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對于中國的鋼鐵工業(yè)而言,真可謂“內憂外患”,毫不夸張。“內憂”,根據《我的鋼鐵網》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09年底主要鋼材品種的社會庫存為1233.273萬噸,處于歷史高位,并在今年初持續(xù)增加,庫存壓力巨大;今年1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鋼鐵業(yè)作為調控重點;“兩會”的一個主要議題就是房地產的調控,并在4月中旬多部委聯合出擊,被譽為“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鋼材下游需求預期降入冰點;8月初,2010年工業(yè)行業(yè)淘汰落后產能企業(yè)名單公告,涉及鋼鐵企業(yè)318家?!巴饣肌?,三大礦商推出季度定價機制,并進一步推出指數化定價模式,年初礦石暴漲,被戲稱為“瘋狂的石頭”;國際貿易摩擦依然不斷,我國鋼鐵制品出口貿易頻遭“雙反”調查和制裁,財政部也在6月底發(fā)布了《關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其中涉及眾多鋼材品種,更是雪上加霜;歐債危機、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等不利氛圍,也限制了國際市場對鋼鐵的需求。
上半年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呈現先沖高、再大幅下挫的走勢,2月初至4月中旬震蕩上揚,4月中旬房地產調控政策一出,迅速回落并急轉直下,“一瀉千元”,7月下旬開始技術性反彈,上漲300元左右,但是反彈3周之后凸顯乏力,近日又快速回落。
對于如此復雜的行情,眾多鋼鐵企業(yè)和相關公司都陷入了茫然、窮迫的境地。鋼鐵作為大宗商品,影響其價格的因素頗多,但是筆者認為關鍵“作用力”還是供需關系。因此,從鋼鐵的基本供需角度來分析鋼鐵市場運行的狀況,有助于把握未來鋼鐵價格的走勢。
供給方面,2010年全球鋼鐵產量恢復增長,鐵礦石需求旺盛。據國際鋼鐵協會統(tǒng)計,2010年上半年全球粗鋼和生鐵產量分別為7.06億噸和5.51億噸,同比分別增長了27.9%和26.1%。從月度產量來看,2010年2月份全球生鐵日均產量達307.19萬噸,超過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前2008年6月份創(chuàng)下的295.99萬噸的日均產量水平;2010年4月份全球粗鋼日均產量為405.51萬噸,突破了2008年6月份397.24萬噸的日均產量水平。
2010年7月,我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4758萬噸、5174萬噸和6767萬噸,環(huán)比下降4.4%、3.8%和5.3%,分別同比下降1.9%、增長2.2%和9.7%;1~7月產量分別為35198萬噸、37548萬噸和46587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4.4%、18.2%和23.1%。
月度產量依然處于歷史峰值區(qū)域,但是由于鋼材價格持續(xù)下跌,而爐料成本又居高不下,一部分鋼鐵企業(yè)已經面臨虧損,其它鋼企也處于微利狀態(tài),因此第二季度鋼廠紛紛通過檢修、限產和減產等手段減少產量,上半年粗鋼產量增速明顯放緩,同時也暗含供給過剩的惡性局面已經傳導至生產環(huán)節(jié)。
需求方面,7月下旬,鋼材市場小幅反彈,但鋼材消費情況卻沒有好轉,7月份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4844萬噸,同比下降4.3%。同比下降受到2009年政府擴大內需的4萬億宏觀經濟投資刺激政策的影響,但是環(huán)比下降卻表明了下游消費開始出現放緩。今年2月份,鋼材價格出現相對低位,終端用戶在此時加大采購力度,較好的補充了庫存。隨后鋼材價格大幅上漲,終端由于庫存充足而減少進貨;而隨著政府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出臺、歐債危機的沖擊和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4月中旬鋼材市場見頂回落,這又壓制下游需求,大多數用戶只按需采購;后期隨著鋼價的持續(xù)下跌,市場心態(tài)愈發(fā)低迷,采購積極性進一步減弱,導致4~7月份粗鋼消費量不斷減少,而且6、7月情況比今年初還要差。
1~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房屋施工面積32.4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9.4%;房屋新開工面積9.2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7.7%;房屋竣工面積2.8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2.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31億平方米,增長10.5%。全國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完成土地購置面積2174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3%,土地購置費5054億元,同比增長88.2%。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4.58億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9.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5.7個百分點。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7.1%,辦公樓增長39.4%,商業(yè)營業(yè)用房增長36.6%。商品房銷售額2.29萬億元,同比增長16.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8.6個百分點。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額增長11.7%,辦公樓和商業(yè)營業(yè)用房分別增長74.3%和47.9%。但是7月當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646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4%;全國商品房銷售額3066億元,下降19.3%。銷售面積下滑的不利影響,將進一步向施工、竣工和新開工面積蔓延,同時也將影響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的自有資金。從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資金來源情況來分析,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自有資金的比例和增幅大幅提高,這也是本輪政府調控政策中,“加強土地儲備貸款管理,嚴控房地產開發(fā)貸款風險,保監(jiān)會關緊了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的閘門”等一系列組合拳,對房企開發(fā)投資貸款的顯著作用。
中汽協發(fā)布7月汽車行業(yè)產銷數據,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58萬輛和124.40萬輛,環(huán)比分別下降7.54%和11.90%,同比分別增長15.67%和14.42%;1~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21.31萬輛和1026.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3.64%和42.65%。但是,中汽協的統(tǒng)計數據來自于企業(yè)的自主上報,本身或許存在迎合年初產銷計劃的“造假”。
過去的8年中,房地產和汽車一直是主要的用鋼行業(yè)。今年7月,中國的房地產投資增速雖然仍達30.9%,但房地產銷售額和銷售價格已經雙雙下跌。與此同時,汽車業(yè)也經歷著產業(yè)擴張過快帶來的陣痛。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研究,油價高企和股市財富效應的消失,打壓了5萬~20萬元左右汽車和20萬元以上汽車的需求,一些大型汽車廠商已經不能維持“零庫存”銷售模式,產品出現積壓,汽車行業(yè)的產能過剩已經顯現。用鋼行業(yè)的不景氣,必然導致鋼材需求萎縮。
供需綜合比較來看,由于我國正處于工業(yè)化階段,原油被稱為工業(yè)化的血液,而鋼鐵則被喻為工業(yè)化的骨架,因此鋼鐵產量和消費量都出現較大幅度的增加,是符合我國經濟發(fā)展所處的階段。但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自2005年以來,鋼鐵業(yè)基本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2009年5月至今,供需比上升10.2%,過剩的情況愈演愈烈。2008年下半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供需比才快速從高位下落,2009年第二季度位于較低水平,同時對應鋼材市場價格也處于階段性底部。而隨后的鋼市爆發(fā)了上漲行情,這也極大地助推了鋼廠的生產熱情,復產、擴張產能的生產投資活動又再次火熱,供需比自然不斷上升。而供需比不斷地上升有導致供大于求的局面更加嚴重,因此鋼價暴漲之后又急瀉而下。隨著鋼材價格不斷下跌,由于需求長期不振,貿易商虧損越來越嚴重,在僵持一段時間后不得不減少從鋼廠訂貨,導致鋼廠庫存激增,鋼廠迫于成本和庫存壓力逐漸開始減產、檢修,6、7月份鋼廠減產、檢修開始大面積蔓延,粗鋼產量出現明顯下降,而粗鋼產量的下降與消費量萎縮有最直接的關系。
根據供需關系的綜合影響,短期的市場價格,需求起主要作用;長期的市場價格,供給則起主要作用。雖然市場普遍認為鋼材的成本較高,對鋼材市場的價格有較強的支撐,但是只要鋼鐵生產企業(yè)有利潤,就依然會保持生產活動正常進行,甚至短暫的小幅虧損也能夠維持一段時間。因此,鋼鐵行業(yè)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將持續(xù)6-9個月以上,鋼材價格恐將進一步下挫,對應失衡的局面,或將下跌至2009年初時期的鋼材價格水平。
責任編輯:七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