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大型煉化裝置順利投產 2019年產能增幅基本符合預期 全球PX產能主要集中在亞洲,而亞洲的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截至11月底,亞洲PX產能(未包含浙石化)為5610萬噸,預計全年新增產能為1190萬噸,其中國內新增1040萬噸,同比增長71%,基本符合預期。恒力石化產能450萬噸的裝置3月打通1線、6月打通2線,彭州石化的裝置5月開始產能上修10萬噸,遼陽石化的裝置7月開始產能擴張20萬噸,海南煉化產能100萬噸的裝置8月投產,中化弘潤產能60萬噸的裝置9月投產,恒逸文萊的裝置11月打通全流程,浙石化產能400萬噸的新裝置已經(jīng)在12月中旬將200萬噸的產能打通全流程,目前第一船PX已運出,預計2020年年初可以計入總產能。 表為PX年度供需情況(單位:萬噸) 隨著PX新裝置的大量投產,PX加工費迅速壓縮。恒力的新裝置投產3月投產之前,PX加工費為500—600美元/噸,處于高位,而進入3月,恒力投產超預期,PX市場賣盤積極性升溫,PX加工費下跌。到5月中旬,加工費一度縮水至一體化裝置的成本300美元/噸以下。隨后,PX工廠挺價意愿增強,部分裝置延長檢修期,市場買盤增加,加工費小幅攀升。進入下半年,PX新裝置投產預期下,PX加工費再次收縮,隨著海南煉化和中化弘潤裝置的投產,PX加工費還不到300美元/噸,低于一體化裝置的平均加工費。隨后,恒逸文萊、浙石化的裝置投產順利,PX加工費壓縮到250美元/噸。 2020年亞洲市場進入供應過剩階段 “十三五”是我國民營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投資高峰,2019年,國內PX新增產能已經(jīng)集中投產。2020年,亞洲市場,包括我國,新增產能并不多,主要是沙特Jazan的裝置、我國海富集團一期產能100萬噸的煉化裝置和中化泉州產能80萬噸的裝置。 表為2020—2021年PX新增產能情況 2019年年底恒逸文萊產能150萬噸的裝置、浙石化產能400萬噸的裝置投產,即便2020年新增產能不多,亞洲地區(qū)PX市場也將進入供應過剩階段。 從投產節(jié)奏看,國內規(guī)劃的兩套PX裝置的投產時間相對靠后,大概率在四季度,而明年上半年PTA新增產能較多,隨著PTA新產能的投放,原料PX的需求也將增加。再考慮到二季度是傳統(tǒng)的PX裝置檢修季,屆時,PX加工費將出現(xiàn)結構性修復機會。 PTA:供應由偏緊向過剩轉變 2019年利潤高企刺激開工 2015年之后,其他工業(yè)品也開始進行供給側改革,PTA及其下游聚酯產品在熊市中經(jīng)歷了一波落后產能淘汰浪潮。近兩年,PTA產能增速放緩。2019年上半年,產能變動不大,2月中旬福海創(chuàng)產能150萬噸的裝置重啟,5月下旬四川晟達產能100萬噸的裝置出料。下半年,新鳳鳴產能220萬噸的裝置于11月底出料。 PTA行業(yè)呈現(xiàn)寡頭壟斷格局,前三大供應商逸盛(產能占比26.2%)、恒力(產能占比13.5%)、?;:?chuàng)(原翔鷺)(產能占比9.18%)的產能占行業(yè)總產能的48.9%,在行業(yè)中具有絕對話語權。 回顧PTA供需格局,2019年表現(xiàn)出三大特點。其一,新增產能不多,但高利潤促進高開工,產量增加明顯。2019年,PTA新增裝置僅兩套,投產時間也相對靠后,由于需求端產生大量新增,上半年PTA現(xiàn)貨市場貨源緊張。此外,恒力PX裝置投產順利,且成本下移,而PTA生產維持了較高的加工費,部分PTA工廠受利潤刺激超負荷生產,現(xiàn)貨市場預期的去庫變?yōu)槔蹘?。其二,后期?guī)劃產能較大,供應預期充足,主流供應商態(tài)度轉變。2020年國內大煉化裝置集中上馬,隨著新產能的投放,PTA供應將逐步增加,加工費將隨之下滑,主流供應商的態(tài)度由回購現(xiàn)貨向預售現(xiàn)貨轉變。其三,平均加工費較高,但下半年壓縮明顯。截至2019年12月中旬,PTA年內平均加工費為1068元/噸,處于是近7年來的最高水平,較2018年增長9.2%。PTA加工費高企,一方面來自成本端PX價格下跌,另一方面來自供應端預期放量,下半年PTA加工費大幅走低,在500元/噸左右。目前,PX和PTA加工費均已壓縮至偏低水平,繼續(xù)收縮的空間不大。同時,隨著新裝置的逐步投產,供應過剩預期下,加工費很難明顯上漲。 表為PTA年度供需情況(單位:萬噸) 具體來看,2019年,我國PTA自給率保持在98%的高位,裝置開工穩(wěn)定,平均開工率超過94.3%,較2018年提高5個百分點,全年產量預計在4470萬噸,同比增長9.5%。此外,2019年,我國進口PTA100萬噸,出口68萬噸,其中3—4月和6—7月內外盤套利窗口打開,進口量大幅增加,全年表觀消費量為4502萬噸,同比增長10.6%。 2020年累庫預計超過100萬噸 表為2020—2021年PTA計劃新增產能 2020年,PTA計劃新增產能1090萬噸,上半年主要是恒力石化四期的250萬噸、中泰昆玉的120萬噸、恒力石化五期的250萬噸,共計620萬噸。然而,中泰昆玉原料PX缺乏可能影響西南地區(qū)PTA工廠的開工率,中泰的產量貢獻會打一定折扣。2020年上半年,貢獻產能的主要是恒力四期、五期以及2019年年底投產的新鳳鳴一期。2020年下半年,新鳳鳴二期計劃9月底試車,百宏年底的實際產能不多。整體上,2020年PTA產量增速預計為8%,聚酯按照7%的需求增速計算,當年PTA累庫幅度在100萬噸靠上,市場進入產能過剩周期。 從投產節(jié)奏看,2020年二季度是聚酯產能集中投放期,但PTA在一季度季節(jié)性累庫后,加工費很難上漲。 終端需求增速放緩 2019年行業(yè)集中度提高 聚酯行業(yè)發(fā)展的基本邏輯是效益修復—產能擴張—供應過?!獛齑胬鄯e—陷入虧損—減產降負。2016—2017年,聚酯工廠在利潤刺激下大幅擴張產能。通常,聚酯工廠的建設周期在1—2年,2019年是聚酯工廠建成后集中投產的第2年,計劃投產裝置較多,但由于利潤較往年小幅下滑,需求預期相對悲觀,多套裝置被迫延后投產。 表為近年聚酯產出情況(單位:萬噸) 截至2019年年底,聚酯行業(yè)全年新增產能376萬噸,剔除一套產能18萬噸停車的裝置,聚酯總產能為5835萬噸。 2019年聚酯市場表現(xiàn)出三大特點。其一,終端擴張較快,對原料聚酯的剛需較大,聚酯工廠維持高開工。截至2019年年底,聚酯產量為5000萬噸,同比增長9.2%,年均開工率達到88.4%。其二,聚酯產能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對負荷和庫存的把控能力更強。近兩年的新增產能中,大型工廠占比較大,桐昆、恒逸、新鳳鳴的產能占總產能的27.9%。后續(xù)新增的產能中,聚酯大廠的產能仍然較高,其話語權進一步提高。其三,終端走弱,聚酯工廠現(xiàn)金流小幅壓縮。由于民營大煉化裝置迅速投產,聚酯上游原料供應過剩,價格塌陷,聚酯價格隨之回落。終端需求走弱,聚酯工廠為了控制庫存,降價促銷,現(xiàn)金流較2018年小幅減少。 2020年新增產能依然較多 2019年由于利潤縮水,部分裝置延后投產。2020年,仍是聚酯投產高峰,新增產能覆蓋滌綸長絲、短纖、瓶片等。根據(jù)投產計劃,2020年聚酯新增產能超過550萬噸,且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投產。 聚酯市場競爭加劇,為了有效控制庫存,工廠現(xiàn)金流恐進一步減少。低利潤下,聚酯行業(yè)存在重新洗牌的風險,部分老舊裝置可能被淘汰,整體開工負荷將較2019年小幅下降。 關注加工費變動帶來的交易機會 根據(jù)PTA和聚酯裝置的投產進度,可以制作2020年的供需平衡表。預計2020年PTA新增產能750萬噸,到年底,產能為5648萬噸,產量為4841.3萬噸,產量增速為8%,平均開工率為91.8%。與此同時,預計2020年聚酯新增產能350萬噸,到年底,產能為6185萬噸,產量為5331萬噸,產量增速為6.6%,平均開工率為88.7%,全年累庫160萬噸。 從供需平衡表看,當前,PTA社會庫存已經(jīng)處于相對高位,在2020年一季度的需求淡季,PTA累庫幅度可能超過100萬噸。屆時,現(xiàn)貨大幅過剩,工廠套保需求增強。即便二季度需求好轉,且裝置大規(guī)模檢修,去庫幅度仍然非常有限,未來PTA低加工費或成常態(tài)。供應過剩背景下,PTA價格波動幅度將明顯縮小。 從上下游投產周期看,2020年,國內規(guī)劃的兩套PX裝置投產時間相對靠后,大概率在四季度,而2020年上半年PTA新增產能相對較多,其對原料PX的需求增加。二季度是傳統(tǒng)的PX工廠檢修季,屆時PX加工費存在結構性修復機會。 絕對價格上,當前,PTA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的加工費已經(jīng)壓縮至極值,加工費已經(jīng)反映了裝置投產的利空效應,PTA絕對價格將跟隨原油市場波動。按照布倫特原油55—70美元/桶、石腦油-原油裂解價差70美元/噸、PX加工差中樞250美元/噸、PTA加工費400—600元/噸計算,則2020年PTA絕對價格的底部在3900—4000元/噸,頂部在5100—5200元/噸,低于4000元/噸可考慮做多,高于5200元/噸可考慮做空。相對價格上,2020年,關注產業(yè)鏈利潤分配帶來的交易機會,PTA正常加工費區(qū)間在400—600元/噸,400元/噸以下可考慮做多,超過600元/噸可考慮做空。 責任編輯:七禾編輯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jīng)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洪周璐
電話:15179330356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 七禾網(wǎng) | ![]() 沈良宏觀 | ![]() 七禾調研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 ![]()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 ![]()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