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全球大宗商品轉入熊市以來,黃金以其超強的抗跌表現,成為最耀眼的品種,避險情緒支撐國際金價重新站上900美元大關,滬金則在中國牛年的第一個交易周攀上200元/克的近4個月來高點。同時,高盛在其報告中將未來3個月黃金價格的預估調高至1000美元/盎司,倫敦金銀市場協(xié)會(LBMA)1月份對25位分析師的調查結果顯示,黃金將是2009年唯一均價較2008年上揚的貴金屬品種,且極有可能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市場普遍認為,避險需求是推動金價上漲的主要力量,這從金價與美元匯率之間的聯(lián)系有所減弱上可以體現出來。在金融危機加深和通脹風險仍然存在的情況下,投資者希望買入黃金以尋求保值,使得市場實際需求、黃金ETF需求以及黃金期貨買盤增強。通過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每日公布的持金量與金價的變化可以發(fā)現,SPDR持金量自雷曼兄弟破產以來穩(wěn)步增加,而且這種趨勢未受到期間金價回落的影響,進入2009年更是呈現增幅逐步加速的態(tài)勢。截至2月5日,SPDR黃金持有量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867.19噸,高于2月4日的859.49噸。與此同時,游資在金市投機的幅度也有所加大,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后,其凈多倉增加明顯。從CFTC截至2月3日當周的黃金期貨持倉情況看,非商業(yè)頭寸凈多頭增倉15368手,看多情緒高漲。 宏觀數據方面依舊低迷,澳大利亞拉開了上周降息的序幕。澳大利亞消費者信心和房地產價格的持續(xù)下滑,以及失業(yè)人數的不斷攀升,使其經濟在去年三季度萎縮了0.1%,為近8年來的最差表現。澳大利亞聯(lián)儲上周二宣布,下調基準利率100個基點,至3.25%的1964年以來新低。緊隨其后,英國央行上周四宣布降息50個基點至1%,希望借降息、財政激勵、英鎊貶值加上商品價格的下滑對經濟帶來巨大刺激。同日,歐洲央行暗示稱,繼2月份維持利率不變后,可能于3月再次下調利率。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非農就業(yè)人數減少59.8萬,降幅為1974年12月份以來最大,超出此前經濟學家預期的52.5萬,去年12月非農就業(yè)人數修正后為減少57.7萬。糟糕的經濟數據可能會為美國國會議員支持奧巴馬政府的財政刺激計劃和銀行業(yè)救助計劃加分,這兩項計劃都將于本周面世。 各種救市措施的目標是改變市場流動性匱乏的局面,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貨幣相對黃金過剩。日本頗有影響力的政界人士已起草計劃,將印制價值約50萬億日元(合5460億美元)的新貨幣,為重點投資項目融資。此舉表明,日本執(zhí)政的自民黨(LDP)為拯救經濟危機鋌而走險。美國參議院上周四接近對總統(tǒng)奧巴馬力推的巨額經濟救助計劃進行投票,溫和派參議員稱最終的方案規(guī)模應在8000億美元左右。俄羅斯上周四表示,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增加在國有銀行的持股數量。中國央行早在去年年底就明確表示,2009年M2增長17%以上。從各國政府的相關政策看,注資、降息、擴大貨幣供應等形成了黃金上漲的“溫床”。 需求方面,印度孟買黃金協(xié)會(Bombay Bullion Association)1月29日表示,印度1月份黃金進口史無前例地大跌了90%。該協(xié)會稱,2009年1月黃金進口下降到僅為1.2噸,而2008年1月為18噸。在高金價和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印度實物黃金購買遭受沉重打擊,2008年黃金進口降至402噸,跌幅近47%。印度黃金進口出現急劇下降,其原因是國內需求的下降,一方面歸結于高金價,另一方面,居民購買力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經濟動蕩對奢侈品的需求造成打擊,使珠寶首飾的需求量減少。但是,越是這種購買力的下降,就越說明經濟危機仍在持續(xù),黃金的魅力不會“褪色”。 綜合以上來看,無論未來通脹還是通縮,黃金供應充足或是匱乏,今年黃金整體趨勢將以上漲為主,未來或將挑戰(zhàn)1000美元大關。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