上止損。在某種程度上,止損的背后一種是數(shù)量,一種是性質,對觀點的止損可能更多于機械的3%止損。如果觀點還在,但出于害怕或者各種各樣其它的東西,這種止損會被我們定義成并非很正確。觀點的性質,哪怕是見虧就平也是可以接受的。從止損的角度來說,一個是依據(jù),第二個在止損方面的幅度和時間。有時候希望收盤能收上去,但沒有收上去,我會選擇在收盤之前退出,第二天再重新看。這也是止損的一些手段、方式。 關于正常的波動范圍,設置止損太大或太小的問題。我覺得幅度的大小是事后個人定的,我更愿意把它理解為你必須要有依據(jù)。既可以說我的觀點被市場否定了,也可以說某種觀點市場沒有肯定。我認為它上漲,但是沒有上漲,我就選擇退出。甚至有些時候我覺得它上漲的概率很高,結果反而下跌了,這就被市場徹底否定了,連目前的位置都守不住,那我的觀點肯定是有疑問的。在市場面前要肯定自己的模型,不能肯定某一次的交易、某一次的觀點。因為你某一次的觀點在市場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你可以堅守你的模型,但是這種“堅守”也是要打引號的,絕對不能堅守你對市場某一次“肯定”的看法。 責任編輯:李婷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wǎng)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